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转自“大纪元”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常常在探討有關中國經濟漸漸放緩的問題。現在看來,這種經濟壓力,已經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中國的中小企業身上。這些支撐中國國民經濟、昔日蓬勃發展的中小企業,在2021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驗。被視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中小企業,正在急速地淡出市場,最後消失,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中小企業,她的作用卻猶如國民經濟體中的微絲血管,對中國的經濟發揮著哪些重要的作用呢?而這些中小企業在經營上的困難也並非是一日之寒,那麼這些小企業究竟存在著哪些頑疾?而中國經濟目前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類話題。中國經濟「頂梁柱」 正在急速消失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12月30日的報導,我們了解到2021年前的11個月中,中國約有437萬家中小企業永久關閉了,是同期新開業企業數量的3倍之多;估計全年註銷的中小企業數量也會再創歷史的新高,據觀察家的分析,幾乎是2019年的2倍,2018年的10倍左右。
另外,中共統計局在2021年12月31日發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12月份製造業的PMI為50.3%,比11月上升了0.2個百分點,連續第2個月高於臨界點50%,這是行業增長與收縮的分水嶺。其中,大型企業的PMI比11月上升了1.1個的百分點,中型企業基本和11月持平,兩者都高於臨界點;而小型企業的PMI則為46.5%,不僅低於臨界點,還比11月份下降了2個百分點。例如:紅線代表的大型企業PMI,每個月都在黃色的榮枯線以上;藍線代表的是中型企業的PMI,基本都處在擴張區間;讓我們再來看看灰線,灰線代表的是小型企業的處境,可謂令人擔憂,除了在3月和4月有一些好轉以外,一直處在收縮區間,而且持續下滑,12月份的情況就更糟糕了,這也使得大、小企業的PMI之間的差距,從11月份的不到2個百分點,急速上升到12月份的接近5個百分點。
事實上,中共國務院辦公廳在去年的11月22日,已經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了9項幫扶措施,其中涉及到紓困資金、減稅降費、金融工具的精準「滴灌」、舒緩成本上漲壓力以及加強用電保障等等。
但是,從12月份製造業的PMI數據來看,這些措施顯然沒有幫助到中小企業,倒是大企業的情況在12月份得到了明顯的好轉。
那麼,這些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不大呢?
在過去幾年中,中共經常強調,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促進增長、保障就業、活躍市場、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
回顧2018年8月20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會議中提到過,中國的中小企業具有「56789」的典型特徵,因為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說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頂梁柱」,絕不是誇大其詞。
中共國家統計局在2019年底發表的經濟普查系列報告中,也稱「中小微企業」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共有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807萬家,占全部規模企業法人單位的99.8%。
另外,從這份報告的數據中,我們還發現,在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和私營企業占絕對的主體。2018年末,中小微企業中,中型企業的比例只占有1.3%,小型企業的比例則是13.2%;微型企業接近到了1,544萬家,占總比例的85.3%。另外,在中小微企業中,私營企業接近1,527萬家,占全部中小微企業的84.4%。
這就難怪,習近平也在2018年11月1日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也提到過,民營經濟具有「56789」的特徵。換句話說,在中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基本上是可以劃等號的。
由此可見,作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小微企業,正在急速地消失。
根據大陸經濟學家任澤平發布的《2021中國中小微企業經營現狀研究》的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的數量超過了7,000萬戶,但是至少從2018年開始,小微企業的活躍度就開始大幅下滑了。從大陸商業查詢平台「天眼查」的數據中我們看到,小微企業的「註冊註銷比」從2017年的大約60倍,大幅度地下滑至2020年的1.41倍,降到了歷史低點。相比之下,同期非小微企業的「註冊註銷比」,卻在2019和2020年有所提升,達到了7.56倍,註冊數量再創新高,而註銷數量連續兩年持續下降。
任澤平的報告還顯示,從存活的周期來看,接近一半的小微企業,存活時間大約3年左右,抵禦風險能力很弱;而非小微企業的平均存活周期就要長得多了。
而進入2020年下半年以後哪,受原材料價格上漲、訂單不足、請人難人工貴、應收帳款回籠緩慢、物流成本高以及疫情的反覆、部分地區停電和限制用電等等的影響,中小企業成本壓力自然不斷的加大、造成了這些企業經營困難的不斷加劇。
但是,中共官方數據卻仍然採用隱瞞真相的慣用手法,就連中共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也炮轟統計數據只會說好話,掩蓋負面的真實數據,並且質疑,公開數據僅僅顯示了中國新增了多少家公司,並沒有透露倒閉的多少家公司的數量。
而香港《南華早報》近日的報導顯示,至少在2020年,小微企業的註冊數量仍然高於註銷數量,達到613萬家,而在2021年的前11個月中,只有132萬家新的小微企業開業,而且只有註銷數量的三分之一,這也是20年來小微企業數量首次出現負增長。
隨著北京當局最近兩年針對阿里巴巴、騰訊、新東方等大型民營企業所進行的整肅,這個過程中也扼殺了數以千萬計的工作崗位,切斷了小企業賴以生存的資本來源,導致大量小企業破產。
那麼,中國小微企業面臨著哪些生存困境呢?
中國小微企業面臨的生存困境就像任澤平的報告中所說的,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並非一日之寒,它們既面臨著短期的衝擊也有長期累積的頑疾,既有經營性因素也有制度性因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營性和制度性等長期因素所帶來的頑疾。
比如:中小企業長期處於產業鏈弱勢地位,對上下游的供應鏈、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議價的能力不足,現金流也最容易受侵蝕;另外中小型企業的人力、財力受限,公司現代化管理水平不足,也給這些中小型的經營留下了隱患。
大家知道,一直以來,中國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都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而中國財政科學院曾在2019年發表《「降成本」問卷調查分析報告》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份報告提到,企業規模越大,平均融資的規模也會越大。另外,從融資成本來看,小型企業的銀行貸款成本是最高的。
此外,中國財科院的報告也提到,所有制形式也是決定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在2018年樣本企業中,國有企業的平均融資規模為5.9億元人民幣,是民營企業的8.4倍。另外,兩者雖然都依靠銀行貸款,但貸款期限卻有很大差別。
在2018年國有樣本企業中,銀行長期貸款占總融資比重的42%,銀行短期貸款占30%。相比之下,民營企業的銀行短期貸款總融資的比重高達73%,銀行長期貸款僅占了17%。
也就是說,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不僅要承受更高的銀行貸款利率,而且很難向銀行獲得長期貸款,「短貸長投」的現象非常普遍。不僅如此,由於銀行貸款不能滿足需求,有相當數量的中小型企業轉向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利率比銀行貸款要高出2倍以上,這就導致中小型企業的違約風險很大,再加上經濟大環境的衰退,能不艱難嗎?!
除了以上我們所分析的這些原因以外,中小企業雖然創新能力強,並且吸納了80%以上城鎮的就業率,但是由於福利低、待遇差、工作不夠穩定,不能吸引技術人才等等因素,所以也導致工人少、請人難的惡性循環現象普遍。尤其,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核心人才流失得更多。
再一個,中小型企業的劣勢地位,還表現在貨賣出去了,錢卻收不回來,這種窘境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大企業往往處於強勢,在向中小企業採購時,又多採用承兌匯票的方式結算,還款期最短是3個月、最長的是一年。而中小型企業購買材料、支付工資、利息、交稅等都是要真金白銀的,一旦企業面臨現金流通的壓力,就會陷入資金周轉不靈的困境。可見,拖欠款項也是造成中小企業活不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前中國經濟 存在什麼最大問題?
在2021年年底,也就是上個月,中共央行的「全面降準」火速落地,並且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力度。但是,目前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這些刺激措施,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作用並不大,可能還是更多地扶助了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
根據大陸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的文章,進入2021年末,大陸部分銀行的分支機構,遭遇了罕見的「資產荒」。因為中小微企業信貸需求不足,導致銀行普惠貸款貸不出去。
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並非是市場沒有需求,很多中小企業是需要用錢的,但是因為它們的抗風險能力差,所以,銀行對中小企業沒有信心;而且,目前的經濟形勢也不看好,大企業也不願意投資。這就給銀行帶來了新的壓力。
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說,2021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繼續低於預見期,政府的債務餘額增速上升,居民和企業的負債增速則雙雙下降,而且企業存款增加,表現出信貸需求整體上疲弱。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動能不足。即使是中共央行「開閘放水」,資金也還是會投到資本市場上,對實體經濟的幫助並不大,也不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
不少分析師認為,面對需求萎縮、供應衝擊和預期減弱的「三重壓力」,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很可能會降至4%以下。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小微企業要熬過這「寒冬」就更是艱難了。但是,最近幾年,小微企業的處境可謂日益艱難。勞動成本上升、美中貿易戰、全球大瘟疫和疫情不斷的反彈,再加上中共當局對民營企業的整頓力度有增無減,這都給小微企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