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下岗工人观察:东北:管理层作孽的国企 扭曲狼性的民企

2018年01月28日 综合新闻 ⁄ 共 239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李文鹏转自看中国
【看中国2018年1月24日讯】(接上文《东北的黑社会和特殊行业工作者》)
祸根与恶果

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那无尽的旅程让我伤感 ——许巍《故乡》

今天,东北再一次成为了舆论上的风口浪尖。辽宁经济负增长,黑龙江、吉林增长率全国倒数。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对前面那句话是不太信的。东北三省中,辽宁的经济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发展速度,都要比黑龙江和吉林好得多,如果辽宁经济负增长,那么黑龙江和吉林只会更差。之所以只有辽宁负增长,是因为辽宁新的领导班子,开始去除统计数据中的水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东北三省中最有希望的恰恰是辽宁。

现在,无数人都在寻找东北的出路在哪里。然而,如果你不了解东北的人文环境,对普通东北人的生活没有切肤之痛,所有解决方案,也都只能像之前一次又一次徒劳的努力一般,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新的不幸。

无数人,包括很多东北人,把东北的问题,归咎于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官员贪婪。我承认,这是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东北人自己应该清楚,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官员和既得利益者,不过是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出口,却并没有反映东北的现实。哪怕换上一个清廉高效的地方政府,东北的问题依旧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钢的琴》剧照 老工业区的工人们

《钢的琴》、《白日焰火》里面的东北,破败,衰老,完全没有一丝活力,这确实是东北的现实。为什么北京、上海,甚至是无锡、昆山这类小城市,都有商品经济时代应有的斑斓色彩,而哈尔滨、长春、沈阳这样的大城市,却如同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片呢?

答案就在于,东北的城市,缺少了现代商品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元素——非国有制经济。

2017年,经过国有企业改革,将大量国有资产以低廉到成为一种犯罪的价格贱卖给企业高管的黑龙江,国有经济占比依旧超过50%,而全国平均水平是25%。50%看起来不高,但不要忘了,黑龙江有45%的农民,他们做出的经济贡献,是算作非国有经济的。也就是说,在城市经济中,国企的地位,和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变化并不是特别大。与20年前相比,可能唯一的进步就是,在企业甩包袱的过程中,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被迫建立。

国企为什么不能为地区经济带来活力?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注意,是故事,我只是听别人说的,不代表这件事情是真的或者我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你们权且当作一个故事,但不要对号入座。

在哈尔滨,曾经有一个制药厂,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把产品推向了全国,连年成为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成为了地方的明星企业。在企业管理上,这家企业给员工的工资谈不上高,虽然比民营企业要好一些,但在国企员工中,算是比较低的。但是,如果员工能够达到企业制定的劳动纪律、质量控制标准,在年底,会有一份比全年工资收入高得多的奖励。胡萝卜加大棒,让这家企业的员工纪律性和忠诚度都非常高,也让这家企业成为了人力资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最佳雇主,想进这家企业,当然,如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你需要付出一笔不大不小的代价。而一旦进入了这家企业,那么全家人都会感到幸福荣光。

这家企业,也许代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结果。然而,就在这两年,这家企业突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曾经以这家企业为傲的员工,纷纷逃离,电视上连篇累牍的广告,突然消失,人们谈论到这家企业的时候,总是用三个字概括:“不行了。”企业的转折,源自老厂长的退休。老厂长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把一家默默无闻的国有药厂,改造成制药行业的典范,国有企业改革的明灯,在应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他相信这个企业会一如既往的顺风顺水。然而,继任者的一项疯狂举动改变了这一切。

这位继任者,一来药厂,就把药厂所有的流动资金上缴上级集团,只需要一个瞬间,一家绩优企业的资金就这样断裂了。广告打不起了,原来用来激发员工斗志的福利与奖励都消失了,产品卖不动,就更没有资金,没有资金,就更打不起广告,激励不了员工,一家绩优企业,变成一家僵尸企业,一个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而这位继任者,并不是在自掘坟墓,很快,他因为为上级企业上缴了资金,而平步青云,一路高升了,留下的是一个残破的企业和一群无助的员工。

为上级缴纳资金,这就是他的本分,做好了,自然会高升。而上级不知道这么做的结果么?当然不是,只是他们和这位继任者一样,一家质优企业的死活,和他们的政绩没有一分钱关系。如果他们的考核指标是在过年前多出200斤蛋白质,他们是绝对不介意杀掉一百只良种蛋鸡的。人们总说体制问题,而这家企业的兴衰,告诉了大家什么叫体制问题:每个人都只为了自己的政绩去工作,他们从来不问整体的盈亏,长期的损益,当问题发生时,他们早就高升了,他们自己挖的坑,并不需要自己去填。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为全局负责,愿意为长远负责,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把员工真正的当作活生生的人去看待。这就是国有企业的原罪。

国有企业改革,砸碎了无数弱势群体赖以生存的饭碗,给那些僵尸企业以残喘的机会,然而,这种体制下会催生真正的优质企业么?在马尔萨斯陷阱理论中,解决人口问题的方式,只能是战争与瘟疫,但真正解决人口问题的,是不断发展的经济模式,与石油农业带来的生产过剩。1997年到今天,国有企业走过了一个循环,第二次下岗也已经进入了讨论,然而,这种管理者不停造孽的模式,真的能够通过让弱势者去全额买单解决么?

更让东北经济雪上加霜的是,下岗之后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纵然有千般的非正义性,纵然有千般的不好,至少有一个意义,那就是破坏了东北之前已经不适应商品经济社会的产业模式。在这片废墟上,也许会长出虽然畸形,却依然有活力的民营经济森林。然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是新一轮的国进民退。通过甩包袱续命的国企,重新占有了社会上的优质资源,积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下岗成为了国企员工的末日,却没有成为国企的末日。这个祸根,最终导致了今天东北经济的病入膏肓。

2015年智联调查 图: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统计结果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