陶红波转自中国劳工通讯
2014年6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3年来广州劳动争议诉讼情况发布了《白皮书》。2013年,广州法院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12399件,超过深圳的12041件、东莞的11091件,成为广东一审收案最多的地区;珠三角地区广深莞三大城市在2013年劳动争议案件共计35531件,劳动争议呈现高发态势。2011–13年广州法院受理一、二审劳动争议案件总量分别为15492件、16554件、16208件,合计48254件,超过...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美国之音中文网
华盛顿 — 上海一家中港合资的包装材料工厂数百名工人连续罢工三天,抗议资方以降低工人收入和单方面更改合同期限等手段,迫使工人离职,以避免承担因工厂搬迁而需要履行的补偿责任。劳工权益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大陆各地工潮此起彼伏,给当局造成维稳压力,导致地方政府不得不出面调解劳资纠纷。
上海通产丽星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7月8日上午开始罢工,有数百人参加。当局出动了大批警察进厂维持秩...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博讯网
7月9日,江苏省无锡市,美峰橡胶制品制造有限公司400余工人罢工堵门,遭公司雇佣百余保安殴打,有工人受伤入院。
工人“飞沙”说:美峰橡胶厂老板雇保安打工人,没良心的商人。
工人“煙婲易冷”说:无锡美峰橡胶公司黑心老板为强制搬迁,雇佣百名不明来路身穿保安制服的社会人员镇压手无寸铁的公司职工。
网友“是逗比还是逗比还是逗比”说:听说了,这是真实,还有员工被打直接送进医院,老板还是人大代表来着。
...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阿波罗新闻网
“各个都说,别干了……”“白细胞一千八是神马(什么)概念……”这是潘洁在自己名为“潘小迷糊”的微博上发出的最后两条信息,那一天是2011年4月1日。
据《商业周刊》7月3日报道,中国银监会主任李建华因工作过度劳累死亡。银监会6月份称,48岁的李建华26年来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到首位,他在赶着完成一份报告时突发心肌梗塞死亡。中国现在面临着工作过度劳累盛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每年约有60万人过劳死...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南方都市报
2014年6月13日
开出租车为生的蔡刚夫妇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好好跑车了,他们把时间都花在追讨“茶水费”上面。近期,有不少出租车向相关部门反映“茶水费”问题,要求退还。他们表示,自2006年东莞“禁摩”以来,“茶水费”成为东莞出租车行业内的潜规则,这笔见不得光的违规费用,形成一条强大的利益链,任凭相关部门多年明查严打,却愈演愈烈。今年5月,“茶水费”再次点燃了的哥们的愤怒。只不过,包括蔡刚夫妇...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中国劳工通讯
2014年6月13日
开出租车为生的蔡刚夫妇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好好跑车了,他们把时间都花在追讨“茶水费”上面。近期,有不少出租车向相关部门反映“茶水费”问题,要求退还。他们表示,自2006年东莞“禁摩”以来,“茶水费”成为东莞出租车行业内的潜规则,这笔见不得光的违规费用,形成一条强大的利益链,任凭相关部门多年明查严打,却愈演愈烈。今年5月,“茶水费”再次点燃了的哥们的愤怒。只不过,包括蔡刚夫...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中国劳工通讯
本文原刊于2014年5月2日出版的《改革内参》,作者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王江松
劳资关系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中最核心和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关系。从历史上说,劳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或将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混乱无序且显失公正的阶段、基本公正且较为稳定有序的阶段、高度稳定有序和谐的阶段(这是一个迄今尚未达到的理想)。我国劳资关系总体上还处在第一阶段,最近十年来,劳资冲突开始爆发,2010...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5月21日,东莞警方最终因“证据不足”释放了林东。林东是劳动公益机构深圳春风劳动争议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他在4月24日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
林东和春风劳动争议服务部的负责人张治儒在4月21日晚上和东莞裕元鞋厂的几个工人见了面,帮助他们整理诉求。他们一直关注持续了十多天的东莞裕元逾四万员工参与的罢工事件。他们这次把手机全部关机,跟工人约到了距离工厂十几公里的另外一个镇。因为4月13...
阅读全文
杨林帮转自博谈网
「女权无疆界」组织报告了13宗新案。有怀孕八个半月的被迫堕胎。警方绑架妇女做绝育手术。他们丈夫被砸、家属被罚款、房屋遭拆毁。河南的强制堕胎和绝育,失明维权人士陈光诚软禁中,披露这些情况。
华盛顿(亚洲新闻)一名中国女子在怀孕八个月时被迫堕胎,因为她的孩子在国家设立的配额之外受孕;另一人是被迫中止八个半月的胎儿,她怀上了双胞胎;而其他的母亲被迫做绝育手术,更接受插入宫内避孕手...
阅读全文
陶红波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日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山举行听证会,题目是:“中国的稳定:天安门事件的教训以及对美国的影响”。听证会上美国桥港大学的海斯教授指出,六四以来,中国各地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但基本上都是地方性事件,然而《中国数字时代》创办人萧强却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地方性事件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的焦点。
美国桥港大学政治学教授斯蒂夫-海斯在听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