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东北中共腐败统治观察:意识形态光谱地域分布与中国近代史演变的关系

2020年11月30日 综合新闻 ⁄ 共 118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金成文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通商口岸,清朝政府将五个沿海城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根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辟为通商口岸,后又制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进一步规定通商相关事宜。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等也订立条约取得同样的权利,即《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这是自由主义区域的起点,也是近代中国的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58年,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在中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洋务运动,(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大清后期时,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基础,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口号和目标先后分别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此运动自1861年—1895年,持续35年,历经同治光绪二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所主导推动。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西学东渐, 兴办学校,搞 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今天中国的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均由洋务运动开始而延续下来。洋务运动流经地区,也大体是如今偏右自由主义地区。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大清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暂政治改革运动。变法最初由慈禧太后默许、光绪帝主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广东两书生康梁为主导性人物。

东南互保 1900庚子年义和团乱政,权力中枢的慈禧纵容义和团(当年五毛党)杀洋人攻使馆,并自下诏书,向列国宣战,宣称要“大加挞伐,一决雌雄”后,东南各省,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迅即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及李秉衡、袁世凯、袁昶等达成“东南互保章程”,以免慈禧愚蠢野蛮的内外政策殃及东南各省,稳定并保全了东南地区。此即沿海最为自由发达之地区,由此免于兵火之灾。

反清起义,第一声枪响于通商口岸之武汉……,之后民国政府的所谓黄金发展时期,其地理空间主要就落在上述自由派的省份。只是好运不久,就被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和1949年苏联帮助的共产中国的兴起而中断、而逆转。

综上,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如果从前述意识形态光谱的区域文化起伏消长的角度看,的确有一个以沪、江、浙、闽、粤这些自由派的省份为代表的工商及绅士文化同以(陕北)北方、贫穷内陆为代表的排外的、反智主義的保守主义文化的冲突与消长过程。

可以想象,将来中国的转型,也会与这两、三种不同光谱下的区域的联邦化的冲突、重组相关。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