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转自 FT中文网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韩碧如
中国反腐监督机构披露又有两个北方省份经济数据造假,此举为北京方面解决统计数字不可信这个普遍问题的努力增强了政治色彩。
中纪委在批评吉林和内蒙古地方官员存在的问题时指出,两省的一些地区或企业有数据造假行为。它没有提供细节,也没有说明涉及什么时期。吉林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而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纪委把问题归结为地方干部“四个意识”——也就是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效忠程度——“不够强”。由执政的共产党(而不是文职政府)出面批评数据造假,使北京方面清理虚报数字的努力更具份量。
但对外部观察家来说,更多省份经济数据造假的证据,加剧了人们长期抱有的疑虑,因为中国的全国经济统计数据异常平滑,而且经济表现数据令人惊讶地紧跟北京制定的增长目标。
它重新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的“资源带”在矿产和能源市场低迷期间究竟遭受了多么严重的困境?近年来,中国的全国经济增长数据显著偏离了以中国总理命名的“克强指数”,这个非正式的指标追踪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贷款。
“在中国,过去人们没有把虚假数据太当一回事,”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在新加坡的经济学家周浩表示。他补充说,由中纪委在通告中批评虚假数据意味着,数据造假现在可能被视为违反党纪。“这在政治上是一个强大的信号。”
今年早些时候,地处东北、与吉林和内蒙古接壤的辽宁省被曝至少五年经济数据造假,掩盖了大宗商品市场多年低迷的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在今年3月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其他几个北方省份受钢铁、石油和煤炭价格低迷的影响程度,至少应该与辽宁一样大。英国《金融时报》的这项分析中没有包括吉林,因为吉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粮食和粮食加工业,使该省经济的直接可比性较小。
中国的中央政府统计人员声称会调整全国指标,以考虑各省的高报和低报。他们还对季度数据作平滑处理,给人的印象是平稳增长,没什么波动性。
尽管中国的官方经济增长率从2012年至2016年有所放缓,但迹象显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压力大得多。钢企违约、被欠薪的矿工和教师举行抗议,地方政府推动煤炭密集行业发展以弥补需求低迷的影响。最说明问题的是,随着年轻人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包括吉林和辽宁在内的东北近年出现人口流失。
在比中国北方更加依赖煤炭和金属出口的邻国蒙古,国家和个人债务在大宗商品低迷期间双双飙升,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上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了针对蒙古的一揽子财务方案和财政纪律措施。
煤炭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过去一年里有所回升。中国北方地方经济由此出现的起色,应该能使官方数据更易于符合实际情况。
Archie Zhang和刘心宁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