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茂转自BBC中文
今日(19日)香港舉行換屆立法會選舉,是港區《國安法》推出以及大幅度修改選舉機制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
相比於上一屆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本屆立法會議席總數由70席增加至90席,但地區直選的議席從佔一半的35席下降至20席。直選議席合資格選民共447萬人,全港設置了630個一般票站。
此外,功能組別則下降至30席,多個界別例如法律界、資訊科技界等由以往的個人票改成團體票。這部分有近22萬名合資格選民。
其餘40席則由1488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內部選出,選委會原本主要職能是提名和投票選特首,新制度下,他們權力擴大,除了可以選出40個立法會議席,也具有提名的權力。
選舉由以往的上午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共15個小時),更改為由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共14個小時)。
![香港民眾排隊投票](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11D3A/production/_122281037_hi072706316.jpg.webp?ssl=1)
聚焦投票率
與上屆立法會選舉相比,本屆選舉少了「火藥味」,泛民派和本土派候選人集體缺席,不少人因《國安法》或示威相關的案件身陷囹圄,有些此前身兼區議員的參選人已在政府要求的效忠宣誓過程中失去資格。還有一些無法平衡各方利益沒有參選。
參選的合共153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競逐90個席位,參選人僅有13人屬於非建制派,其中一些曾是泛民人士。
![拉票活動](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34D8/production/_122282531_hi072705067.jpg.webp?ssl=1)
「選舉制度修改後首次立法會選戰今天舉行,比起誰勝誰負,不少人似乎更關心投票率。」香港本地媒體《明報》發表社論稱,傳統泛民政黨缺席今次選舉,非建制派候選人亦不多,昔日泛民建制傾力動員死斗不復見,新的政治形勢,影響了不同陣營支持者的投票意欲,投票率偏低是意料中事。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在選舉前表示,今屆立法會選舉氣氛的確較以往冷淡,與爆發疫情、直選議席減少、候選人減少等因素有關。她認為,如有三成投票率就不錯了。而以往選舉由政治意識形態推動投票,選舉氣氛是過分熾熱,對社會造成創傷、對立。她認為新一屆立法會只要做出成績,四年後的投票率就會回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多次進行「預期管理」。對於投票率高低,林鄭表示政府沒有訂立目標,但不會擔心,因為投票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政治、社會、經濟、當時的管治等,希望市民不要過分解讀。
![香港立法會](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36C2/production/_122281041_hi072670736.jpg.webp?ssl=1)
反對者則將投票率當成政治鬥爭的新戰場,認為投票人數越少,當局越尷尬,選舉認受性越差。
香港廉政公署在11月29日宣佈通緝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及前區議員丘文俊,指他們涉嫌煽惑他人投白票及不投票。許智峯在臉書回應指,認為投白票、廢票、不投票都是市民合法權利,被禁止是反映「暴政對人民的怯懦」。
此外,政府在本次選舉中採取一些新措施。比如首次在香港與深圳邊境設立三個票站,讓身在大陸的香港選民能夠過關投票後即刻免隔離返回大陸,共有2.2萬選民登記。同時香港首次在選舉日推行免費交通計劃。不過,當局否認有關措施是為了推高投票率。
![香港警察](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16970/production/_122282529_hi072703930.jpg.webp?ssl=1)
截止發稿前,投票尚未結束,但從已有統計來看,本屆投票率低於上屆,大幅低於兩年前區議會選舉。
根據官方公布數據,截至下午四點半,即開始投票後八小時,共有94萬人投票,投票率為21.02%。2016年立法會選舉,八小時內投票率為26.93%。2019年區議會選舉,八小時內投票率為47.26%。
不過,首次參與的1488人組成選舉委員會界別投票率較高,截至四點半,該界別投票率已達93.44%。同一時間,功能界別投票率僅為21.63%,其中選民人數最多的教育界、醫療衛生界、社會福利界、會計界投票率排名暫時倒數。
林鄭月娥投票與反對聲
今日上午,林鄭月娥與丈夫到中環一個票站投票,她隨後向媒體表示,此次選舉公平、公開、公正、廉潔、且有人性化安排,呼籲已登記選民投票。
![林鄭月娥投票](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16B5A/production/_122281039_tv072703173.jpg.webp?ssl=1)
她回憶自己兩年前參加區議會選舉,到同一票站投票,「但是當時的情況是什麼,就是『黑暴』亂象,每個人踏入這個投票站,還要擔心他的人身安全,在選舉的過程內,很多建制派候選人的辦事處、選舉的資料都被大量破壞。這不是一場香港願見的選舉,這個不是一場民主的選舉;但是今天的秩序很好,我們都很放心投下一票。」
不過,票站外傳來反對聲。
![Members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hold a three-person protest outside the polling station where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sts her vote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on December 19, 2021 in Hong Kong, China.](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18590/production/_122282799_gettyimages-1359774385.jpg.webp?ssl=1)
香港政黨社會民主連線主席陳寶瑩等人到場示威。根據香港媒體報道,陳寶瑩斥責林鄭月娥摧毀選舉制度,把原定去年舉行的選舉延期超過一年,期間制度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她認為香港人的投票權被剝奪,雖然有投票權利,但實際在不斷篩選審查下,港人並無真正選擇。
她還批評是次選舉是一場戲,但任何選舉都是市民表達意見的機會,呼籲市民「用良心投票」,對政府施政及未來發展表態,「被迫噤聲,更要發聲」。
![民眾參與選舉](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ace/ws/640/cpsprodpb/82F8/production/_122282533_hi072703936.jpg.webp?ssl=1)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將新選舉制度稱為「裝上安全閥」 ,堵住反中亂港分子進入政權機關、破壞憲制秩序的可乘之機,文章又形容選舉改制只是第一步,關鍵是要選出優秀的管治團隊,為香港解決實際問題,而參與選舉是改制後必須做好的「後半篇文章」。
該文形容本屆候選人以各種渠道傾聽民意民聲、「香港選舉氣氛日益濃厚,令人耳目一新」,必須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小到課堂不再有『黃師』、住宅不再限於劏房籠屋,大到突破經濟發展瓶頸、告別社會撕裂內耗」。
![](https://i0.wp.com/ichef.bbci.co.uk/images/ic/512xn/p0bbmpf7.jpg.webp?ss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