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文章
程远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北京——2006年,三名中国基督徒曾前往华盛顿,请求乔治·W·布什总统支持他们争取宗教自由的斗争。其中一名是当时33岁的成都律师王怡,他几个月前才皈依基督教。 但那时,王怡已是一名如此重要的基督徒,以至于活动的组织者们确保他去了白宫。这位全国知名的政论文章作者和民权律师不久后成立了一家有500名成员、独立于政府控制的教会,以及一个神学院和幼儿园,他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帮助政治犯家属的...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国警方逮捕了该国最著名的新教牧师之一王怡,以及其独立教会的一百余名会众。这是一个最新的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其视为非法或受外国影响的宗教活动的打击。 王怡是成都“秋雨圣约教会”的主任牧师,据教堂会众称,他于周日晚会众集合参加礼拜时被捕。 “主啊,求你帮助我们有基督徒的良知和勇气,以更积极的福音行动,和更高声的赞美,去反抗这些‘奥威尔式的胡言乱语’吧。因为对世界最好的抵抗...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北京——2006年,三名中国基督徒曾前往华盛顿,请求乔治·W·布什总统支持他们争取宗教自由的斗争。其中一名是当时33岁的成都律师王怡,他几个月前才皈依基督教。 但那时,王怡已是一名如此重要的基督徒,以至于活动的组织者们确保他去了白宫。这位全国知名的政论文章作者和民权律师不久后成立了一家有500名成员、独立于政府控制的教会,以及一个神学院和幼儿园,他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帮助政治犯家属的小组...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这是一篇纲要,根据我在几场纪念加尔文诞生500周年的研讨会上的讲稿整理。也是我在2009年经历秋雨之福教会取缔案,及目睹北京守望教会、上海万邦教会面临极大困境与争战,也面对更大的契机与祝福之际,对中国家庭教会的传统,及对当前城市新兴教会担当的推动家庭教会公开化、合法化的异象,所作的一些领受与反思。  到底什么是“家庭教会”及其传统?在2003-2006年,同时在新兴城市教会和海外华人教会中,出现...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早在反右运动之前,中共借助“三自筹备会”及吴耀宗、丁光训等人,在反帝、爱国、拥护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下,一统分散的基督教会。1949年9月,中共高层钦点了当时在教会内并无重要地位的吴耀宗、刘良模等5人,作为基督教代表,参加产生新政府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共精心培育他们的地位,让吴耀宗在会后率宗教界代表团全国巡访,在各地均受到党政首脑迎接。尝到甜果子后,周恩来在1950年5月短短一个月内,接连三...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前言1989 年之后,在流亡知识分子群体,和国内中心城市的知识群体中,都出现了第一波的福音化浪潮。当年,不单是民主运动本身遭遇挫败,更重要的是人在面对这一社会性挫败时,也遭遇到了更大的人性挫败。盼望的丧失,使民族的精英阶层,自 1979 年以来的一个心灵释放、思想启蒙、情感医治和信仰寻求的过程被打断,整个民族重新在文化心理上积累苦毒的力量。软弱、恐惧与愤怒、怨恨的混杂;逃亡、抗争,或者出...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基督徒右派李景沆,一个夹边沟的幸存者。天水市一中的数学教师。我们知道他,是因为在2002年春天,作家邢同义用掉12盘采访磁带,写出了《一个基督徒的右派生涯》。 基督徒右派俞以勒。我们知道她,因为她是林昭的狱友。1961年林昭入狱后,一度与俞以勒拘禁一室。她们不但成为难友,也成为在基督里的姊妹。林昭从起初一个毛泽东的信奉者,到一个对专制的不妥协的批判者,最终回归基督信仰,成为一个对刽子手心...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50年代初期,“三自运动”将镇反中的控诉会、批斗会引入教会,成为以后在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中共对付知识分子的一次思想改造的操练。 尽管周恩来的三次胁迫,要求基督教展开自我批评,清除教会中的“帝国主义走狗”。但吴耀宗等现代派领袖,在教会中的影响力还不够掀起一场大批判运动。“三自革新运动”亟需政府的直接推动。于是周恩来授意由郭沫若(时任副总理)出场,1950年12月29日在政务院作《关于处...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2017-03-13 08:00 作为前提的敬拜限定性原则 此文假设的读者,是相信或尊重宗教改革以来,改教家们关于敬拜限定性原则之教导的教会及信徒。我用一个教理问答、一个切身经验的困境和一个自然之光的类比,来阐释这一关乎敬拜的教导。 1、一个教理问答:从敬拜者的身份认识敬拜限定性原则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第51问—— 问:第二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二条诫命禁止人用任何形像,或用圣经中所未指定的其他...
阅读全文
程远转自王怡文库 第一、对时局和教会使命的神学意见 任何一个时代的局势,都不取决于它在经济、政治或文化上的任何指标,而在根本上,取决于这个世代与主基督的福音的关系。任何一国之政府与散居在该国的基督教会的关系,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状与将来的关系。并从根本上说,反映了上帝永恒的国度与一个短暂的地上政权的关系。如诗篇所言,“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 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而“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