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辉转自国际经理人
“父母在,不远游”的梅丽
曾在慕尼黑留学7年的孙梅丽迫不及待地抓住了一个外派德国的机会——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她回国为一家德国公司工作。但国内生活远远没有大学时那样精彩,她很渴望再出国去。公司需要派一个中国员工到维斯洛赫总部,梅丽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这样,离开18个月后,梅丽又回到德国,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这些希望很快就破灭了。维斯洛赫和大都市慕尼黑不同,它只是一个小镇,没什么娱乐设施,工业发展历史也很短。事实上,它就像一个“公司城”——70%-80%的居民直接或间接地受雇于她所在的公司。在这里,梅丽是为数不多的外国人之一。读书时,她除了上课,经常参加各种聚会,交到很多朋友;但在这里几乎交不到什么朋友。
“虽然德国同事在工作时对我很好,但下班之后大家就比较疏远,这就是德国文化。大部分同事都有车,下班回到镇外自己的家。我则买不起车。德国同事从来不会邀请我去家里共进晚餐,节假日也不例外,这时就觉得很孤单。公司从来不会在这方面给予个人任何帮助。”但梅丽的心态很积极。她参加了公司的俱乐部,还到德国各地旅游,拜访学生时代结识的朋友,坐车到最近的城市购物、吃饭。
小镇生活与大城市很不一样。在慕尼黑,当地人对外国人一点都不稀奇,平等视之。而小镇上的人就传统得多,对外国人既好奇又热情。懂德语的她和邻居们渐渐熟起来,有些人还偶尔邀请她去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偶尔有中国同事从国内过来,也减轻了她的孤独感。学生时代的经历使她很熟悉德国人的沟通方式,因此成了一个重要的桥梁,帮助中国同事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例如,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人往往显得不够自信,不会直截了当地把问题说清楚,所以到了最后的期限事情经常还没做完;中国人不会公开谈论自己的业绩,英语也不好。这些文化因素导致中国同事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问题在梅丽的协调下都能一一解决,她也成为公司的一大财富。所以当她提出申请要回中国时,公司领导非常意外。
梅丽一直希望将父母接到德国,但德国移民法规定,父母过来最长的居住期是3个月。“我之所以决定回中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德国不欢迎移民,而我希望能长期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我想做一个孝顺的女儿。”
对于公司来说,“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使其失去了一个颇有潜力的员工。
梅丽的困境
与期望的差异:小镇生活和在大城市上学的经历很不同。
归属感:德国同事很少私交,小镇也与世隔绝。
家庭:难以贴心照顾父母。
文化:并非梅丽自己的问题,而是在去德国的中国同事身上观察到这一点。
补贴:收入不够高,负担不起汽车,否则就可以住在附近的城市,过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