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周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似乎很有信心,认为与美国持续一年的贸易战可能很快会平息,让他可以在政治上凯旋而归。
他甚至发表了一场讲话,称中国会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外国投资,并从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些都是美国在两国就协议谈判时要求做出的改变。
但是就在那次演讲一周后,中国谈判代表向美国递交了一份经过大幅修改的协议草案,促使特朗普总统指责北京方面违反了已经敲定的协议条款。
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希望由此破灭。
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政治体系中,习近平主席已经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不会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权力或勇气,在最后关头从根本上改变一份正在形成的协议。
根据十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研究人员、律师、以及熟悉该协议乃至谈判破裂内情的贸易专家说,该决定似乎是由习近平做出的,他显然错判了特朗普对达成交易的渴望程度,以及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的谈判代表。
现在习近平有可能会被逼入死角,无法在自己的立场和特朗普的立场之间做出妥协。
一个关键问题是,美国要求这份协议能将其中一些改变写入中国的法律。对习近平来说,此举在国内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屈服的表现。
一位前官员以及一些学者和贸易组织代表说,习近平极度紧凑的时间安排和高度集中的决策风格,也可能导致中国政府迟迟未能就预期的协议做出决策,以至于拖到了危急关头。
“毫无疑问,习近平收紧了整体政策氛围,所以很少有人想表达反对意见,”詹姆斯·格林(James Green)说。他在去年8月之前一直担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最高贸易官员,现在是华盛顿麦克拉迪咨询公司(McLarty Associates)的高级顾问。“这没有给谈判人员留下多少空间。”
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谈判突然逆转,令许多资深政治专家感到惊讶。
两国专家说,现在中国领导人冒着与美国陷入长时间紧张对峙的危险,用好战的民族主义言论为自己的决定辩护,这可能会缩小妥协的空间。
“现在要接受任何妥协都需要强力的政治决定,”北京的商业和纠纷解决律师陶景洲在接受采访时说。“宣传可能会激起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进一步缩小谈判的余地。”
一片红
并非只有中国官员认为达成协议指日可待。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马努钦(Steven Mnuchin)在上月底表示,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当时访问北京的特拉华州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表示,中国官员都表示希望就贸易争端达成协议。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几个关键主题上传达了相同的核心信息,”与中国官员会晤不久后,库恩斯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关于贸易的信息是,‘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听取你们的意见,并且达成协议。’”
但是,了解谈判的人表示,到了5月1日,习近平要求对酝酿中的协议进行彻底修改,他的首席谈判代表刘鹤已就这份协议同特朗普的团队讨价还价了几个月。
一些消息人士称,中共其他领导人讨论了这些变化,他们的担心集中在拟议中的协议可能会让习和中共看起来像是屈服于压力。
不久之后,中国谈判代表交给美国同行一份协议草案的Word版本,上面标示出删减和修改的内容。
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顾问、前中央情报局中国问题高级分析师克里斯托弗·K·约翰逊(Christopher K. Johnson)说,北京发过来的修改版上面改得“一片红”。
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为何用了这么长时间,才向特朗普政府提出新的的谈判立场,目前尚不得而知。
对于习近平强烈要求做出改变的原因,约翰逊和其他中美专家提出了各种看法。
有人说,习近平可能认定特朗普太想达成协议,美国谈判代表会接受最后一刻的更改。
或者——也有人说,习可能是在最后才得出结论,美国要求修改中国法律是对一国的侮辱。还有人说,习可能觉得他必须采取行动,因为这些条款招致了中共其他领导人在听取情况汇报之后的批评。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领导人可能直到很晚才正式考虑将协议草案全部翻译成中文——谈判是以该协议草案的英文文本进行的。
“细节决定成败,对律师来说尤其如此,”北京的律师陶景洲说。“把一份协议翻译成正式文本时,可能存在很大的解释空间。”
领导层还可能误读了美国的政治形势,并猜测特朗普太想达成协议,可以出手争取优势了。
“最可能的解释是政策协调不足,而不是有意欺骗美国人,”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中国经济政策的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
“特朗普为了股市想要达成协议的印象,可能令他们获得了一些抚慰和余地,认为可以伺机反击,”他说。
小的曲折
特朗普政府要求对侵犯外国专利的行为施以更严厉的处罚,并要求出台更严格的法律,防止中国人要求外国企业转让关键技术。特朗普政府寻求修改网络安全法律,而中国的国家安全机构认为这是干预。
这些法律上的修改都需要中国国家立法机关的批准。
“至少从政治角度看,美国人提出的这些协议条件是极难接受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表示。“这几乎是在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美国谈判代表则认为,中国拒绝把承诺写入法律,表明中国人无意遵守承诺。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中国让美国取消所有新征关税的要求也难以接受。
去年夏天对每年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的25%的关税中,包含某些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类别,如美国海军所使用的核反应堆零部件。民主党和共和党均不太愿意取消这些商品的关税,希望能借此防止关键供应商搬去中国。
两国政府陷入言辞交锋,彼此加征新关税和反关税的速度之快,令资深分析师也感到惊讶。
周五谈判破裂,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后,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刘鹤似乎在强硬与温和的表态之间徘徊。
在华盛顿对中国记者发言时,刘鹤列出北京方面的原则问题,表示在谈判中必须予以尊重。另一方面,刘鹤称分歧不大,出现分歧是正常的。
“我认为是正常的两国谈判之中发生的一些小的曲折,”刘鹤说。“对未来我们是审慎乐观的。”
 
“霸凌十足”
谈判未果之后,共产党控制的媒体机构对紧张关系的态度出现反转,从默不作声的克制变为每日上演的挞伐,既谴责美国,也就对中国的任何批评予以驳斥。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本周形容美国是“霸凌十足”、是“纸老虎”,在设“鸿门宴”,后者是中国典故,指设局加害客人的宴会。
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表示美国的行为是自欺欺人的殖民主义残余思想。
“如果到了今天,还有人把中国当成可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当成以为可以任意揉捏的‘软柿子’,那真是脑子还留在19世纪,自欺欺人,”新华社在关于贸易谈判失败的社论中写道
“中国政府正在让民众准备好应对持久且代价高昂的贸易战,同时也对一份能挽回颜面的协议持开放态度,”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政府学院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和公共舆论的副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说。
这种好战言论恐将使贸易争端变得复杂化、长期化,即便特朗普或习近平希望休战。
习近平发起针对其他国家的舆论战策略常常有些过火。在就首尔方面允许美国部署反导弹系统的决定与韩国产生的争端中,中国对该国采取了强硬态度——结果一年后却发现自身处于不利位置,没有什么选择可言
“可能至少需要6至12个月,才能回到一份严肃协议的准备工作上,”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约翰逊说。
但中国政府似乎仍留了一些弹性空间。社论大都避免对特朗普进行人身攻击。习近平也未公开谈论过贸易紧张关系,给不露声色地调整他的要求留下了空间。
特朗普周一表示,他将在下月日本大阪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与习近平会面。但这样一场会议可能最多只是为进一步谈判铺平道路。
“很难想象中国会对这些措施屈服或让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公众舆论无疑很重要。”
                        中国民主党中共侵权民营金融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