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平民抗争暴政观察:香港示威运动,为城市的灵魂而战

2024年09月15日 综合新闻 ⁄ 共 1680字 ⁄ 字号 中国平民抗争暴政观察:香港示威运动,为城市的灵魂而战已关闭评论

伊观朝转自纽约客杂志网;

香港示威运动,为城市的灵魂而战

历经六个月的动荡,反对北京的示威者越发不愿妥协。

By Jiayang Fan

December 12, 2019

七月,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游行的头几个星期,添马公园里支持中国的示威者。摄影:许安荣,《纽约客》

阅读英文版 | Read in English

月中旬一个晴朗的下午,香港大会堂门前的两面旗帜——一面中国国旗,一面香港区旗——迎着港口吹来的风,无精打采地飘展着。大会堂里,一群大学生正在激烈辩论。一个一头密发梳成发髻的圆脸青年,从白色长桌后的椅子上站起来抨击“一国两制”方案。八十年代早期,时任中国领导人的邓小平在与英国就香港移交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一国两制”。这个方案,似乎确保了在1997年移交完成后的五十年内,香港都将享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自由。但这个年轻人却宣称这个方案只是一个幌子,是为了掩饰对自由的侵蚀。想想香港被损害的自治权吧,难道北京的中央政府不是已经打破了对香港民众的承诺吗

突然,铃声响起,一个女人义愤填膺地指出抵制“一国两制”原则的危险:“如果反抗现有框架,我们将失去已有的权利和自由。”她说。

“那么五十年之后呢?”男人辩诉,“到时我们就要与现在的生活方式道别了吗?”

“我们还有二十八年来寻找生存途径。”她回答,意指五十年过渡期结束的2047年。在2047年,香港很可能将完全融入中国,这引发了巨大的不祥之感。

Daily

Our flagship newsletter highlights the best of The New Yorker, including top stories, fiction, humor, and podcasts.Sign up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User Agreement and Privacy Policy & Cookie Statement.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对于香港命运的争论正冲击着这个城市——家庭餐桌上、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大街上。六月以来,一项允许香港向大陆引渡犯罪嫌疑人的法案引发了多次示威游行,挺身而出抵抗北京势力的示威者数量空前。但发生在香港大会堂——一个主要用于演出的场所——的那场辩论,其实是一部半纪实舞台剧,叫做《2047的上半场与下半场》。其剧本部分由参演的学生编写;而整个创作的过程,用导演胡海辉的话来说,“有时就像在舞台上拍纪录片”。

演出继续,时间倒退。行李箱四处散在舞台上,然后被堆叠成香港的地平线,变幻出那个吸引了一批一批大陆移民与难民、充满机遇的土地。胡解释说这段素材来自于对老一辈的采访。一位演员采访了坚决反对民主派示威者的父亲,并在舞台上说出父亲的话。五十岁的胡说,他愈加意识到年轻人对香港的过去缺乏清晰的认识。这部剧的很多演员在1997年香港移交时还未出生。

演出后,我与演员聊了聊。一位香港演艺学院的毕业生说,这部剧是从夏天开始排的,就在当前这一系列抗议运动刚开始不久。她总觉得,自己不去外面参加真实发生的示威,却在这里排演一部关于示威的剧,是很怪异的事。很多演员上街参加游行,一些排练也为了避开重要的集会而改期。一场演出结束后,他们脱下戏服,穿上另一身:全黑的衣装、防毒面具和头盔。这一身装备已是约定俗成的示威制服。

这家剧作公司的宗旨是“立足舞台,放眼社会”。中场休息时,我走出会堂,一场正值高潮的示威活动扑面而来,愈发模糊了现实与艺术的界限。一个台子搭起来了,大学生和高中生轮流上场发言,说的话与刚刚剧场里的所差无几。

“唯有通过表演,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身份。”另一位演员对我说。同样的,示威者也在大街上找到自己的声音。然而,尽管这些政治的、艺术的声音如此壮怀激烈,却难逃徒劳无功的阴影。香港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的议会,即立法会,但其中仅一半席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另一半保留给不同行业组织的代表)。两个星期前,民主派候选人在区议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时,那欣快的气氛

抱歉!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