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歧视观察:北京教育考试院谈保障受教育权:户籍地的事儿

2017年09月25日 综合新闻 ⁄ 共 242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邹长明转自中文网

7月11日上午,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拿到判决结果后,河南信阳籍在京务工人员谢国良在想回家后如何安慰儿子,以及如何给他找个高中。

按照判决结果,今年中考文化分考了476分的儿子小谢,因为户籍问题,还是无法就读北京普通高中。

河南商报记者 程时培

事件

非京籍学生 状告北京教育考试院

谢国良在北京务工20多年,籍贯信阳潢川,儿子小谢在北京从小学上到初中。中招报名时小谢被告知只能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不能报考普通高中。4月,面临同样问题的部分学生和家长聚在一起准备维权。28日,包括小谢在内的8名非京籍初三学生对北京市教委提起行政诉讼。

5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法院认为,诉讼主体不是北京市教委,而是北京教育考试院。5月14日,9名学生(新增1人)重新提起行政诉讼。5月19日,海淀区法院立案受理。原告请求撤销被告剥夺其在京报考普通高中资格的行政行为。6月10日,该案在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5名原告家长作为委托代理人参加庭审。

原告表示,原告在北京有正式学籍,但在报考高中时,发现指定网站没有为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中提供相应程序,只能报考职业学校。该网站还显示:非北京市户籍考生要根据“九种情况”区分报名资格。其中,“台胞子女”、“博士后子女”、“随军子女”等可以报考普通高中,唯独“随迁子女”只能报考“职业高中”。据此,原告认为,此举构成身份歧视和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庭辩

对随迁子女限制报考

这算不算是身份歧视

6月10日,此案开庭审理。

对受教育权被剥夺一说,被告方认为,《教育法》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地方政府有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同时,原告依然享有在户籍地报考普通高中的权利。

对于“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被告认为主要应由户籍所在地的政府承担。原告方要求其提供法律依据,被告未能提供。

对于身份歧视一说,被告指出,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针对的是所有在京随迁子女,并非只针对原告9人,属于抽象而非具体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

北京教育考试院是否违法呢?被告方表示,升学政策是依据国家、北京市政府及市教委的文件规定制定的,原告针对的是政策不合理,而考试院只是执行单位。对此,原告辩护律师建议法庭在进行相关审查后,把北京市教委追加为被告。原告辩护律师胡贵云说,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不根据孩子的德智体等表现去审核,而是根据家长、户籍等审核,这是一种严重的歧视,是违法行为。

判决

原告诉讼请求被驳回 学生家长表示将继续上诉

6月10日的庭审引起广泛关注,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表示,此案开庭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院的受理,启动了通过法律来救济受教育者平等受教育权、考试权的重要一步。”

法院的受理,一度让非京籍家长和学子们看到了希望,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谢国良说,一直在和孩子相互鼓励。

判决结果终于在7月11日上午出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下达的行政判决书表示,驳回9名原告的诉讼请求。

但该院表示,如不服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该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判决结果出来后,谢国良和几名家长显得比较黯然。但他们表示,法院此次受理案件也是一种进步。他们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会继续上诉,维护权利。

在继续上诉的等待中,谢国良等人也在想方设法为孩子联系学校,“他们已经参加完中考,现在回老家上学也行不通。”

这年夏天,拿着中考成绩单,这9名学生,何去何从,目前还没有结论。

现状

在就读地和家乡 学生升学都面临难题

7月11日,尽管父亲谢国良在电话里安慰自己,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但15岁的小谢却没有信心。

谢国良1993年到北京务工,开始摆摊卖煎饼,到后来成为厨师,小谢从小就生活在北京,通过街道办的借读证明,小谢得到了上小学的机会,读完小学,接着读了初中。

小谢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一张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的奖状上,写着“年级总分第5名”、“物理考试第三名”等字样。

“数理化特别优秀!”谈起孩子,谢国良一脸骄傲,他说有一次参加一所外国语学校国际班的考试,儿子还考了第一名。

因为从小在北京长大,在小谢心里,北京更像是家乡。直到中招前,小谢才发现自己是“外地人”,他不理解:“平时一块玩的朋友,怎么被户口分成两类?”

按照政策,他可以到户籍地参加中招上高中,但家乡已经没有了直系亲属,这条路难以走通。信阳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说,如果参加北京的中招,肯定要参加北京的录取,录取后跨省转学能转回来,在北京报中职,转回来也只能转到中职,因为在北京没有普通高中学籍的话,老家这边普通高中没法接收。

要上普通高中,必须回老家参加中招考试,因为我省的政策是,不参加省中招考试一律不建普通高中学籍。更令人遗憾的是,我省中招报名早在今年3月就结束了。

而就读地和家乡往往还存在教材、教学模式的差异,这名工作人员说:“学生肯定会受影响。”

9名非京籍学生的家长中,除谢国良是农民工外,其他多是在北京有注册公司的创业者,也有回国发展的海归,户籍覆盖河南、山西、上海、四川、河北、山东等。他们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众议

异地中高考 法律该给个明确说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储朝晖对此案开庭审理表示赞赏。他说,总体来讲,能够在法庭上辩论、审判,说明这个社会在进步,如果在10年、20年前,也许就没有人起诉,或者不被立案。他建议,像长期在北京生活的,北京市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然后再做出相应决策,不能简单地依赖户籍,将人们拒于门外。

不过网友对此案的评论也呈正反两大趋势。

有网友认为北京教育资源有限,应该为本地孩子着想,网友“律证胖佳人”说:“坚决支持北京人,先把宅基地分了、把独生子女政策平等落实了,再说别的。”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随迁子女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应当予以支持。网友“xiaogi”说:“长期的户籍制度已经使得很多人对现有的不合理制度默认了。”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