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云转自博讯网:
据上海银监局网站7月18日发布消息,近日,上海银监局与上海市不动产登记局联合印发《关于启动新版银行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启动新版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查询系统。
上海银监局称,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上海市营商环境,提升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通过该系统,上海辖区内所有银行均可依法在线查询不动产权利人、抵押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不动产登记信息,可定期接受汇总信息推送等信息查询服务,还可在线提交抵押登记申请材料。
新版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启用后,辖内银行可更为高效便捷地获取真实准确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而推动银行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能力,有效解决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据观察者网询问银行人士,上海银行系统此前在发放贷款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客户填写的申请表查询客户征信报告,如果客户名下有贷款未还清的房产或被抵押房款,征信报告会予以显示;再根据征信报告中所显示的房产地址,可以借助旧版的联网系统查询到该房产的具体情况。但如果房产未做抵押、没有未还清贷款,很可能就无法在征信报告中显示出来,也即银行无法查询到。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表示,这一系统的运用对银行和不动产这两个领域起到不同的职能,对于银行而言,在当下市场背景下,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实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不动产查询,进而核实客户是否具有购房资格或者贷款资格。在张宏伟看来,系统本身只是作为工具,如何结合当下的住宅市场去运用很关键。
在微信公众号“财经内参”看来,虽然这个系统目前只对银行开放,但在试点之后,很有可能还会对税务甚至纪检等部门开放。
“上海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启用后,辖内银行可更为高效便捷地获取真实准确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哪些人购买首套房、是刚需,哪些不是,将分得一清二楚,贷款将更具针对性。
“这个政策下一步从上海向全国推开后,炒房客在全国各地的房产、贷款记录等,统统可以被央行、银监会、商业银行、税务局查询到,未来国家可以精准地打击炒房者。
“以后炒房客还想加杠杆炒房,将难于上青天。
“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全国联网、在线查询之后,贪官污吏们再也不可能掩人耳目地在全国各地买房,东一套、西一套搞迷踪拳,更不可能隐瞒组织虚报房产了。你买了几套房,只要进行过登记,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
“到那时,谁是贪官污吏,纪委、反贪局将一目了然、一清二楚。通俗地讲,就是可以‘以房查人’和‘以人查房’,贪污行为将暴露无疑。”
公众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有“三大期待”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向媒体表示,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王广华当时说,不动产登记信息联网,可以防止“小产权房”通过不动产登记合法化,也可以借此严厉打击滥用职权伪造材料虚假登记,故意错误登记,为融资违法登记,恶意串通违规登记和泄露登记信息的行为。
王广华还说,自我国实施不动产登记以来,全国共发现违法违规办理登记303件,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近年来的督查中发现,有些地方为了融资需要,为公益性的道路、公园、公共设施等土地,违规虚假办理抵押登记,有的地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违规登记,泄露登记信息。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最关心的还是三大问题: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是不是在为征收房地产税作准备?会影响房价吗?房产信息联网透明化后,贪官的房产信息是不是会暴露在阳光下?
这也就是公众的“三大期待”:房地产税、影响房价、有助反腐。
房地产税就要开征了?
对此,前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曾表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降房价和财产公开。
原国土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卢静也解释过,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际上是在鼓励和保护人们持有产业,其制度设计的初衷并未与开征房地产税相挂钩,更不是为了征收房地产税。
“虽然不动产统一登记客观上有利于摸清房地产家底,为房地产税的出台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但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是开征房地产税的必要环节和条件”。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房地产税立法征收研究正在积极推动中。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介绍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也特别提到了“中央将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
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以前很少直接提及房地产税,这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举措,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说明房地产税推出工作正陆续就位。
21世纪经济报道则称,《房地产税法》已在起草和完善方案的过程中,或将在一两年内进入立法审议环节,但由于其改革涉面广,推动难度大,各方争议多,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落地实施。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尽管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联网已经运行,但不动产登记还没有完成,全国的房产信息还在录入过程中,还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上海率先启动银行查询不动产 贪官慌了?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可以拿来参照的案例是,在住建部内部曾主推过“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仅仅一个部门内部的信息联网,也曾遭遇了很多问题。
据《中国新闻周刊》梳理,2012年6月,住建部初步完成“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完成了和60余个大中型城市及房地产热点城市的联网工作,并形成了统一的数据库。
2013年2月,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与住建部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份达到500个。但是,到了2013年7月,50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的目标并未实现。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曾评价:“房产信息联网技术上没有问题。信息成为各种各样的孤岛,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有些部门和地方顾及相关利益,存在故意控制的冲动。”
经费也是制约工作进度的原因之一。
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主要在地方政府。以江苏省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江苏省住房信息联网信息对接分为两种模式:“无锡模式”与“南京模式”。“无锡模式”是市区县统一操作平台,统一系统;“南京模式”是指市区县采用不同平台,但是要统一数据标准,最终进入市里的“汇总库”。
不管哪种模式,首先都需要完成房屋纸质档案数字化和历史数据的扫描录入。这一过程中包含着测量花费、登记人员报酬等费用。之后便开始市内信息对接,数据的整合过程中,包含着购买平台的费用和培训人员的费用。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曾援引河北某地级市住建系统官员的说法:“地方政府没有动力与住建部进行联网,而住建部在使用推进联网的资金时,也要经过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批复,500个城市联网资金量不小。”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提出:“数据联网的钱是地方政府给,还是中央政府给,这个问题好像从来没有被提出过。”
贪官全落网?
此外,就算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在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运行,有权机关对不动产信息进行查询时也要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
不少人认为,不动产信息联网了,就可以随便知道官员有多少房子。但事实上,对于已经联网的全国不动产信息,谁能够查询,用于何种目的,是有严格规定的。
按照目前的《不动产登记暂行规定》,对不动产信息的查询,一般只有权利人和利害相关人才能查询,司法部门如需查询也必须提供查询目的和证件。登记人员如泄露资料,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且,根据以往经验,信息查询一般都限于“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则受到严格控制。也就是说,即使是权利人,或者利害相关人,也只能查询特定不动产背后的信息和人员信息,而不可能通过某个人,来查询他(她)背后所持有的不动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