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004统计数字审视
李德水解读民工荒经济原因
民工收入竟与父辈20多年前打工的收入相差无几
凭着对千万农民工收入的统计,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为去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令人惊讶的“民工荒”现象作出注解。
在公布2004年中国经济数据的发布会上,李德水特意谈到民工问题:“这一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他们父辈20多年前打工的水平差不多,而经济发展得这么快,这公平吗?”
工资太低导致“民工荒”
李德水认为,...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6日来到建设部,听取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情况汇报,并向建设部干部职工祝贺新春佳节。曾培炎强调,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履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职能。
曾培炎听取了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的汇报后说,过去的一年中,建设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项工作取得积...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临近春节的火车站,大批返家的农民工成了主流人群,这和往年没有太大的不同。稍有不同的是,他们脸上的微笑变得更真实了,因为除了要与家人的团聚之外,到手的工资更让他们多了一些回家过年的底气。过去的一年,在清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上,社会各界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且成效显著。建设部资料显示,至2005年1月初,全国已偿还历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331亿元,占各地上报拖欠总额的98.4%。其中,天津、黑龙江、上...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今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未来几年,中国需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造将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制度环境。
国研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环境研究”课题组历时两年,对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农民工流出地的40个村进行了调查,还对上海、浙江、广东等流入地的农民工进行了走访。专家们指出,当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根源在于,中国尚未建成完...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正月十五过后,北京马上再次迎来民工潮,劳动部门提醒来京务工人员,四种劳动合同不能签。
注意
建筑施工行业有专门合同范本
签订一份劳动合同是保障工资不拖欠的第一步,但由于建筑领域农民工流动性强,签订合同难度大。据了解,今年北京都专门推出了针对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险监察处处长吴安泰介绍,这种合同范本区别于别的企业的劳动合同范本,专门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今...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50岁的湖南人刘积日已经记不起来上一次投票选举人大代表是什么时候了。
“我只能回家选代表,可来回一趟要花千把块钱,所以我很多年都没有回去选举了,”这位十年间先后在深圳、广州、东莞和北京四座城市的建筑工地上打工的农民说。在中国,有1.4亿农民
离开家乡前往城市打工,使得一些城市如深圳、东莞的外来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的比例超过了4比1。在正于北京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如何保障这个...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中新网5月31日电 来自卫生部卫生执法监督司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法制日报报道,目前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两亿人,有两个职业病集中的重点人群:一是约1亿名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劳动者;二是1.36亿名在乡镇企业从事工业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在现阶段,这些人群既是中国的劳动力主体,也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30日指出,在2001至2010年的10年中,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估计可能达到1.6亿-1.8亿,平均每年转移量在1493万-1662万人。莫荣30日在“促进就业论坛”上披露,2010年以后,受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将有所放慢,平均每年转移量大约在1200万-13...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2005年1月25日,在郑州紫东苑小区门口,100多个手持钢管、砍刀的男子冲向讨薪民工,见人就打,见人就砍。“讨薪血案”正好发生在河南“两会”期间,引起了河南“两会”代表、委员的严肃关注;国务院清欠办调查小组立即即奔赴河南调查处理———
百人挥刀砍向讨薪民工
2005年1月25日上午11时许,郑州中孚紫东苑小区。
胡有余和工友们一起聚集在紫东苑小区讨要工资,紫东苑小区一个没穿制服的保安看到后叫骂起来。胡有余...
阅读全文
张秀英转自中国网
辽宁营口市一位普通的社区女医生孙云环,注意到农民工匮乏的精神生活后,就常人难以启齿的农民工“性问题”,上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今年50岁的孙云环说,想为农民工讨要“性权利”的想法是从她和一位朋友谈话之后产生的。当城里人住在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高楼大厦里享受着男欢女爱、亲情融融的快乐时光时,却很少有人想到,住在低矮潮湿的工棚里的农民工兄弟,过着怎样枯燥无味的精神生活。
这些触动了孙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