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共欺诈观察:假新闻是怎样生成的? ———以《新闻记者》六年来“十大假新闻”为分析样本

2014年05月25日 综合新闻 ⁄ 共 468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姜洪波转自新闻记者

■张涛甫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一旦离开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其合法性根基,立即坍塌下来。因此,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真实性或客观性问题已经成为新闻行业安身立命的大问题,也成为折磨一代又一代新闻从业者的心结。但是,现实中新闻生产却难与假新闻绝缘,不论是出于主观原因,还是缘自客观原因,假新闻一直如影随形地追逐着真实的新闻。综观中外新闻史,真/假新闻的较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在中国新闻生产语境中,对假新闻的抵制和阻击一直是十分坚决的。无论从新闻管理者,还是新闻从业者,乃至于新闻受众,他们对假新闻的抵抗都是持久而有力的。但由于中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新闻生产的社会语境和职业语境正处在深刻的变化进程中,这变化推动了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的新闻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假新闻成为新闻生产的伴生现象,它在当下社会表现出了新的症候。为此,对当下假新闻生产进行追踪、考察,从中诊断假新闻的生产特点和内在联系,解决当下语境下的假新闻生产问题,已成为当下新闻研究界和业界所面对的一个紧迫课题。

《新闻记者》从2001年开始,每年度评出的“十大假新闻”以其鲜明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对假新闻的生产形成震慑作用。虽然这些上榜的篇目从每年的百余条假新闻中筛选出来,难免挂一漏万,也难免以偏概全,但是仍颇具相当的典型性、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01~2006年“十大假新闻”作为考察样本,探讨假新闻生产的特点。

  “十大假新闻”的统计与分析

    1.假新闻首发媒体

多元化的媒体形成了“立交桥”式的传播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各媒体对稀缺信息资源的追逐日益白热化。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站等媒体各显神通,竞相拼抢稀缺新闻资源。在新闻生产秩序还没有来得及规范的情况下,一些媒体慌不择路,甚至于不择手段,造成了假新闻的出现乃至泛滥。究竟哪些媒体容易产生假新闻呢?统计发现,6年来的“十大假新闻”中,来自报纸的占绝大多数,有54篇;首发于杂志的1篇;新兴的网络媒体首发5篇。相对而言,报纸、网站出现假新闻的数量多,而广播、电视则比较少。其原因恐怕在于:一是电子媒介文本的可保存性比较差,在评选中获选的几率比较小;二是报纸媒介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竞争更加激烈。比如被评为2006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五胞胎”报道,电视媒体先接到报料,但并没有马上报道。而当地报纸记者听到电视同行介绍的“猛料”,马上抢发,让假新闻出笼。而网络媒介,因为过于年轻,发展的速度超过了规范的速度,致使常常出现“城门失火”的情况。

image

  具体到报纸媒体,可以发现,党报的新闻可信度比较高,新闻生产相对规范。当然,这也与中国对时政新闻的特殊规制有关,由于党报刊发的信息主要掌握在党政部门手中,属于垄断性资源,即便其信息失真,也不易证伪。而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假新闻数量相对较高,像《江南时报》、《天府早报》、《南方都市报》、《中国经营报》等甚至多次进入“十大假新闻”之列。可见,市场利益的驱动,是假新闻泛滥的基本原因。一些报纸为了吸引人们眼球,不惜突破新闻职业底线,炮制假新闻娱乐受众,欺骗公众,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假新闻的作者分析

新闻生产的主体是新闻记者、编辑,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制约着新闻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新闻生产者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一旦出了问题,假新闻就容易出炉。在2001~2006年的60篇“十大假新闻”中,出自特约记者、实习生、通讯员,甚至无署名作者的文本占了不小的数量。出自实习生之手的假新闻,可能由于业务能力不济,造成新闻真实性的失守;而特约记者、通讯员、无署名作者可能因为责任不到位,缺乏刚性约束,当事人就容易心存侥幸,蒙混过关。

 3.假新闻的选题偏好

image

  从上述统计中不难发现,假新闻出现频率较高的题材多是社会、文化、体育,而相对较少的是经济、时政类题材。究其原因,与中国当下新闻语境下对不同新闻题材把关的严格程度有关:政经类题材,约束性很强,容不得轻忽,假新闻出现的频率就很低;而社会、文化、体育等领域题材的约束则相对宽松,泥沙俱下,成为假新闻的重灾区,比例高达8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政经领域假新闻渐有增多趋势,比如2006年除了“银监会拟发退市令”、“加收铁路建设费”、“济州岛建唐人街”等上榜假新闻外,还有“200万干部长期请病假”、“建行提薪三成”等消息也在轰动一时后被辟谣。这恐怕和当前硬新闻软着陆、时政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不无关系。

 4.假新闻制作框架

新闻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叙述文本,其叙述有特定的范式和结构,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即构成了所谓的新闻框架。这种框架的形成与传者、受者以及传受语境所形成的默契、妥协有密切的关联。按照吉特林的说法,框架(framing)是一个持续不变(overtim e)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范式。通过这样的框架,符号的处理者按常规(routinely)来组织话语。框架实际上是媒介所设置的新闻信息选择及理解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一个稳定性的约束视野。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自然受到新闻框架的约束。新闻框架构成传者、文本以及受者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是在多次的对话、协商及博弈中形成了一种默契。假新闻作为新闻家族中的“劣币”,混迹于新闻丛林中,把自己伪装成真正新闻的模样,很难识别,有时甚至看上去比真的新闻还“真实”。常规意义上的新闻要素、范式它都具有,除了事实要素不是真的,其他的部分均不存在破绽,在技术表现上它什么都不缺,造成以假乱真的效果。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假新闻在新闻设置框架上还是存在一些特征的。假新闻通过一定的新闻框架,对信息进行过滤、选择,使得一部分信息被强化了,而另一部分信息则被遗漏、忽视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假新闻对新闻的显著性和反常性的追求要远远超出真实新闻。名人、奇闻已经成为假新闻追逐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已深深地内化为假新闻的新闻框架。

image

  从上述统计看,在假新闻中,利用名人叙事框架的假新闻所占的比例为6.7%;利用奇闻叙事框架的比例为65%;而利用名人+奇闻叙事框架的为28.3%。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无中生有、危言耸听、炫奇斗怪、偷梁换柱、添枝加叶已成为炮制假新闻的常用战术。

5.消息来源分析

记者不是全知全能者,他不可能目击、见证所有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得借助他人来帮助提供新闻信息,借助消息来源建构新闻叙事。为了建立新闻客观性的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也成为验证假新闻的重要关口。从近6年的“十大假新闻”中可以发现,没有注明消息来源的比例达38.3%。没有消息来源的新闻,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放心的。无名头的消息,往往是不负责任的信息。对于这样的信息,拥有新闻常识或经验的受众可能会心存戒备。

image

  但是,注明了消息来源就是可信的吗?我们来看看那些注明了消息来源的假新闻,看看它们是如何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的。《越洋电话采访郎平》中言之凿凿地声称,以“越洋电话采访郎平”的对话形式,报道郎平应邀执教美国女子排球队之事;《北京可喝上贝加尔湖高山矿泉水》中把消息来源安在中国宝贝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卞洪登的头上;《秦始皇兵马俑损失严重,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中的消息来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环境专家曹俊骥,但实际上是记者曲解、夸大了曹的观点;《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45.7岁》的消息来源是医学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实际上所指的是《新闻记者》杂志对上海在职死亡新闻工作者平均寿命的调查。《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来源说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但实际上是消息来源伪造了CNN网页,但是记者信以为真。无独有偶,《美传媒称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怀孕》、《汤加出现反华风潮》消息来源也是取自域外。这种经过转手的新闻来源,容易蒙混那些偷懒的记者。此外,《中央督察组上海明察暗访84%项目有违规之嫌》、《“中国印”设计专利被抢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拟改名》、《意韩赛主裁惨死于乱枪?》等假新闻都没有核实消息来源,造成新闻失实。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讯异常丰富,网上的海量信息,给传统媒体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虚拟世界的“新闻”很容易出现假冒伪劣,我们发现,在“十大假新闻”中,有不少的消息来源出自网上信息,这说明,网上信息渐渐成为假新闻生产的一个的重要源头。

6.纠错媒体分析

媒体规模的扩张和竞争的白热化既提高了假新闻出现的概率,也扩大了纠错、打假的阵容,给制作假新闻形成了巨大的震慑———要想心存侥幸,瞒天过海,在如今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其难度是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高。从统计中可以发现,10%的假新闻是自己出来纠正错误,以正视听的;有76.7%的假新闻是由其他媒体揭穿的;还有8.3%的假新闻是同时由自身及其他媒体纠正的。此外,还有来自于网民揭穿的假新闻,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由网民进行新闻“打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image

  7.假新闻纠错时间差分析

假新闻一旦传播出来,流散入社会,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还会酿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假新闻一旦出现,就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假新闻揭穿、纠正过来,假新闻在社会上流布的时间越长,其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反过来说,假新闻的寿命越短,其负面影响就越小。

image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假新闻的生命力相对短暂,在2~3天内得到纠正的比例最高。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存活”的时间在7天以上的假新闻也占有可观的比例。

  简短的结论

    通过对《新闻记者》连续6年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这与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生态有一定关系,也与市场利益驱动有关。另外,记者专业技术不济也会造成业务失手。

2.假新闻的重灾区是社会、文化体育新闻,这与中国新闻语境下的新闻控制机制有关,也与受众日常接受兴趣存在很大的关联。

3.假新闻在制作过程中,其偏好大多集中于对名人、奇闻,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

4.网络媒体的兴起对媒体生态的发育、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它的介入,搅动了媒体宏观生产环境,给原先相对稳定的媒体生态带来了诸多变数。网络媒体的迅速繁荣给假新闻的生产打开了便利之门,许多假新闻的消息来源出自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自身也成为制作、传播假新闻,同时也是新闻打假的重要阵地。

5.由于媒体数量激增,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假新闻传播周期也呈缩短趋势。

如何解决假新闻的生产、传播问题呢?我们认为,遏制假新闻需要从几个环节下手:

一是从制度、机制入手,打造一个稳定的刚性约束机制,从整个新闻生产的大系统着眼,建立遏制假新闻产生的宏观制度环境。

二是对易发领域、易发媒体给予足够的关注,把握时机进行重点整治。

三是对新闻生产主体进行约束,对其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建立有效的培训、把关、激励和惩戒、评价等机制,尽可能把假新闻阻挡在新闻生产流水线之外。

四是一旦假新闻出现,尽快地缩小假新闻传播的时间,把假新闻的存留时间压缩到最大限度。

五是对于假新闻的规范可以进行分类管理。政经类新闻(严肃新闻)需要有严厉的约束机制;而对于那些软新闻可适度放宽其表达口径,不过,须以法律和社会公德为底线。

最后,建立新闻打假、纠错的专业机制,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新闻打假、纠错机构。■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