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习近平独裁暴政观察:香港主权移交25年:英美和国际社会批北京毁诺“一国两制”

2022年07月06日 综合新闻 ⁄ 共 1295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焦玉柱转自民主中国

香港回归中国25周年前夕,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周四(6月30日)指责北京没有信守“一国两制”的承诺,并称英国“不会放弃香港”。约翰逊通过推特发布影片说道:“我们根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一直未能履行其义务。”他还说,这威胁着香港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及香港这片土地的持续进步和繁荣。2022年7月1日标志着英国和中国1997年商定的“一国两制50年不变”治理模式,已经过半。根据该模式,香港原应保持部分自主权和自由。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四(6月30日)也发布声明表示,华盛顿声援香港人,并谴责在中国统治下,香港自治权受到“侵蚀”。布林肯在一份声明中说,周五(7月1日)是“一国两制”下承诺“50年不变”的中场,但“但现在很明显的是,香港和北京当局不再将民主参与、基本自由和独立媒体视为此一愿景的一部分”。布林肯强调,2020年北京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导致“自治权的削弱”,“当局已经监禁了反对派……突袭了独立媒体组织……削弱了民主制度,推迟了选举”。布林肯谴责称:“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剥夺对香港人的承诺”,并表示:“我们声援香港人,并加强呼吁他们要求恢复承诺的自由。”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星期四(6月30日)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5周年发表声明。国安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Adrienne Watson)在声明中批评中国破坏香港民主制度、施压司法机构、扼杀学术和新闻自由,敦促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呼吁香港新任领导层尊重《基本法》所赋予香港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主席、民主党联邦参议员默克利(Sen. Jeff Merkley, D-OR)与委员会共同主席、民主党联邦众议员麦戈文(Rep. Jim McGovern, D-MA)星期四发表书面声明,呼吁中国政府履行25年前香港主权移交时所做出的承诺,保障《中英联合声明》中的人权和法治。

声明说,“在1997年主权移交时,中国政府承诺将维持香港人的生活方式直到2047年。但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一再违背这项承诺,单方面制订了《国家安全法》,并更改香港的选举制度,因此只有北京的拥护者才可以在香港执政,并强行关闭《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等致力于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自2019年6月以来,至少有10,500名香港人因政治和抗议相关的罪行被逮捕。目前,不少于113人面临国家安全罪名的指控,可能会受到减少或没有正当程序保护的审判,并可能被引渡到中国大陆。截至2022年1月,至少有65个民间社会组织因害怕根据《国安法》被起诉而关闭解散或离开香港,这个趋势在2021年下半年加剧发展。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29日报道: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50年不变”走到一半,还是尽头?

1997年7月1日, 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北京,在“一国两制”的承诺下,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当时外界一直担心,在中共统治下香港会不会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中国城市。 有观察认为, 主权移交初期,中国政府似乎守着自己的承诺,没有干预香港的事务,甚至拒绝某些香港官员这方面的请求。

但之后,中共不断加强对香港的影响,并开始强调自身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致香港的“高度自治”被一点点蚕食; 但也有声音认为, 这些举措是让“一国两制”回归到“正确轨道”。

香港迎来主权移交25周年之际, 中国领导人“50年不变”的承诺时过一半,在一些人眼中,“一国两制”已经不复存在。但在另一些人看来,“一国两制”不但没有改变,甚至到2047年后也不用改变。

“蜜月期”

主权移交后初期的香港,居民的中国认同感不断上升,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也上升到最高点。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当时发现,有超过一半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段时间被广泛解读为中国管治下的“蜜月期”。同一个调查发现,这个数字到2019年下跌到不足25%.

在政治上,北京政府也遵守承诺,让香港在政治上有很大自由度,不少社运人士可以在香港公开悼念一些北京政府视为敏感的政治事件和人物,包括“六四事件”、刘晓波被囚、李旺阳“被自杀”等。

首任特首董建华曾透露,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他曾经询问中国副总理钱其琛北京政府要不要派员到香港协助应对,被对方拒绝,指做法有违“一国两制”。

在“港人治港”的大前提下, 政府过去推行一些政策时,也曾经因为立法会民主派议员反对而无法成事,包括2003年《基本法》23条立法、推动国民教育等议题。

流亡海外的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指出,民主派虽然在议会只占少数议席,但在每次选举取得的票数都要比建制派高,这让民主派有很大的政治能量,可以促成很多改变。

从“全面管治权”到《国安法》

近10年, 中共当局慢慢开始强调自己在香港的主权,在2014年首次提出中国政府在香港的“全面管治权”,之后又提出香港管治架构必需由“爱国者”组成,“港人治港”被“爱国者治港”所取代。

北京政府迟迟未落实香港《基本法》规定的普选特首和立法会的承诺。加上年青人上流机会减少、房价上涨等社会问题日益恶化,导致民主派支持者不满,先后触发2014年的“占领中环”运动和2019年的示威浪潮。

中国的中央政府在2020年先制定香港《国安法》,又在2021年改变立法会和特首的选举制度。北京和香港政府都强调,香港《国安法》只影响“一小撮人”,不会影响普通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自由”。

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李梓敬以“反对派”形容民主派,指他们早年在立法会的制衡是一个“适当的水平”,但之后慢慢变得激进,最后在2019年到达临界点,拖垮政府的施政。

“如果你问我,有《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可以说是反对派一手造成。”

在香港《国安法》下,许多立场亲民主派的工会和组织解散,《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等传媒机构先后宣布停止运作,高层被拘捕,数十名民主派人士被当局以香港《国安法》下的罪名起诉,案件还未开审,但至今已经被还押超过一年。

许智峰认为, 当局直接以《国安法》提告的数字是少,但这部法律的影响,仍然令香港市民无法到他们属意的工会求助,也令他们无法从喜欢的新闻机构获得资讯。“这不是影响全香港700万市民吗?”

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李梓敬认为,游行集会的权利目前只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暂时需要限制,但这些权利仍然受《基本法》保障。日后各种游行和集会,甚至有关“六四事件”的悼念活动有可能可以恢复。

但他同时强调,悼念内容需要符合香港《国安法》的规定。他举例说,2021年曾经有教会举行纪念“六四”事件的活动,悼念事件中的死难者,当局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我觉得问题不是能否举行‘六四’晚会,而是当中的元素和内容会不会违反现行法例。”

移民潮

常住人口的升降部份与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当香港的疫情严重,常住人数就会减少,相反当疫情放缓,常住人数就会回升。

但从一些香港居民申请移民签证的数字来看,移民数字仍然是近年最高。其中,英国政府的数字显示截至今年3月,已经收到超过12万宗希望透过BNO签证计划移居当地的申请。

办公室设在美国的香港民主委员会(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研究员敖卓轩认为,这次移民潮与过去的不同。

他认为,过去的移民潮是因为大家不知道香港的未来会是怎样,因此先申请外国居留权,让自己有后备计划,再回到香港发展;但现在香港在可见的将来都会完全被中国政府控制。“因此,这次离开的人也会预期自己不会再回到香港。”

但他认为这些香港人是特意为了保存自己的生活方式离开,反而会令他们透过教授广东话、电影放映会的方式,保留自己的身份。

许智峰也认为,即使是留在香港的人仍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不满,例如抵制去年12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令它成为主权移交以来投票率最低的立法会选举。

“我觉得这都是市民对政权彻底失望的展现,所以我认为他们仍然未死心。”

“2047年不用改变”

主权移交时, 北京承诺香港“五十年不变”,50年过半, 香港社会近日开始讨论2047年后的去向问题。不少官员和亲北京的建制派政客认为,香港的社会制度、甚至奉行普通法的司法制度在2047年后也不用改变。

李梓敬认为,香港和中国大陆在制度上仍然会有分别,而且“一国两制”规定下的不少事物至今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仍然维持,香港也仍然实行普通法,拥有独立的司法制度。

他说《基本法》中只有说明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没有规定五十年后必须改变,而现在香港的社会情况也没有改变。

“一些人会批评香港的改变会影响投资之类的,我对他们最大的反驳是,这些公司正在增加在中国内地的投资,更何况在香港。”

但香港民主委员会研究员敖卓轩担心,到时候香港独特的特色和身份已经消失,中港两地间的差别已经“毫无意义”。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30日报道: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香港人”还是“中国人”?两位年轻人的身份认同

John出生于一个典型的香港中产家庭,父亲为中学老师,妈妈当文职工作,小时候家雇有一个佣工,日子简单而快乐。

生于1997年,已满25岁的他说, 之前自己没有太强的身份意识, 对“中国人”这个身份也没有特别的抗拒, 看着特区护照上 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又是香港身份的证明, 这是内地人没有的, 自然就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香港人。

家人也时不时和他谈论中共的历史, 包括国共内战、 文革、 大跃进、 “六四”天安门事件等。

John告诉BBC中文,还在上小学时, 新闻节目前会播放国歌,他并没有反感, 反倒认为画面颇为吸引人, 在08 奥运、神舟5号6号升空期间, 他都为此而感到光荣, 感到自己国家强盛。

但之后, 日渐认识到中国人权方面的一些黑暗面,比如说民运人士如刘晓波、 李旺阳受到的不人道度的对待……往后又有中港矛盾, 内地人在香港抢购奶粉和贩卖水货问题……对国歌便开始感到厌恶, “到现在仍然感到这首歌很讽剌,这是一首鼓励你去革命的歌。”

John表示,让他真正确立“香港人”身份是2014年的“雨伞运动”, 而到了2019反送中运动,对他来说,是一个实践作为一个“香港人”的使命。2012年政府强推国民育教育到2014年中国人大有关特首普选中候选人资格审查的决定,让他慢慢意识到所谓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原来是一个谎言, “那一刻感到很失望,对中国的印象更为反感”。

最近, John特地抽空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校园走走,这是培育他成长的一个重要地方,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沉重而深刻的记忆。

2019年,香港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修例运动,而中文大学是一个重要战场,烽烟四起。 John也参与了这一场运动。他说,那些日子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不同岗位都有参与, 可能是物资支持及急救性质, 哨兵也当过, 不经不觉就越行走越前,”他说。

刚开始时他瞒着父母跑上街头抗争, 当他们知道了后, 初时并不理解, 认为这是一场以卵击石的对抗,对他的付出感到不值, 忧虑他作出无谓的牺牲。 经过多次沟通后,父母逐渐理解。

“以往香港人的价值观很现实, 买房子买车子, 成家立室………” John 说,“然而,在反送中运动当中, 他们意识了更重要的东西, 就是要有民主、自由、法治才可以建立自己理想的人生, 于是很多人不顾自己,就是牺牲了自己前途也走出来去争取公义。”

John认为, 香港人和内地人的分别是: 香港人对公义、自由、民主的坚持, 对不公不义的事勇于发声;在中国的管治下, 香港人仍然勇于发表自己的声音及反抗, 展现的是他们勇气及智慧。

“香港人有着无私精神, 不会光顾着个人利益, 愿意分担社会大众的伤痛。他能成为这一个群体的一份子, 让我不会感到孤单, 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对于7.1“回归”周年日,John 坦言没有特别感觉,冲其量是一个公众假期而己。对于未来, 他坦言很悲观, 新的选举制度令市民的真正声音不能被带入议会, 而香港政府一味效忠中共,不是站在香港人的角度上出发。

例如他说,第五波新冠疫情,政府在“与病毒共存”和“动态清零”间左右摇摆,对病人分流、全民检测,举棋不定,因为他们不是站在市民角度出发,而是一味迎合中央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安法下,执法界线模糊,让市民的自由空间继续收窄。

但John坦言自己没有计划移民, 而是希望留下来与其他香港人一起走这条艰难的路。“香港是培育我成长的地方, 这是我的家, 我仍然希望留下为这个地方付出,”他说。

六月早些时候,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一国两制25周年中期民情总结”之“市民身份认同感总结”, 报告显示,香港人的中国身份认同感跌至2017年6月以来新低;但与此同时,18至29岁青年自称为中国人的比率只得2%.

同样生于97年,今天十月将满25岁的刘学廉认为他是一名“中国人”, 2012 年反国民教育事件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认同, 2014 年的“雨伞运动”及2019的反修例风波, 就更让他坚定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刘学廉成长于一个普通的香港公务员家庭,小时候父母没有刻意向他灌输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看升国旗、听国歌也没有特别感受。小学四年级,2008 年北京奥运开幕礼升国旗那一幕让他有了一份民族自豪。“哇, (当时觉得)我们的国家这么强劲, 很振奋,感到很自豪”。

然而,真正让他开始思考“中国人”身份是在2012 年反国民教育, 当时很多人认为,那是洗脑的教育。 但刘学廉说,他感到迷惑, 为何阅读自己国家的历史会是一个问题并引起冲突, 于是他主动找老师讨论, 也去阅读教材, 发现并不如大家所指的的那样,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身份反思。

他回忆起高中时通识科有一课堂教导身份认同问题, 大部份同学都称声自己是“香港人”,不是中国的“香港人”, 是纯然的“香港人”, 那种对立情绪颇为强烈,让他感到不悦。

他说,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 自己注意到了香港出现“去中国化”的现象, 感觉当时很多人希望把“香港人”和“中国人”两个身份进行割裂,自己也陷入了身份认同的危机,之后的思考以及后来的反修运动, 帮助他确立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他说,两个身份没有冲突也没有矛盾,“中国人”身份是一个国民身份,而“香港人”是一个城市的公民身份,自己既是“中国人”, 也是中国的“香港人”。

刘学廉认为,中国人是比较大度及无私的奉献,愿意帮助其他人; 而中国香港人, 老套的说法就是坚强的狮子山精神: 刻苦耐劳, 团结互助。

2019年5月份,刘学廉刚大学毕业,六月就发生了反修例风波。那时候很多感情要好的朋友一夜之间划清界线,对立的情绪比2014年还要严峻,自己感到很不开心,感到大家没有认真坐下来讨论将来的路应该怎样走,找不到一个令大家喘息的空间。

香港的那种本土意识很强劲,同学之间可以一夜翻了脸,“他们的态度根本上很敌视,仿佛就是,沟通不到就直接把你踢出群外,”他无奈的说。

“那时候,感到很不高兴,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说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为什么有我们会有这个矛盾对立,甚至社会撕裂? 一家人吃着饭,尽管大家避谈政治, 从彼此的眼神和回避的目光,你会感受到那份隔膜,”他说。

他对BBC 中文表示,明白众多原因令年青人思想激进而上街抗争,甚至实施占领行动。 这缘于他们认为自己的声音改变不到政府的施政,加上向上流动的空间及机会细小,甚至追赶不到生活的基本要求。

刘学廉说,自己不认同那些激进,甚至诉诸暴力的做法。

他认同现在青年人向上流动的机会真的很少,因此加入政党工作后,希望能提出一些政策去改变及倡议政府。

他认为,尽管香港已经回归25周年,但社会一直未解决人心回归的问题,港人未能完全认同己经完全回归中国的事实。他认为现在的年青人其实不太愿意去理解内地, 甚至对内地仍然有不信任的态度;他反问年青人,是否应该给予自己一个机会去认识国家?

他建议,疫情后应该增加带领香港学生前往内地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已经是今非昔比,在很多范畴甚至超越了香港。

但他认为, 香港对于中国有着一个特别的意义, 就是和国际社会接轨,了解国际社会发展趋势。 他说, 因此他深信50年之后,“一国两制”依然存在。

▲德国之声(DW)6月30日援引德语媒体:万马齐喑的香港

主权回归中国25年之后,香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活跃的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几乎销声匿迹,反对派人士要么锒铛入狱,要么远走他乡。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报道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将亲赴香港参加这里举行的主权回归庆典活动。在习近平看来,对香港民主运动的镇压是中国政府取得的一大成就。这篇题为《万马齐喑的香港》的报道写道:

“25周年的纪念日,本来是主权回归后的上半时结束。中国当年在同英国签署的协定中承诺,香港主权回归后的五十年内,香港将保留'高度自治',中国也不会干扰其'生活方式'.但是北京仅凭一纸法律,即所谓的国安法,就使香港曾经活跃的公民社会变得鸦雀无声。

习近平启程前夕曾表示,他'深深地爱着香港'.但这种爱显然不是相互的。根据一项最新的民调,香港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当中,只有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76%的受访者则首先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这些数据来自香港知名的民调机构-香港民意研究所。这一数据能得以发表本身就说明,香港还是有别于中国其他城市。但问题在于,这种区别还能持续多久。

今年四月,香港民意研究所副总裁钟剑华已经逃离香港。目前人在英国的他透过电话表示:'我得到信息称,国安警察将在习近平到访前夕采取更多行动,而我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这位民意研究者坚信,他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有助于政府改善施政方式:'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无视民意。'周五,将被习近平正式任命为香港新特首的李家超也许并不认同钟剑华的观点。根据香港民意研究所发表的民调结果,李家超的民意支持度只有35%.不过,民调也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认为发展经济比实现民主更为重要。过去两年当中,持这一观点的比例从28%上升到了36%.“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为了增强香港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北京加大了在香港的宣传力度。新版教科书里,2019年的抗议运动成了受“境外敌对势力”唆使的事件,而香港也从来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外国人和当地的专业人士正在大量离开香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移民潮也许并非坏事。移民留下的空缺正好可以由大陆人来填补,从而加快香港同内地的融合。但香港的精英阶层仍感到相当紧张。一名属于建制派的香港人表示,从大陆来的人并不能填补这些空缺,因为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思维方式'.这名圈内人士说:'只有当国际社会把你当作国际中心,你才能成为国际中心。'他表示,任命李家超出任特首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个没有国际经验和经济知识的前警官、一个遭到美国制裁的人,'怎么可能在世界上代表香港呢?'北京显然并不看重这些问题。这位圈内人士相信,新一届香港政府的决策空间将变得更加有限。'中央政府认为,我们过去不够听话,所以今后必须按照北京的要求来行事。'”

《商报》发表评论称,七国集团和北约峰会上,西方领导人虽然表现出了团结姿态,但事实上,在同专制政权的斗争中,西方阵营却显得相当孤立。评论写道:

“有争议的议题还有许多。比如,在集中精力应对普京的同时,如何做到不忽略其他安全风险,北约内部意见并不统一。这类风险包括气候变化、难民潮,尤其是应对如何应对中国。

七国集团宣布的价值六千亿美元的基建计划,远远不足以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向抗衡。中国很快就会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因此制定出抗衡中国的核心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面对日趋专制的中国,西方应如何捍卫价值观,又愿意为此付出过高的代价?相关的讨论,目前甚至还没有展开。“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美国之音(VOA)7月1日报道: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5周年发表声明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 (CECC) 主席,来自俄勒冈州的民主党籍国会参议员杰夫·默克利(Senator Jeff Merkley, D-OR),和来自麻萨诸塞州的共同主席,民主党籍国会众议员詹姆斯·麦戈文(James P. McGovern, D-MA)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5周年发表以下声明。

“在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之际,我们与所有寻求恢复民主自由和活跃公民社会的人们站在一起,这些要素曾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香港的繁荣创业模式植根于《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这一国际条约所保障的人权和法治。我们敦促中国政府履行其在该条约和其他国际义务下的承诺。我们还敦促行政长官李家超结束政治起诉和释放所有政治犯,并确保法院系统维护法治—这些问题仍将是美国与中国和香港政府关系向前发展的关键部分。同时,我们认识到,恢复香港自治承诺的任务需要美国和国际社会持续努力,以抵制中国和香港当局对政治和公民权利的侵蚀,因为他们害怕这些权利。

“在1997年主权移交时,中国政府承诺将维持香港人的生活方式直到2047年。但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一再违背这项承诺,单方面制订了《国家安全法》,并更改香港的选举制度,因此只有北京的拥护者才可以在香港执政,并强行关闭《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等致力于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自2019年6月以来,至少有10,500名香港人因政治和抗议相关的罪行被逮捕。目前,不少于113人面临国家安全罪名的指控,可能会受到减少或没有正当程序保护的审判,并可能被引渡到中国大陆。截至2022年1月,至少有65个民间社会组织因害怕根据《国安法》被起诉而关闭解散或离开香港,这个趋势在2021年下半年加剧发展。

“我们希望民主自由能再次塑造香港的未来,但在目前,我们将继续公开要求香港和中国政府履行其国际义务。我们将继续追究任何破坏香港人权和法治承诺的官员的责任,并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盟友和合作伙伴进行协调,公开这些案件并争取无条件释放政治犯。此外,我们将努力为香港人提供移民途径,让他们将自身拥有的才能和能量带到美国或其他自由世界国家。”

▲美国之音(VOA)7月1日报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就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发表声明,批评中国破坏香港民主自由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星期四(6月30日)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5周年发表声明。国安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Adrienne Watson)在声明中批评中国破坏香港民主制度、施压司法机构、扼杀学术和新闻自由,敦促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呼吁香港新任领导层尊重《基本法》所赋予香港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以下是声明的全文翻译:

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PRC)25周年。这个日期原本设想的是《中英联合声明》中所承诺的香港自治50年的中间节点。然而,与其期待香港下一个25年的自治,我们却目睹了香港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司法机构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学术、文化和新闻自由被扼杀,数十个公民社会组织和新闻机构被迫解散。这些行为破坏了基本自由和维护着全球稳定的基于规则的秩序。

今天是《国家安全法》实施两周年,这部法律的强势落实抹杀了香港任何有意义的政治反对力量,扼杀了异议。其结果是,如今几乎所有香港支持民主的政治人士不是在狱中候审,就是在海外流亡。反对政府议程的非政府组织、工会团体和人权组织因担心政府报复而被迫解散或离开。PRC对香港的政策也撼动了香港的机构、规则和制度,这些是对香港的国际信心的基础——也是香港作为一个经济中心的基石。

我们敦促PRC遵守其自愿承担的国际义务。在香港行政长官就职之前,我们重申香港领导层尊重香港人民受保护的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这些权利和自由是《基本法》所赋予的。

▲美国之音(VOA)7月1日报道: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布林肯国务卿发表声明支持港人争取自由的呼声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星期四(6月30日)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5周年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批评北京以国安法回应港人争取民主自由的抗议,侵蚀曾经承诺给港人的自治和基本权利与自由。他还指责北京散布所谓境外势力是香港抗议幕后黑手的虚假信息。布林肯表示与香港民众站在一起,声援他们要求恢复那些被承诺的权利和自由的呼吁。

当天早些时候,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都就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发表了声明,批评北京破坏香港民主与自治。

以下是布林肯声明的全文翻译:

7月1日,我们纪念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5周年。这个日期当初设想的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承诺的50年自治的中间节点。然而,现在显而易见的是,香港和北京当局不再将民主参与、基本自由和独立媒体视为这个愿景的一部分。

2019年,数百万香港人加入公开抗议,反对有争议的引渡条例。北京的回应——《国家安全法》——为过去两年来自治遭到侵蚀、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遭到破坏奠定了基础。当局将反对派人士投入监狱,其中许多人已被拘押超过一年之久。香港的领导层突击查抄独立媒体组织、关闭博物馆、移除公共艺术作品、削弱民主机构、推迟选举、阻止守夜活动、剥夺现任立法会议员的资格、实行效忠宣誓。政府官员一直在散布草根抗议是由外国行为体所操作的虚假信息。他们所有这些所作所为都在试图剥夺曾经承诺给香港人的东西。

我们与香港民众团结站在一起,并且声援他们要求恢复被承诺的自由的呼吁。

▲美国之音(VOA)7月1日报道:“香港没有被遗忘” 美两党议员呼吁北京履行香港自治承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7月1日出席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7月1日出席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活动。

国会山 —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届满25周年。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纷纷表示,中国政府违反了国际义务,并践踏了保证香港维持高度自治的承诺。议员们强调,国会方面将持续向北京施压,追究任何破坏香港人权与法治的官员的责任。“我们希望所有(香港)人知道,他们没有被遗忘,”议员说。

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主席、民主党联邦参议员默克利(Sen. Jeff Merkley, D-OR)与委员会共同主席、民主党联邦众议员麦戈文(Rep. Jim McGovern, D-MA)星期四发表书面声明,呼吁中国政府履行25年前香港主权移交时所做出的承诺,保障《中英联合声明》中的人权和法治。

来自麻萨诸塞州的民主党人麦戈文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曾经到访过香港,但现在的香港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大家熟悉的国际金融都市。

“几年前,我想没有人会想到北京会做出这么残暴的行为,但他们做了,我们有义务支持那些被压迫、逃离暴力和逃离迫害的人,”麦戈文对美国之音说,“香港曾经是个国际金融枢纽,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被吸引到香港。我也曾去过香港,那是个很棒的访问,但现在是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看了很令人难过。”

“这都是中国政府试图压制异议者的一部分,以确保任何想法不同的人都不受欢迎,”麦戈文说。他还强调,北京对香港自由的打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麦戈文众议员和默克利参议员在联合声明中指出,自2019年6月以来,至少有10,500名香港人因政治和抗议相关的罪行被逮捕。目前,至少113人面临国家安全罪名的指控,可能会受到减少或没有正当程序保护的审判,并可能被引渡到中国大陆。截至2022年1月,至少有65个民间社会组织因害怕根据《国安法》被起诉而关闭解散或离开香港,这个趋势在2021年下半年加剧。

来自俄勒冈州的民主党联邦参议员默克利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中国当局违反国际承诺,加速对香港自由的压制相当令人不安。

“北京违反他们要让香港维持他们特有系统的国际承诺,剥夺他们人权和公民权,如同他们在中国大陆做的那样,”默克利说,“美国支持一个世界各地的权利都能被尊重的未来,我们希望中国改变他们现在前进的方向。”

据了解,国会预计将在7月休会期结束,议员们返回华盛顿后就香港现状举行听证会。

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麦考尔(Rep. Michael McCaul, R-TX)星期四发表一份书面声明,批评中国政府违背了对香港和国际社会的承诺。

“25年前,当英国把香港的主权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中国共产党签署了一项国际条约,要求他们尊重香港人自由和民主的生活方式,”麦考尔在声明中说,“中共践踏了这一承诺,摧毁了让香港独特的自由和自治,他们还将暴政延伸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

民主党联邦参议员默克利表示,国会方面会持续为香港来发声。“我们会在任何一个可以想象到的外交机会、对话提出有关议题,”默克利对美国之音说。

默克利还提到,除了对香港的担忧,他们也同时关注维吾尔人所遭遇的处境、台湾面对的可能武力攻击威胁等。

香港主权移交满25年之际,新一任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就职典礼也在7月1日上午举行。李家超同时开通了他的微博账号,这是他对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开设的社交媒体账号。他还发布了第一条微博称:“今天早上,我有了新的使命。”

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纷纷呼吁李家超能让香港恢复法治。“我们还敦促行政长官李家超结束政治起诉和释放所有政治犯,并确保法院系统维护法治—这些问题仍将是美国与中国和香港政府关系向前发展的关键部分,”CECC领袖们在声明中对李家超喊话说。

今年也标志了香港《国家安全法》正式实施满两周年。国会两党议员谴责这项立法措施严重伤害了香港的自由空间。

“我强烈敦促中国共产党尊重香港人的普世自由,结束反乌托邦式的国家安全法下的虚假起诉,释放政治犯,并履行《中英联合声明》规定的义务,” 来自德克萨斯州的麦考尔众议员在声明中说。

曾经担任国务院人权事务官员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马林诺夫斯基(Rep. Tom Malinowski, D-NJ)与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金辛格(Rep. Adam Kinzinger, R-IL)星期四在一份跨党派联合书面声明中严厉谴责北京强行实施国安法对香港构成的伤害。

“北京强行对香港自由人民实行的大规模镇压已经满两年了,”议员们说,“真实情况比我们预估的还要更加糟糕:和平抗议者被迫在半夜乘船逃离;主要报纸的老板因虚假罪名而被判入狱;北京政府将其挑选的单一一名候选人强制安排在一场虚假的选举中。”

马林诺夫斯基众议员和金辛格众议员还呼吁国会参众两院尽速通过有关庇护受到中国政府打压和威胁的香港人民的法案,并寻求对北京为其镇压行动施加惩罚措施。

去年8月,拜登总统签署备忘录,对部分滞留美国的香港人提供“延期强制离境”庇护。

麦戈文众议员也表示,他将持续推动国会中有关协助为受到中国政府压迫且希望逃离香港的人一个安全的收容之处。

“我们必须确保能收留那些以难民身份离开香港的人,我们需要确保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地方能来。我们需要想办法持续向北京施压,要他们尊重香港人民的权利,”麦戈文说。

国会中目前有多项法案内容都包含为香港人提供难民庇护的条文。不过,这些法案在国会都陷入停滞状态,前景不明,包括由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鲁比奥(Sen. Marco Rubio, R-FL)今年2月所提出的“香港安全港法”(Hong Kong Safe Harbor Act)以及由民主党人马林诺夫斯基众议员和共和党人金辛格众议员去年共同推出的“香港人民自由与选择法 ”(Hong Kong People‘s Freedom and Choice Act)。

此外,众议院方面还将有关庇护港人的条文纳入了大型投资抗中法案“美国竞争法”(America Competes Act)。这部大型法案在通过众议院后目前正在参众两院的“跨党派创新与竞争法”(Bipartis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协商委员会进行最终协调文本讨论。因此,还不清楚法案在最终协调版中是否将会包含这些内容。

麦戈文议员对美国之音强调,尽管国会需要关注的议题很多,但香港人民不会被遗忘。

“我们希望所有(香港)人知道,他们没有被遗忘。美国人民和国会都为他们祈祷,我们尽一切所能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尊重人权,”麦戈文说,“我再说一次,香港人民展现了如此伟大的勇气,他们启发了世界其他地方,勇敢地抵抗北京的暴行。我们不会遗忘他们,我们永远站在他们一边。”

▲美国之音(VOA)7月1日报道:习近平访港参加主权移交庆祝,香港当局限制媒体报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抵达香港火车站。(2022年6月30日)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