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维转自禁闻网
- 松仁

华盛顿 —
香港一位著名的反送中抗议示威者在狱中对今年三月正式生效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又称“23条立法”、“港区国安法”)提出司法挑战,要求司法复核确定让他提前获释,但是他的复核申请星期五(12月6日)被香港高等法院国安法指定法官裁定驳回。
这是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首例司法挑战,也是首例被法院驳回的案例。
有“第二代美国队长”昵称的香港社运人士马俊文被指2020年多次在公开示威中喊出“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等“港独”口号。2021年11月,香港区域法院裁定他“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成,判刑五年九个月,他也因此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法》实施后第二名因该法被判刑的示威者。


马俊文随后就刑期提出上诉,上诉庭2022年8月将将他的刑期减少九个月至五年。他在狱中表现良好,原定今年3月25日获减刑提前出狱。然而,因23条立法草案3月23日刊宪生效,收紧国安囚犯提早出狱的条件,马俊文在提前获释前两日被告知不获减刑,最早须服刑至2025年11月方可出狱,这比原计划多服刑一年半。
现年33岁的马俊文因不满未能提早获释而申请司法复核。他质疑修订的规则被赋予追溯力,并未考虑他在狱中表现和更生因素,预设相关囚犯不可获减刑立场,因此有违《人权法》。他还认为,香港惩教署做出取消提早释放决定前并没有听取他的辩解,因此违反程序公义。
马俊文要求法庭下令将修订的规则视为未“依法规定”,要求法庭推翻惩教署不予提早释放的决定,将他立即释放并对他作出赔偿。
马俊文的上诉也是23条立法生效后首宗司法复核。本案10月22日在香港高等法院开审,由国安法指定法官李运腾审理,审讯于10月23日完成。
“马先生毫无疑问受到修订后新规则载明的任何额外或更重处罚的约束,”国安法指定法官李运腾在星期五作出的判决中声称。
李运腾在判决书中表示,马俊文的司法复核申请中仅有“司法不公”一条获得法庭的考虑,但是法庭在考虑证据和提交法庭的资料后,“决定驳回马俊文的司法复核申请”。
分别于2020年6月和今年三月生效的港版国安法和23条立法都遭到美国及其盟友的谴责,因为这些恶法旨在打压香港的不同意见以及限制香港的自由。
但是北京和港府都坚称,国安法是应对2019年反送中暴力示威活动所必须,也是恢复香港社会秩序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