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长明转自中文网
农家子弟学业困难——制度下的文化歧视
中国的教育管理属于典型中央集权,除个别较发达城市外,其余地区不分城乡,使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标准。而这一切都出自城市人之手,以单一城市文化为导向,自然产生一种对多元农村文化的歧视。
南京大学教授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一文以义务教育课本为研究对象,用法国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之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对农村文化的歧视。
首先,余秀兰将现行义务教育通行的《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反映城市生活和场景的课文和插图多于反映农村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未经历过城市生活的农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有效理解。如果课本中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塔,那么对于生活在上海甚至住在东方明珠附近的学生来说,接受课本上的知识显然效率更高且效果更好。而在以城市文化为导向的课本里,公园、动物园、少年宫、游乐场、摩天大楼等城市符号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都显得飘渺而陌生(即便是在电视上见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课本知识的吸收,甚而学业不佳而厌学。
其次,在教材中体现出的城市导向的城乡二元文化里,更有对农村文化的歧视。通过对义务教育教材的分析发现,反映城市文化的内容一直传递着“先进”的气息。城市代表着“现代化”,而农村则往往意味着落后,因为在讲述“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等内容时都是农村为背景。比如讲到巫婆神汉等迷信活动,插图即是围着花头巾,穿着小花袄的村妇形象;提到不讲卫生的孩子,则是用一个左手啃黄瓜,右手舀凉水的农村“野孩子”形象来表现。在这种主流教材思想的影响下,农村孩子会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进而形成一种对自己农村文化的鄙夷以及城市崇拜,造成农村学生的文化背叛和断裂。
以上论述可部分解释为何农村学生在文化课上投入时间超过城市学生,但成绩却较差。
及至高考这一农家子弟的“命运转换器”,然而高考亦是出自城市人之手,仍然以城市为导向。其考察的要求主要以城市学生水平为参照系,而前文的论述已表明城市学生在诸如文化导向和家庭教育等等因素的支持下,其成绩往往优于农村学生。如此,农村考生成绩在高考卷下发之前已然落后于城市。
落后经济下的教学设施,师资;学生的出身;教育系统的文化歧视共同束缚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在城乡二元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