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洗脑观察— “集体升学宴”:遏制腐败还是助长歪风

2012年08月22日 综合新闻 ⁄ 共 335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李星转自人民网

近年来,每逢七、八月份,各地借孩子升学设宴者愈来愈多,有些个别领导干部广发请帖、大摆宴席收钱敛财,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应有的苦恼和经济负担,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日前,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公安局为防止部分民警借举办"升学宴"之机大肆敛财,专为本局今年考上大学的42名警察子女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集体升学宴",同时宣布这些警察家庭不准再摆升学宴。事情发生后在当地反响强烈,一场有关"集体升学宴"能否遏制"敛财风"的讨论由此展开。

"集体升学宴"惹争议

这个"集体升学宴"是7月15日晚在大石桥市公安局的内部食堂举行的,参加此次"集体升学宴"的有局党组成员、局中层干部和42个"金榜题名"的警察家庭,共计200多人。在宴会上,局长和政委亲手为警察子女戴上大红花,并为每个孩子的母亲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同时政委张智文代表局党组宣布了一条纪律:"金榜题名"的42个警察家庭,不准再在社会上搞任何形式的"升学宴"。

对这场"集体升学宴",大石桥市公安局几位警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他们局今年破天荒地搞了"集体升学宴",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创意",以前每年高考过后,他们每人都要随礼3000元到5000元,实在是不堪重负。今年考上大学的孩子更多,如果今年局领导不宣布纪律,他们每人将要随礼6000元以上。

大石桥市公安局局长郑伟介绍,这个"集体升学宴"完全是为廉政建设和严肃警风警纪而举办的。"随着各种'人情风'的逐年升温,每年包括我们每个人在内的'随礼钱',累计起来都不是个小数目。为了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同时树立一种新风尚,我们这次在营口地区率先搞了这种'集体升学宴',不少人说,这种做法既尽了人情,又开创了新风,应该说是一举两得吧。"

事件发生后,在大石桥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众说纷纭。支持者认为这是树立新风尚,也是防止腐败的一种有效手段;反对者则认为是变相提倡升学宴,只会助长这股歪风,另外用公款办升学宴并发"慰问金",也值得商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认为,现在的"升学宴",由于成为变相腐败的新手段而变了味道。对此,"集体升学宴"的做法,不能说一点作用不起,但是"集体升学宴"和"个人升学宴"本质上区别不大,问题是"集体升学宴"是否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收礼的问题呢?领导的子女考上了大学,其下属人员或跟其权力有关联的人,谁敢怠慢?一些原本愁着没有机会"进贡"的人,更是瞅准了机会跃跃欲试,就算不摆"升学宴"也能瞄准机会表示,可谓是防不胜防。

再者,当前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消费领域的铺张浪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克目标,"升学宴"式的吃请和请吃,都是社会群体性浪费。因此,摆什么样的"升学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重要的是摆不摆升学宴的问题。

针对种种争议,郑伟解释说,单位办"集体升学宴"是个新生事物。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很少顾及自己的家庭,发给警嫂的1000元钱,不是奖金,而是慰问金,因为是她们在背后默默地支撑了这个家庭,也支持了我们的工作,她们是最辛苦的人。此外,"集体升学宴"是在内部食堂自己搞的,跟平时过年过节局里组织家属联欢吃饭的档次一样,没有任何铺张浪费。再者,这种"升学宴"是对考生和家长的最高礼遇和鼓励,可以让家属感受到单位的关怀,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我们的民警和学生都非常受教育。

但这种解释仍然不能平息争议。一位政府公务员说,怎样说这都是在用公款办升学宴并发"慰问金"。不能说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就可以这样做,难道从事其他行业的公务员就没有资格享受了吗?一旦这种风气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会不会形成新的用公款吃喝形式。退一步讲,家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可以给辛苦的警嫂发慰问金,那有的警察家里的孩子没考上大学,是不是警嫂就不辛苦了?

"升学宴"已成为敛财"新渠道"

"升学宴"是近年来随着中、高考衍生出的新事物,却呈现出逐年升温的迹象。每年高考一结束,一些酒店就推出"金榜提名宴"、"谢师宴"等名目繁多的升学宴,并打出"谢师宴,高升宴,华而不贵,经济实惠"等宣传横幅。而一些领导干部除了借生日寿诞、生病住院、长辈丧葬、儿女婚庆等谋财外,又借操办"升学宴"拓开了一条腐败"新渠道"。

就在大石桥公安局举办"集体升学宴"后不久,7月21日,大石桥市纠风办接到群众举报,大石桥市水源镇大沟村小学校长张永斌借女儿考上大学之机,在自己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经纠风办现场查实,身为党员干部的张永斌一共办了25桌宴席,参加人员达200多人。经大石桥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研究决定:收缴全部礼金一万多元,并视情节给予其纪律处分。

不久前,黑龙江省兰西县一位机关工作人员为其女儿大摆升学宴,在当地的一家酒店摆了二十多桌酒席,前来庆祝的客人要先到负责登记的人那里"写礼账",然后才能入席。据了解,当天来的客人都拿着百元以上的礼金。

记者在黑龙江省一些农村了解到,很多农民把子女上大学看成和婚丧嫁娶一样重要的人情往来大事。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大家都要去庆祝,礼金少则几十元,多到数百元。在哈尔滨市,每年高考发榜时,饭店里的"学子宴"、"升学宴"都十分走红,一位社会人际关系广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一张请柬就好像是一张账单,只要你收到了,就不得不掏钱。2003年的高考发榜前后,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参加了3个"学子宴",一个夏天随出了近2千元的礼金。为了躲避众多的"请柬账单",我已经连续两年选择在高考发榜前后休假了。

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多种措施以防止"升学宴"成为变相腐败的新手法。哈尔滨市今年对有子女升学的1158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廉政教育谈话,并组织开展了30多次专项检查。绥化市组织70多名党风巡视员深入基层进行检查,全市共制止党员干部摆升学宴6起,免职1人。辽宁盘锦等城市也与有子女升学的领导干部签订了不准操办"升学宴"的责任状,有的还规定对参与"升学宴"的党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选先进的资格。

""升学宴"将误导教育理念

“升学宴”式的吃请和请吃,都是社会群体性浪费,因此该止当止。

十几年寒窗苦读,子女考上了大学,家长为此深感荣耀,亲友自发地表示祝贺,亦属人之常情。但某些领导干部别有用心,广发请帖"邀请"亲属之外的人前来"贺喜",其动机实属"以权谋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省政协委员曲宏明表示,"升学宴"应因人而异,普通百姓借此进行庆祝和感情交流,自然无可厚非。但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摆"升学宴"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官员的自我约束应更加严格,最好是少摆或不摆"升学宴"。

"要杜绝官员靠"升学宴"敛财,更重要的还是应该在预防领导干部的'精神腐败'上下功夫。"升学宴"仅是官员众多腐败形式的一个缩影,作为党领导下的干部,不能仅仅局限于被动的遵守'不得摆升学宴'的禁令,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用行动来抵制'宴请'这种落后的文化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这种动不动就请客送礼的低劣的文化现象。"曲宏明说。

"考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庆祝也未尝不可,但应对考生进行正确引导。"曲宏明建议,"升学宴"应主要突出让学生理解家长、老师的艰辛,进而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师长。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曲文勇说,从文化角度来说,中国人自古就把金榜题名视为人生非常重要的大事,因此为庆祝喜事而办的"升学宴"具有较浓的传统文化色彩。但其发展至今已异化为一种累赘,对许多人来说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作为一个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强势地位、掌握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他们在摆诸如"升学宴"的宴请时,肯定比一般的群众所得到好处要多,日后也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送礼人"提供便利,由此恶性循环,使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越演越烈,因此"升学宴"该止当止。

曲文勇同时指出,考上大学对现代人来说,仅仅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不可能如古时一样,一旦高中,锦衣玉食,后顾无忧。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教育过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而不是为了一纸"录取通知书"。过度的"升学宴" 可能会误导学生的成就理念,使其无心向学,也不可能最终成功。(文:王莹、王春雨 图:李钢)

每年高考一结束,一些酒店就推出“金榜提名宴”、“谢师宴”等名目繁多的升学宴,并打出“谢师宴,高升宴,华而不贵,经济实惠”等宣传横幅
每年高考一结束,一些酒店就推出“金榜提名宴”、“谢师宴”等名目繁多的升学宴,并打出“谢师宴,高升宴,华而不贵,经济实惠”等宣传横幅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