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转自名家专栏
六朝古都南京这两年落马的重量级官员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年多以前的市长季建业。有媒体当时戏称再次印证了杨卫泽的“近淤泥而不染”法则,即其从交通厅到苏州、无锡的政坛拍档均先后落马,而杨却都能全身而退。可惜这一法则最终被证明无效。被中纪委公开点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杨卫泽,坐上了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一趟高铁,去面对那些早已成竹在胸的反腐“猎手”。
市长市委书记均告落马,中纪委“双杀”牌再现南京。2014年,中纪委“双杀”违纪违法干部的情况总共出现过3次——2次出现在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省委秘书长聂春玉),另1次是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少麟和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家成。
中纪委的“双杀”,直接体现的是其贯彻习近平“猛药治苛、重典治乱的决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指示的力度。但静下心来一想,更体现了工业化、城镇化高速推进大背景下我国腐败形势的严峻复杂。
腐败的严峻性在于,但凡工业化高速发展期,一定会腐败易发高发,这是世界各国共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大搞权钱交易、利益共同体,必然就会在政治上搞团团伙伙,朋党营私。贯穿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朋党之祸,实质就在于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人情、看重关系,借此披上老乡、朋友等温情的外衣后,腐败小圈子会更加隐蔽地“随风潜入夜”,毒化着中国的官场文化,反过来又成为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不纳腐败“投名状”,就难以进入圈子,获得晋升的机会。
腐败的复杂性还在于,塌方式腐败还会有变种和升级,并不都是简单的朋比为奸,比如杨卫泽和季建业。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杨与季的关系并不是太和睦,早于杨来到南京官场的季建业,同样是一个性格强势的领导。季建业强推的“雨污分流”工程,虽杨卫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不满,甚至在南京市委机关报《南京日报》上有过隔空交火,但依然未能阻止。
通常来说,一二把手互相不满,会构成一种奇特的监督关系,让他们都更加谨慎,不敢腐败。可惜,这一定律似乎在杨卫泽和季建业身上失效了。之所以如此,根本还在于杨和季二人的互相不满甚至半公开的“不和”,不是出于公心,而很可能是一种争斗。同样腐败,同样的违纪违法,互相还要争斗,这就是腐败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在季建业落马后,杨卫泽处处展现自己对反腐的重视。据媒体公开报道,12月29日,杨卫泽还亲自带队检查了玄武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并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复杂的腐败形态,会给中国正在激荡的反腐风暴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那些暗室里进行的交易,通常并不为人所知。表面道貌岸然的腐败分子,常常把反腐败、把国计民生挂在嘴边,平常甚至会互相争斗,表演出正人君子的一面。然而,一旦遇到真刀真枪的反腐利刃,他们又一定会团结起来,向反腐提出这样那样的诘难,比如可能影响经济、比如导致为官不为、比如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等。
明白了这一点,去年12月12日,王岐山同志在会见外宾时强调的“反腐败要保持定力,要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不是一阵子,踩着不变步伐,把握力度和节奏,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开弓没有回头箭。纵观18大以来波澜壮阔的反腐败斗争历程,舆论虽然众声喧哗,但民众的主流声音是明确的,那就是在腐败易发高发的当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希望各级党委、纪委都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扛起来,亮明旗帜,让反腐的风暴刮得更猛一些,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清廉的政府公共服务。民心不可违、民愿勿使空。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不能将反腐进行到底的后果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腐败的复杂形态决定了反腐需要决心,更需要大智慧。腐败分子必然是狡猾的,甚至是能力出众的。面对他们,听其言更要察其行。唯有如此,才能一步步抽丝剥茧,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真正体现法治的尊严。(文/风过耳)
专栏策划: 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