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翔转自博讯网
反右与大饥荒的关系,被很多人提及。但这提及大多是依靠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的逻辑推理,而不是真正在具体事实上的数据联系。不是没有反右与大饥荒之间的数据联系,而是由于档案不开放,信息不对称,研究者很难获得比较具体的事实数据。与林昭很有关系的《星火》杂志的编辑和作者,其核心成员是兰州大学的右派,这些成员多因写文章揭露三年大饥荒的实情,被打成“右派反革命集团”,或被枪毙(张春元、杜映华、林昭),或坐牢服长刑,九死一生,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相继被官方平反。这个很大的“右派反革命集团案”涉及的人数,据向成鉴的回忆和不完全统计有大学师生右派(包括两位武山县委的干部)16人、农民4 人、受牵的人数有3人等。
(博讯 boxun.com)
获官方平反后的幸存者,秉承自己的良知和对朋友的纪念,以及对历史真相和后人负责任的态度,一方面借助外力——如媒体的关注、独立纪录片拍摄人如胡杰等,将自己亲历及所知讲述出来,公诸于众;另一方面主动搜集整理史料、撰写回忆录,如谭蝉雪编著的《求索——兰州大学“右派反革命集团案”纪实》,就是一本资料比较详尽的书。其中除了她与向承鉴的亲历回忆,最重要的便是完整地保存了两期——出了一期,第二期才编好,尚未出来,成员就被抓——《星火》杂志的全部内容,并根据笔迹和内容本身判定出具体的写作者,使得读者和研究者比较容易回复那一段历史场景。
就我搜集的不少反右和大饥荒史料来看,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比《星火》杂志更能显示反右与大饥荒之关系的直接史料及逻辑关系的。《星火》杂志的编辑和作者都是右派,而他们所写的内容大多与人民公社、整社大辩论、反右倾运动、大饥荒有关。兰州大学“右派反革命集团案”之所以成为全国第四大反革命集团案,其主要触媒便是因“短命”的《星火》杂志。而《星火》杂志之所以诞生,便是因为一些保留学籍,又被下放到农村监督考察的右派,实地见识了大饥荒对民众的伤害,于是置生死于度外,将他们的思考毅然表达出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