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劳工权益观察:14年寻路劳工服务 带领劳工NGO转型

2015年12月10日 国内新闻 ⁄ 共 122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陶红波转自南方都市报

曾飞洋 他犹如一个兵蚁,更似一个将军。他在社会丧失痛感的地方坚守疼痛,在法律屡屡失守的地方修复公平。他在残肢断臂的人群中,用不懈的付出寻找生命的完美。他是时代稳固的基石。

曾飞洋的“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成立于1998年。彼时他跟大多国人一样,对N G O一词闻所未闻,心中仅有一份朴素情怀,为遭遇工伤、欠薪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收取微薄报酬,步履维艰地维持机构存续。直到2000年,一个偶然契机打开了热血青年的视野,他决意携“打工族”转型,不想一役成功,便在番禺造就了外界眼里第一个“国内劳工N G O”。

曾飞洋本来可以过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1996年大学毕业后,他就回到家乡南雄市司法局,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但这种悠闲的工作令他很焦虑。“心里像揣着一团火,却不知道该在哪里燃烧。”在司法局干了不到一年,他辞去公职,来广州进了一家民办律师事务所。

当时的广东是一块聚集了大量外来劳动力的土地。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曾飞洋接触到不少受到不公待遇的农民工,有时在受代理人驱使下甚至不得不“为虎作伥”,这令他内心十分矛盾。

后来,他的生命因一位来自四川的打工者廖晓峰而改变。廖晓峰自学法律,经常为农民工讨薪,被媒体誉为“护法英雄”。认识不久后,廖晓峰在番禺成立了“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1998年7月,曾飞洋从经伦律师事务所辞职,来到番禺投奔廖晓峰。打工族成立之初,其主要服务范围是:开通权益热线电话,接待外来工来信来访,为外来工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与有关法律机构合作,承办涉及外来工的侵权个案,提供法律援助等,靠收取低廉的服务费维持运作。

然而曾飞洋料想不到的是,廖晓峰对经营这样一个机构的艰难并没有足够评估,打工族成立仅短短一两个月他就决意离去。廖晓峰走了,曾飞洋只能独自扛下去。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办案的提成又很难兑现,服务部日常办公费、人员工资和房租都成问题。最艰难的时候,5名全职员工一天的伙食费才15元,曾飞洋相恋3年的女友也离他而去。

直至2002年,“打工族”的资金才逐步到位,转型为NGO,不再向寻求帮助的农民工收取一分一毫诉讼费或服务费。

于是,这个当时年仅28岁的小伙子,打造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劳工NGO”,它被人们誉作是“劳工自救开始”的象征符号。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创立一个NGO不难,难的是办下去。从1998年,曾飞洋进“打工族”至今,他已经服务了14年。带领着劳工NGO发展,其实也是在见证公民社会的成长。

他长期观察中国劳资关系发展,发现当中最重要的三项内容:工资、社会保障和工伤职业病防治还是处于无序、失衡状态。而这种状态,不但与我国已经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格格不入,更会加速社会矛盾的激化,成为国家未来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现在曾飞洋带领的劳工NGO开始转型,更关注企业工人集体行动。他认为只有促进集体谈判机制的启动,才能使工人真正成为工厂的一份子。“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