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周二下午1点钟,中国民主党美国地区委员会的部分党员在党部参加了由中国民主党主席王军涛组织的党课学习: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称将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约600亿美元的关税,中国商务部3月23日则公布反制措施:将针对3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包括水果、猪肉、废铝和钢管等另外100多种商品。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称: "如果美方执意要打,我们将奉陪到底。"中国的官媒小报《环球时报》更在社评中表示要"坚决打掉美在贸易上的嚣张气焰"。媒体上的强硬态度和嘴仗背后,分析认为中国商务部的反制措施是"留有余地"但"比较软弱"。中国前财长楼继伟认为,吵嚷之后将回归谈判。因为中国商务部列出的反制清单中并未包括大豆、高粱和波音公司的飞机等美国的大宗出口产品。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来自美国本土种植的三分之一大豆销往中国;美国最大电动汽车特斯拉亦有计划在上海设立厂房的打算;此外,波音也被认为是此次贸易战中的主要目标。
如何看待这一情况?首先应该看到,美国的第一波举措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多么严重。特朗普计划加征关税商品价值600亿美元,听起来不少,但是对比中国出口规模,占比并不大。按照中国海关数据,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91万亿元。中国出口总规模则达到15.33万亿元人民币,合2.26万亿美元。与之相比,目前600亿美元商品占2018年中国预计总出口规模不足2.5%,实际影响并不大。
虽然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并不巨大,但是战略意义明显。中美双方贸易关系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商务部在3月23日表示拟对约3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对比美国的600亿美元,中国30亿美元的应对,关键并不是外界所认为软弱回应与否,而是双方报复性政策的开始,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性在加大。
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看贸易战?表面上,中国确实对美国收获了不少贸易顺差。按照中国官方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1.87万亿元,合2780亿美元;美方统计口径则是375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看得见的损失背后,对应着看不见的美国消费者福利提升。
除了贸易顺差,美国商界也很在意市场准入。过去商界持续支持中美友善,如今情况则有了微妙变化。就科技行业而言,典型如“中国制造2025”文件,是国内诸多产业政策之一,而在海外却是极大刺激,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不仅是中国科技行业的追赶,更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味道,这显然是美国政商两界都感到不安的因素。
从特朗普这次加征关税,比起金额,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行业,聚焦于科技行业,分别是先进信息技术产品、自动化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电动和其他“新能源”车辆、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其他高性能医疗器械。这就不单单是贸易逆差问题,而是战略高地的争夺问题。
策略地说,在今日美国看来,中国和日本不同。对民主党而言,中国是以前的日本,但规模更大,对于共和党尤其新保守主义而言,除了日本之外,中国很可能让他们想起苏联。西方对于中国最终遵循西方系统游戏规则开始失去信心;对于中国而言,挫折之下,开拓自身的全球体系也成为替代方案,如此叠加,使得双方摩擦日益加剧,从南海冲突、亚投行风波、一路一带、国进民退等议题均可见端倪。
目前关税纠纷只是开始,贸易战表面源起于经济,其根源却在于政治,解决思路还是在于外交。
参加此次党课学习的中国民主党美国地区委员会的党员有:王军涛、张寿光、宿坤莹、周杰、林朝新、张红兵、陈芳、赵伯莲、孙广伟、张秀岩、刘颖、侯志银、杨洪涛、邵玉、周小棋、张鹏、张洪志、刘炳安、王鸿祥、吴娇、邹明潮、郎志锰、王莹、黄宝星、蒋海鹏、忻伟忠、朱春峰、刘姣丽、张军、蒋利华、陈方静、林友响、刘增云、魏祥金、严成、肖南清、范奉涛。
(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孙广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