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中国农民悲苦观察:中 国 农 民 工 ———历 史 与 现 实 的思 考

2013年07月25日 综合新闻 ⁄ 共 665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郑秀梅转自

一、从建国到 70 年代末

中国的农民流动古已有之, 已不是新鲜事物。如何对 待农民的 社会流动, 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借鉴和教训。按照池子 华先生的看法, 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出现了“民工潮”① , 但我们这里所 12 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① 参 见: 池子 华, 中国“民 工潮 ”的 历史 考察, 社会 学研 究, 1998. 4。 讲的“民工潮”主要是指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农村 劳动力涌入城市或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务工这一社会现象的逐步 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国以来, 我国农民工进城经历了 50 - 70 年代 的曲折与畸变和 80 年代以来的大转变① 两个大的阶段, 真正的民工 潮的出现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特别是在 1989 年出现了第一次民 工潮。 这次民工潮的出现有复杂的背景和必然性。这一背景和必然性是 在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30 年的时间里不断积累酝酿而 成的。我们把这一时间段里发生的农民流动称为改革开放前的农民流 动。其中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有的是基于经济目的的自发流动, 而有 些流动则是社会性质( 如探亲访友等) 或文化性质( 如升学、婚姻等) 的 流动, 抑或是强制性( 如逃荒等) 的流动, 就总体而言, 像民工潮一样的 大规模的自发性的经济性质的流动并没有出现, 正是基于此, 我们才断 定民工潮的出现是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事情, 并把之前的这个阶 段称为萌芽和争议阶段。 这一阶段有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49 - 1952, 相对自然流动时期
这一时期, 我国新政权刚刚建立, 经济复苏, 社会安定, 在城乡人口
流动控制方面还不存在后来的严厉的城乡分割政策, 新中国确立的户
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保证人民居住迁徙之自由”。因此在这一时
期, 城乡人口流动是处于一种相对自然的状态。通过下面的图表和数
据我们也可以得到证明: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13
① 参 见: 袁亚 愚, 中国 农民的 社会 流动, 四川 大学 出版社 1994 年版。
表 1: 1949 - 1952 年我国农业人口与
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表( 单位: 万)
年 份 总人 口
农村 人口 城镇 人口 农业 人口 非 农业 人口
人数
占 总人
口%
人数
占 总人
口%
人数
占 总人
口%
人数
占 总人
口%
1949 54167 48402 89. 36 5765 10. 64 44762 82. 6 9441 17. 4 ™»ä¯X7ôÓh[
1950 55190 49000 88. 82 6196 11. 18 46059 83. 4 9137 16. 6 ™»ä¯X7ôÓh[
1951 56300 49600 88. 22 6632 11. 78 47626 84. 6 8674 15. 4 ™»ä¯X7ôÓh[
1952 57482 50319 87. 54 7163 12. 46 49191 85. 6 8291 14. 4 ™»ä¯X7ôÓh[
图 1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到, 在 1949 到 1952 年这一段时期内我国人
口变动概况:
( 1 ) 总人口不断增加, 这主要来自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但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和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出现
的相背离的现象, 这说明居住在城镇但从事农业的人口所占比重不断
增加。
( 2 ) 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在增长, 但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
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而相
应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如果我们假设当时我
国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率相等的话, 则可以得出结论, 就人口的空间转移
来讲, 这一时期, 总体上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 3 ) 农业人口不断增长, 非农业人口不断下降。因此, 农业人口占
14 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49 1950 1951 1952
城镇人口
所占%
农村人口
所占%
农业人口
所占%
非农业人
口所占%
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而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由
此我们得出结论, 就人口的产业转移来讲, 这一时期总体上是人口从非
农业转向农业。但我们还无法得出“转向农业的非农业人口主要来自
城镇”的结论。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人口流动状况,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空间上从农
村流向城市主要是因为, 在这一时期人口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基
本上不受什么限制, 农民可以迁到城镇里面去居住和生活。据统计, 这
一时期大约有 1500 万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产业上从非农业流向农业
主要是因为, 当时在农村实行了中国历史最为广泛和彻底的一次土地
革改革。这次土改实现了中国多年以来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和愿
望, 从根本上消灭了在中国农村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和压迫, 对未
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使得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程度空前高涨。另
外, 由于当时相对较高的土地收益和城市的高失业率和高风险的相互
作用, 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城镇人口( 如解放军战士、基层干部等)
向农村的回流。
尽管在这一时期同时出现了上述两种看似矛盾的人口流动现象,
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无论是从人口流动政策还是从人口流动动
因上看,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总体上处于一种相对自然状态。
( 二) 1953 - 1960, 快速流动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实行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 转为工业企业工人。1952
年全国城市人口 7000 万人, 1957 年增加到 9949 万人, 1960 年更达到
1 . 3 亿, 城镇人口比 1953 年猛增了 6000 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
1953 年的 12. 5% 上升到 19. 7% 。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共有三次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其中
有两次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分别是 1953 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引发的大规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15
模农民招工进城和 1958 年大跃进导致的大规模农民工人化。另外一
次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人口大流动。但这两次人口流动高潮都是
一种人为的超常质的流动, 因此, 并没有带来很好的社会效果, 而是直
接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城乡分割政策的出台。
我还是首先来看看一下这个时期的人口流动状况: 见表 2:
表 2: 1952 - 1960 年我国城乡人口在总人口
中的比重变动情况表与趋势图
年 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JXft‚•ž
城镇人 口所 占% 12. 5 13 . 3 13. 7 13 . 5 14. 6 15 . 4 16. 2 18 . 4 19. 7 ëù#1?M[
农村人 口所 占% 87. 6 86 . 7 86. 3 86 . 5 85. 4 84 . 6 83. 8 81 . 6 80. 3 ëù#1?M[
农业人 口所 占% 85. 6 85 . 2 84. 7 84 . 8 84. 1 83 . 6 81. 5 79 . 8 79. 3 ëù#1?M[
非农业人 口所占% 14. 4 14 . 8 15. 3 15 . 2 15. 9 16 . 4 18. 5 20 . 2 20. 7 ëù#1?M[
(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84. 8 编《中国统计年鉴》( 1983 年) 第 103 页)
图 2
从上图表可 以看 到从 1953 年 到 1960 年 共 8 年 间的 人口 流动
状况:
( 1 )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从 1953 - 1960 这 8 年的时
间里, 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基本上是持续增加的
( 1955 年除外) 。这说明, 我国人口在不断地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不断
16 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城镇人口
所占%
农村人口
所占%
农业人口
所占%
非农业人
口所占%
952 19531 54 95519 19561 957 19581 1959 1960
地从初级产业向较高级产业转移。
( 2 ) 在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拐点: 第一个是
1955 年, 第二个是 1958 年。在第一个拐点, 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
别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农民的社会流动
遇到了障碍。第二个拐点出现非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
比重都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1957 年到 1958 年非农业人口增长了
2 . 1 % , 从 1958 年到 1959 年城镇人口增长了 2 . 2% , 这两个数字都是
这一时期最高的。这说明在 1958 年我国农民流动出现了一次高峰, 只
不过是先产业流动然后才是空间流动。
( 3 ) 比较图 1 和图 2,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阶段在人口流动趋势上
明显不同: 其一, 在第一阶段中出现的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农村人
口比重不断下降的背离现象, 而在第二个阶段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和
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则是同步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就人口的从初级产业
向较高级产业的转移来讲, 第二个阶段明显增加; 其二, 这两个阶段城
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在不断的增加, 但第二阶段的增长速度快于
第一阶段。从 1949 年到 1952 年的 4 年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
10. 64% 增加的 12. 46% , 年平均增长 0. 455% , 而从 1953 年到 1960 年
的 8 年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3 . 3% 增长到 19. 7% , 年均增长
0 . 8 % 。从这一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 在第二个阶段农村人口向城镇转
移的速度明显增加, 进入了一个快速流动时期。
这一时期之所以进入了一个快速流动阶段, 并分别于 1953 年后和
1958 年后出现了两次农民流动高峰, 是因为从 1953 年开始我国由战
争的恢复时期进入了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时期。全国各地大上项目, 这就需求大量的新劳动力, 于是从 1953 年
开始, 不断的有大量农民被招工而转移到城镇, 开始出现了农民流动的
第一次高峰。到 1955 年, 这一转移趋势出现了转折, 表现为农业人口
和农村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所回升。这主要归因于当时开展
的“农村合作化”和“城市社会主义改造”这两大运动。1955 年我国在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17
城市开始了大规模地对私营和个体工商业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 由此不仅堵住了自由招工的渠道, 同时还大量限制和扼杀了原来农
民可以自由从事的无数个体性职业, 如个体手工业、小商小贩或许多城
镇服务行业; 同时在农村则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合作化运动, 通过
“人民公社”这样一种组织和生产体制把农民限制在农村, 从而阻止了
新的农民进城谋生, 甚至还把一些已进入城市的农民也招了回去。这
样, 从乡村到城市, 农民向城镇流动的正常渠道两头基本上都被堵住
了, 于是出现了 1955 年的转折。但同年 8 月, 国务院为解决城镇人口
的激增而带来的城市粮食供应严重紧缺问题而发布的关于农村粮食统
购统销和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则又骤然拉大了工农业剪刀差, 从而
又形成了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强烈利益驱动, 于是 1956 和 1957 年仍
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工矿企业。同时, 由于 1956 年农业合作化急躁
冒进造成农村恐慌, 统购统销又购了过头粮, 加上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灾
情, 导致农民大批外流进入城镇, 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盲流”
问题。1958 年后出现的人口流动高峰, 则主要是因为“大跃进”的发动
而造成了瞬间城镇劳动力供应短缺假象并进而促发了城市人口非正常
的机械增长。国家劳动权限下放, 各建设单位纷纷争夺劳动力, 大量农
村青壮劳力转为“吃商品粮”的工人, 城市人口再度膨胀起来。1958 年
一年间, 全国职工人数增长了 85% , 仅全民所有制职工就增加了 2081
万, 而从建国后到 1957 年累计的各类职工总数才 2451 万人。
就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由流出农村的农民和城镇就业者所组成的
现代产业工人与 其他城 镇职 工的队 伍空 前地扩 大了。“ 这个队 伍,
1949 年时才 809 万, 1952 年为 1603 万, 而经过了 1953 年后的 8 年演
变到 1960 年时, 竟然上升至 5969 万, 相当于 1949 年的 7. 4 倍和 1952
年的 3. 7 倍。这里面增加的数量, 虽然有不少是属于城镇的新就业者,
但大部分确是来自农村农民, 这一点仅从 1960 年及其随后的两年困难
时期国家精减 1500 多万由农村出来的职工回农村去重新从事农业生
18 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产的事件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出来。”①
( 三) 1961 - 1978, 转移倒流和逆城市化时期
从 1961 年开始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城乡倒流的阶段, 城市
化进程出现倒退性的逆城市化趋势。为解决城镇失业, 1961 年到 1963
年有近 2000 万城市职工遣返原籍农村; 文革开始后, 在 1967 和 1968
两年时间内又有 1000 万市民被下放农村; 接着从 1968 年开始又鼓动
2000 万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导致的结果是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不 断 下 降, 1960 年 的 比 重 是 19. 7% , 到 1972 年 已 经 下 降 到
17. 1% , 之后, 又有所回升, 但直到 1978 年也才回升至 17. 9% 。我国
农民流动在这段时期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和阻挠。与此相对应
( 1964 年除外) ,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从
1960 年的 20. 7% 下降到 1978 年的 15. 8% 。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时期内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
比重变化折线图, 见图 3:
图 3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19
① 袁 亚愚 主编, 中 国农民 的社会 流动 , 四 川大学 出版 社, 1994 年, 第 82 页。
25
20
15
10
5
0
城镇人口
所占%
非农业人
口所占%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时期农民流动状况:
( 1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在
这 18 年的时间中, 除了 1964 年城镇化水平有所回升外, 其余年份都呈
现了一种逆城市 化的趋 势, 城镇 人口 占总人 口的 比重从 1960 年的
19. 7% 下降为 1978 年的 17. 9% , 特别是前三年。
( 2 ) 非农业人口出现了向农村及农业的倒流, 与城镇化趋势相比,
这种倒流是基本上是持续性的, 这更体现了这一时期人口产业流动的
刚性。特别是在 1964 年, 这两条线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这说明他们受
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总之, 在这段时期内, 我国农民社会流动经历一个
畸形发展期。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到 19% ,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0% 左右) , 也明显低于亚洲平均水平( 26%
左右) 。
导致出现这一时期这种转移回流和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十分复
杂, 其中既有国际的因素( 1960 年中苏关系破裂) , 更有国内的因素, 既
有自然的因素( 1959 年到 1961 年大饥荒) , 更有人为的因素。
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其中最主要的诱因, 即国内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 一系列人为的经济政策的失误与失败, 是导致这一时期农民
流动出现倒退性回流和逆城市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早在 50 年代实行
的超前的城乡社会主义改造, 已经给正常的农民流动制造的严重了障
碍, 到 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及其失败就更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的 第一个农民回流和逆城市化高峰的出现。大跃进期间浮躁激进的经济 政策, 使得在短短两三年内招收了近 2600 万新职工, 这些新职工主要 是来自于农村的农民。大跃进失败后, 国民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 再加 上中苏关系的突然破裂, 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 撕毁几百个协定和合 同, 停止供应重要设备, 这更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 我国经济运行陷 入困境。城市再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职工队伍, 于是 1961 年中央工作 会议作出了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 开始精简职工,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20 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的职工, 特别是 1958 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 凡是能够回农村的, 都 要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1962 年中央又做出《关于进一步精简职 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 规定“1957 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职工, 凡是 能够回乡的, 也应动员回乡”。这样, 从 1961 年 1 月到 1963 年 6 月共 精简职工 1940 万人, 出现了这一时期的第一个转移倒回流和逆城市化 高潮。 ( 2 ) 一系列城乡鼓励制度的出台, 进一步限制了农民的正常流动。 伴随着城乡社会主义改造, 在城市逐渐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 整套城乡隔离体制, 基本上把农民流向城镇的大门堵死了; 而在农村则 随着人民公社运动的推行, 农民越来越被固化在土地上, 无法改变现行 的身份与职业。这样以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为核心的一系列城乡隔离 政策从城乡两头把正常农民流动的可能性给抹杀了。 ( 3) 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 特别是持续十年之久的“ 文化大革命”, 造成了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的严重混乱, 进一步损害的经济的发展, 大 大延迟了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在文革期间, 我国经济 遭受到极大的破坏, 出现严重的倒退, 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城市化和现 代化过程也出现倒退。不仅经济发展不足以吸纳农村劳动力, 就连城 镇劳动力也出现严重的失业现象, 于是, 为解决城镇的失业问题, 又把 农村作为劳动力蓄水池。通过组织城镇人口下乡插队和青年学生“上 山下乡”运动, 又使大批的城镇人口流向农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1949 年到 1978 年间, 我国农民流动 尽力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但综观整个时期, 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 民工潮, 特别是到了 70 年代, 农村更是成了一个庞大的劳动力蓄水池, 通过严厉的城乡隔离政策, 积蓄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为 80 年代民 工潮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