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柱转自民主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3月22日)结束了在莫斯科为期三天的访问。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称“亲爱的朋友”,讨论了一系列地区和国际问题。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中俄之间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就中国政府上个月发布的关于乌克兰战争的十二点“和平计划”交换了意见 .
总体而言,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巩固了双边关系,习近平和普京表示双方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并“共同抵制境外势力干涉内政”。
习近平是在乌克兰仍然笼罩在俄罗斯入侵的战火和硝烟之际出访莫斯科的,并且在普京因入侵乌克兰而在全球陷入孤立的时刻去向普京投怀送抱的。因此,他受到俄方最高规格的接待。与此同时,由于习近平在与美国的战略竞争中遭遇越来越大的困难,他也的确需要与普京抱团取暖。
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出现阵营对抗,但是习近平前往莫斯科看望他的“亲密”老友普京,本身就是协调两国立场,以便建立一个不同于在美国及其民主盟友主导的国际秩序。换言之,中俄联手抗拒和挑战西方,这本身就是阵营对抗的一个戏码。习近平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十多项协议,全面强化在贸易、科技,甚至宣传领域的合作。
就在习近平到访前,国际刑事法院上周五(3月17日)对普京发出逮捕令,指控他因涉嫌参与绑架乌克兰儿童而犯有战争罪。联合国去年9月份发出报告,称中国可能在新疆针对维吾尔穆斯林犯下了反人类罪。
“中国独裁者习近平抵达莫斯科,会见被怀疑犯下战争罪的俄罗斯独裁者普京,”乌克兰媒体“乌克兰新声音”(The New Voice of Ukraine)的编辑艾万·迈克唐纳德(Euan MacDonald)表示。
▲德国之声(DW)3月17日报道:习近平访俄:是劝和?是施压?
在沙特伊朗恢复关系、中国取得重大外交突破之后,刚刚破例获得第三任期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下周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中国能否担当俄乌战争斡旋人的角色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普京总统的邀请,将于下周一开始对俄罗斯展开三天国事访问。克里姆林宫和中国外交部都于周五(3月17日)证实了这一行程。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罗斯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的对话将在3月20日下午开始。这将是一对一的对话,将举行非正式午宴。3月21日将进行一天的会谈。”在会谈中,双方将讨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全面伙伴关系以及战略合作等事项,签署一系列重要的双边文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五的记者会上说,中俄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也是为了和平而去。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他说,“中方的主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 我们始终认为,政治对话是解决冲突争端的唯一出路,拱火递刀、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只会激化矛盾、加剧紧张,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期待。”
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发表旨在作为调停基础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12点立场文件,敦促双方同意逐步推动局势降级缓和,最终达成全面停火。但西方对这份常被解读为“和平计划”的文件多持怀疑态度,认为它没有谴责俄罗斯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实质上是对俄罗斯给予外交支持。战争开始前,俄中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敲定了双方“无上限伙伴关系”。
周四,中国外交部长秦刚(3月16日)与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通了电话。秦刚呼吁俄乌双方尽快重启和平谈判以确保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他说,“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要关死政治解决的大门”。会后库列巴在推特上发文表示,他与秦刚讨论了“领土完整原则的重要性”,强调乌国总统泽连斯基所提出的和平方案,对“结束俄国的侵略与恢复乌克兰的正义和平”至关重要。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习近平也将同乌克兰总统泽兰斯基举行视讯会谈。
关注会晤时提出的实质内容
至于对习近平出访俄罗斯人们应该“期待什么”这样的话题,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S)亚洲部的资深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此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即便在中国成功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将恢复外交关系,这一新的政治筹码并非有助于解决乌克兰战争问题,“涉及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势态,中国必须要做的是对俄罗斯方面施加压力,但我们至今没有看到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确实有这个意愿。”他还说,“但从实质上讲,人们并不指望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能做很多事情”。
马安洲解释道,俄罗斯和中国从根本上希望将乌克兰战争的根源归咎于美国和北约的扩张。这仍然是俄中官方叙事的一部分,也是中国12点立场文件中的措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期待看到对现有立场的一些重大偏离”。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则是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他对法新社表示,“中国是否在真心努力扮演实现和平的角色,取决于它在与乌克兰和俄罗斯领导人会晤时提出的实质内容”。他认为,此前公开的和平计划更多的是一些普遍原则,而不是可操作的建议。
(综合报道)
▲德国之声(DW)3月17日客座评论:习近平与普京会面意味着什么?
中国官方确认习近平下周访问莫斯科。按照中方渲染的气氛,似乎北京是和平使者,去莫斯科给世界带来福音。但旅德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习近平此行将给本来就未知的乌克兰战争的最终结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德国之声中文网)应该说,北京前不久在外交领域获得了一个成果,即把沙特阿拉伯跟伊朗撮合在一起谈和。由于三者都是威权政体,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各自又是中国的友好贸易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沙伊双方多少都欠着北京一份情谊,所以,这次撮合确实也比较顺当。客观地来说,沙伊和解不论是对缓和、解决也门的内战还是对叙利亚的冲突确实也都能带来好处。 北京这次在中东地区得分是值得肯定的。
而这似乎对制造习近平将要访问莫斯科的气氛似乎还不够, 因为毕竟普京和习近平把各自称为自己的好朋友,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却要显示其中立。习近平肯定不会直接以见朋友的姿态去莫斯科见普京, 而最好的名义就是以一个“和平使者”的形象跟他会面 – 至少对外要如此表现出来。于是,在早些时候北京便抛出了所谓乌克兰战争的中国立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周四(3月16日)中共新外长秦刚16日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了电话。 据库列巴后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介绍,双方谈到的议题包括讨论了“领土完整性原则的重要性”,但未提供细节。秦刚则表示,北京迄今为止“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据报道,习近平在去莫斯科前,下周还将跟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进行一次电视通话。 总之,“和平秀”还在继续。
无法回避的事实
但是,中共这种“中立”的努力不仅不能把如下的事实掩盖:即习近平的心最终还是向着莫斯科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国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的事实也似乎开始显现。前不久,乌克兰军方向CNN摄制组展示了击落的中国制无人机残骸。这架被乌克兰守军用AK-47自动步枪击落的是由中国厦门云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云轮-5型民用无人机。
据美国政治新闻媒体Politico根据海关数据汇总机构ImportGenius提供的数据分析,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将1000支CQ-A步枪出口给一家名为Tekhkrim的俄罗斯公司,该公司也与俄罗斯国家和军队有业务往来。值得注意的是,CQ-A步枪以M16为模型,但在数据中被标记为“民用猎枪”。同时,2022年底,俄罗斯方面还收到来自中国12批无人机零部件和超过12吨的防弹衣,这些货物都是通过土耳其运输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向俄罗斯提供以前从没有报告的“双重用途”设备,也就是表面上是以民用物品申报,但客观上也可用于乌克兰战场。实际上,一个懂俄语的人能随便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俄罗斯人谈论中国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这在俄罗斯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除了已知的大疆无人机,俄罗斯几个月来一直依赖包括中国在内的个别国家提供导航设备、卫星图像、车辆部件和其他原材料。
笔者近日与一位在俄罗斯的学者交流,他毫不掩饰地告知,俄罗斯军方在乌克兰战争上现在就靠着中方的卫星。中国不仅有自己的北斗导航,而且过去六个月内,中国发射了35枚火箭,带有347颗卫星。即便这347颗卫星并非全都为俄罗斯而发,但中国的卫星技术力量确实远超俄罗斯,既然是好朋友,帮“兄弟”一把责无旁贷。
令人担忧的会面
根据以上的事实,习近平确实很难让人对其和平使者的莫斯科之行的说法信服,所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说:“遗憾的是,我觉得中国的目标是让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让这场战争变得更血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论私下或在公开场合上都在支持俄罗斯。”笔者以为,中国未必愿意让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因为总体上来说,这对中国恢复经济并不是太有利。但习近平确实不愿意看到一个在乌克兰战场上失败的普京。因为威权主义思维的习近平相信和依赖的是代表这个体制的最高领袖,而并非这个体制本身。按照北京的思维,就是如果普京彻底败了,那他的政治生命也就终结了,而这样,中国迄今为止从俄罗斯那里得到的好处以后也许就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多了。
了解了这一点,也就应该可以想象下周习近平如果见到普京将会谈些什么。 习近平会像2022年战争前跟普京见面一样,强调中俄关系牢固不破,并茁壮发展,强调中国对俄罗斯支持不受任何第三国的影响。上面提到军事援助,在中方认为能够保证不被透露的条件下,将继续进行,甚至有所加码。而在同时,如果俄方有需求,派出一些军事技术专家(譬如说军用无人机的设计)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为回报,普京将除了现有的油气管道,要另外开发几个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以满足中国能源方面的需求。同时,将更进一步向中国开放其资源和市场。
问题就在, 即便会面了,即便中方继续对俄提供军援,但如果普京在乌克兰战争的取胜几率依然很小。甚至一旦普京最终还是被打败了,同时明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时换了另一个人,那习近平的努力会不会白搭了呢?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美国之音(VOA)3月18日报道:访俄“调停”俄乌和平,习近平想要的其实更多
华盛顿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于下周一(3月20日)访问俄罗斯。除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斡旋俄乌和平预计是他此行的重要目的。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想借此重塑世界秩序,使其更有利独裁者的统治,与美国“分庭抗礼”。然而,国际刑事法院在习出访前夕对普京发出拘捕令,将使习近平的调停企图更加艰巨。
借“调停”重塑世界秩序
中国和俄罗斯星期五(3月17日)分别公布了习近平访俄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习近平此次访俄将是一次友谊、合作、和平之旅,并表示中国希望“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此外有报道说,习近平会晤普京后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视频通话。北京目前还没有证实。如果成功通话,这将是习近平自俄罗斯发动战争以来第一次与泽连斯基对话。
习近平的这次俄罗斯之行是在中国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对中东宿敌恢复邦交之后。中国为两国恢复邦交在北京主持了四天的秘密谈判,随后,中国将谈判的成功归因于习近平的领导,称其展现了“大国担当”。分析认为,中国在沙伊和解中发挥的作用让习近平更有信心调停俄乌。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元培中国中心专门研究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和国际法影响的研究员莫里兹·鲁道夫(Moritz Rudolf)告诉美国之音,与促成沙伊关系正常化一样,中国希望借斡旋俄乌战争重塑世界秩序。
“我认为这肯定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领导层一直表示,它希望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和平解决冲突领域。这是他们对过去冲突的口头禅。但现在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国试图成为政治斡旋力量的具体行动。最近,我们在东非和中东看到了这种情况。此外,我们看到他们发布关于国际调解院的声明,这个组织可以被归入(中国希望)被视为负责任大国的目标的一部分。因此,这是中国想要推进的叙事的一部分。”鲁道夫说。
2月16日,中国发布了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声明,目前已经有九个国家参与,其中包括印尼、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塞尔维亚、白俄罗斯、苏丹、阿尔及利亚、吉布提等。鲁道夫认为,中国这么做一方面是希望被看作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和平谈判与和平解决冲突”走出一条有别于国际法院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向普京发出拘捕令,要求他必须对其在乌克兰犯下的战争罪承担责任。观察人士认为,这将使俄乌达成和平协议更加艰巨。
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 法律教授古举伦(Julian Ku)在推文中说,“毫无疑问普京得到他应得的,但逮捕令将立即引发一场和平与正义的争论,你要如何与一个因战争罪被通缉的人达成和平协议?逮捕令是否会阻止普京达成和平协议,如果他认为自己最终将落得和米洛舍维奇一样的下场?”
与美国分庭抗礼
3月15日,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月21日,在俄乌战争一周年前,中国外交部还出台《全球安全倡议》。2022年9月,中国曾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是中国在试图打造一个不同于美国领导的自由的国际秩序。
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尔斯·库普坎(Charles Kupchan)告诉美国之音:“我确实认为,我们正在看到中国的改变,以前,中国只是阐明它不想要的秩序,那就是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秩序,基于自由规范、实践和制度的秩序,而现在,中国在明确地表达它想要什么,阐明它想要取代的秩序的愿景。”
以《全球安全倡议》为例,倡议列出了20项重点合作方向,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作用,但它所借重的合作平台和机制,都是排斥美国,由中国主导或者和中方有密切联系的。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新闻编辑和专栏作家爱德华·卢斯(Edward Luce)3月17日在电子报中写道,中国虽然可能不会像美国的一些鹰派所认为的那样,威胁美国的存亡或是美国最基本的自由,但中国的做法损害了美国在全球有效运作的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希望为独裁者,主要是中国,创造安全的世界。它在与美国进行一场极其严肃的大国竞争。美国需要以最高水平的战略思考来应对它……如果将我们的世界观颠倒为中国的世界观,或许会让生活变得更简单。但这将损害美国在全球有效运作的能力。”
中国政治观察人士邓聿文则认为,习近平第三任期的中国外交发生明显转变——“即从过去对美遏制和围堵的被动回应和反击,变成主动的对美斗争”。他3月15日在给德国之声的客座评论中写道:中国将“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用中国的实力和方式主动建构全球秩序,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中国会是公平的调停者吗?
但是,调停俄乌战争并非易事。与沙特和伊朗本来就已有强烈的改善关系实的意愿不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到目前为止非但没有显示停火意愿,反而有将战争升级的迹象。普京向乌克兰派遣更多的军队,加强了对乌克兰发动攻势,包括使用高超音速导弹,而乌克兰也没有放弃抵抗。甚至有迹象表明,双方都希望利用目前的天气转暖,进一步推进各自的行动。
更重要的是,分析人士质疑习近平会利用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来向普京施压。
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库普坎说:“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显示习近平准备向普京施加压力以缓和局势,这是中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如果习近平要成为建设性的参与者,就必须要向莫斯科施压才能缓和局势。我不认为北京可以充当外交斡旋者或调解人。归根结底,如果要进行外交博弈,最后需要让美国、北约盟国、乌克兰和莫斯科坐在谈判桌前,我认为习近平可以帮助安排这样的谈判。他可以向普京施压,让他走上谈判桌。但习不会是成功将这场战争从战场拉到谈判桌的关键人物。”
库普坎说,从中国的立场以及俄罗斯的行动来看,习近平这次的出访更多是为了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显示对俄罗斯的支持。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没有谴责普京。在以低价购入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为俄罗斯提供生命线之外,中国还多次在联合国谴责俄罗斯的决议上弃权或投反对票。
2月24日,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之际,中国提出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但由于和平计划既不提俄罗斯撤军也不对俄罗斯追责,很多西方国家和观察人士认为,和平计划是一边倒偏向俄罗斯,甚至是为了深陷困境的俄罗斯寻求出路。有分析甚至认为,与其说这是中国为俄乌战争制定的和平计划,不如说是中国为了未来打赢台湾战争而设立的条件。
自习近平2013年上台以来,他与普京已会晤40次。2018年,习近平还称普京“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大使近日在接受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联合采访说,“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国家主席后的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厚的个人友谊和他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他还说:“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
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认为,相对于为全球和平做贡献,习近平可能更加看重与普京的个人关系。
“我认为习近平会优先考虑他与普京的私人关系。这个关系的实质将超过中国能够以积极的方式为全球秩序做出贡献,从中获得的一些象征性收益。我认为,从习近平的角度来看,首要任务是确保俄罗斯仍然是对抗美国的战略压舱石,他非常专注于确保普京拥有维持对乌克兰战争的必要手段。”
这样的必要手段是否包括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正是美国和西方所担心的。2月18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指出,根据掌握到的消息,中国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支持。3月15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报道说,经过改装和武器化的中国制无人机,最近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
辛格尔顿说,他不相信中国会真的斡旋和平,因为乌克兰战争分散了美国和欧洲在印太地区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能全力应对中国。不过,也有人认为,虽然战争牵制了美国的部分力量,但是乌克兰战争促进了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传统盟友与美国的关系,让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更加困难的地缘政治环境,乌克兰战争结束对中国来说并非坏事。
辛格尔顿认为,不管怎么说,习近平的此次访问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测试中国是否真正的能兑现自己的承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鲁道夫说,中国凭借一己之力调停俄乌和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中国如果能利用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促成一个有多方参与的和平进程,这倒是积极的一面。现在至少显示中国希望介入到俄乌未来的和平进程,并有政治野心在谈判桌上占据一席。
各方对中国调停的反应
对中国的“劝和促谈”,美国保持了警惕。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科比(John Kirby)星期五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停火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它认可了俄罗斯在战场上夺取的土地。”据估计,俄罗斯在战争期间已经占领了大约17%的乌克兰领土。
科比说,中国的和平计划是片面的,只反映俄罗斯的观点。“真正结束战争必须以公正的方式结束,以尊重乌克兰的权力,并充分尊重乌克兰主权来进行。现在谈论停火,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是我们并不具备条件。”
不过,他鼓励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对话。“我们仍然相信,他也从乌克兰方面听取意见非常重要。不仅仅(听取)普京先生,也不仅仅是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
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乌克兰的观点。乌克兰外长库列巴3月16日在与中国外长秦刚通电话后发表推文说,他和秦在通话中讨论了“领土完整原则的重要性”,并说“我强调了泽连斯基总统的和平方案对于结束侵略和在乌克兰恢复公正和平的重要性。乌克兰曾表示,任何结束俄乌战争的计划,都必须涉及俄罗斯军队撤回到乌克兰1991年的边界。
乌克兰前总统彼得·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3月15日在接受美国之音俄语组专访时建议泽连斯基和习近平对话,促使中国承诺不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他还说:在促使普京停火撤军方面,“中国的作用绝对可以是决定性的”。
他说:“我们应该利用每一个微小的可能性,对普京实施有条不紊的压力,从战场开始,以良好的谈判结束,促使普京停止这场战争,从乌克兰领土撤出俄罗斯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确定中国的作用绝对是决定性的。如果我们有机会利用中国这个因素,我们肯定需要尽快这样做。 同时,我们不应该允许任何提供武器给普京和俄罗斯军队的企图。”
在欧洲,在中国提出和平计划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示中国参与和平努力是一件好事。德国总理朔尔茨虽称赞中国谴责使用核武器,但他强调,重要的是有一个具有公平正义的和平,而不是“俄罗斯式的独裁和平”。
保卫民主基金会的辛格尔顿说,如果泽连斯基可以让习近平公开承诺不向俄罗斯输送武器或是其他物资,仅此一项就可以被看作是乌克兰和美国利益的胜利。
▲德国之声(DW)3月19日报道:习近平访俄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3月20日开始为期3天的俄罗斯之行。现在,各界都关心这次国事访问是否会改变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对于刚刚获得连任的习近平来说“非常微妙”。
(德国之声中文网)刚刚开启第三个中国国家主席任期的习近平,将于3月20日开始为期三天的俄罗斯之行。北京将此次访问描述为“和平之旅”,旨在“改善全球治理”,并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预计习近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面,并可能稍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俄方表示,俄中两国领导人将讨论进一步深化边合作,并预计两国领导人将签署重要的双边文件。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中国试图利用最近从调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建外交关系中获得的外交声誉。“他们想推动俄罗斯和乌克兰至少重启谈判,”奥地利欧洲安全防务政策研究所所长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加速了这次访问。”
查卡洛娃还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将试图利用此次访问来加强反西方和反美国的叙事,同时展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所有这些都对北京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打算加强与许多持批评美国立场国家的关系。”
中国调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试图在乌克兰持续的战争中表现得中立,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并呼吁放弃“冷战思维”。尽管北京上个月通过一份“12点和平计划”阐述了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但许多西方国家仍对中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继续坚持与莫斯科的“无上限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警告称,中国可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德国总理肖尔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北京方面曾对他说不会越过这条红线。在中国上周成功斡旋伊朗和沙特达成复交协议之后,一些国家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类似的角色。
然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认为,尽管北京希望展示自己作为调解人的形象,但是否愿意真正推动冲突的任何一方重启和平谈判,则依然存疑。他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将不得不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愿意这么做的迹象。”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试图在全球冲突中树立自己调解人形象只是表面上的,更大的意图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尽管北京知道华盛顿对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所持立场的看法无法改变,但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欧洲对中国的看法。”
尽管北京试图向某些国家展示自己的“和平”形象,诗丽娜认为,中国仍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行为。这表明,中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没有改变。“试图说服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却没有呼吁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这是中国无法成为调解人的最佳证据,”
极其微妙的现状
尽管一些西方国家持怀疑态度,乌克兰仍认为中国在促进乌克兰战争和平进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2月24日,即战争周年纪念日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北京加入和谈峰会。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于3月16日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强调中国在战争中的立场仍然客观公正,致力于促进和平、推动谈判。秦刚补充说,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查卡洛娃表示,基辅方面明白中国是少数几个可以对俄罗施加影响并推动双方恢复和平谈判的国家之一。她认为,乌克兰可以利用泽连斯基与习近平的可能通话了解北京对战争的立场,接收来自莫斯科的任何信息,并讨论一些紧迫的非军事问题,例如商品价格和粮食出口。“像粮食出口、战俘交换或确保安全的人道主义通道这样的具体话题都是和平计划的一部分,而中国可以将实现这些事情包装为成果”。
然而,一些国家仍对中国在战争中的真实立场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继续维持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上月,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访问莫斯科时,他将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双边关系描述为“坚如磐石”。王毅补充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致力于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大加制裁之际,中国仍是俄罗斯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据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双边贸易也在2022年增长了34.3%.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认为,对于北京和莫斯科来说,让威权国家更加强大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国家正在包围像他们这样的威权国家。“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威权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马安洲则指出,北京既需要与乌克兰保持接触,又要维持好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因此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将“极其微妙”。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此次旅行需要小心处理,因为仍有一种观点认为北京正在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
在中国试图将自己呈现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调停者的同时,北京近几个月还加大了外交魅力攻势,与白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同时试图修复与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马安洲指出,这些举措是中国试图巩固自己集团的努力。“这同时也是试图在和美国的持续斗争中确保有一群盟友。”
其他专家也认为,北京将通过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来增加其全球可见度。“这场战争是中国获得更高国际信誉的跳板,”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对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中国想维护其信誉,习近平迟早需要与泽连斯基进行对话。”
尽管有些人希望中国能促进俄乌和谈,但专家们对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的前景持谨慎态度。马安洲表示:“中国仍然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不会改变的。……西方应该关注一个风险更大的情况,即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会如何深化。关键问题是,这是否会为中国今后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创造先决条件?我们依然有理由担心中俄罗斯关系的走向。”
▲美国之音(VOA)3月20日报道:无视普京被通缉 习近平第三任期首访俄声称要共同推进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