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转自《参与》 来源:BBC
中国著名异见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于2017年7月13日因病去世,终年61岁。
沈阳市司法局在其门户网站上确认了这一消息。
刘晓波是中国知名作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他是中国著名持不同政见者,曾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是《零八宪章》的发起者和起草者。
2009年,刘晓波因所谓"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2010年10月,刘晓波因其多年来"推动中国民主化的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主要经历
刘晓波于1955年12月28日生于吉林长春。曾当过知青,建筑工人等。
1977至1982年,他在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在该校中文系任教。198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博士学位,多次去北欧和美国讲学。
1980年代中期,刘晓波因对李泽厚的批判而名震文坛,被称为"黑马"。后因参与天安门六四事件、呼吁为六四平反和要求中国当局进行民主宪政改革而多次被捕。他和侯德建、高新和周舵被称为"天安门四君子"。
1989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时,北京发生八九民运,他随即回国参加六四学生运动。
1989年6月6日,刘晓波因所谓"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捕,同年9月被开除公职。1991年1月获释后在北京从事写作以及参与中国民运活动。
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被监禁在北京郊区。
1996年至1999年被当局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劳动教养3年。获释后继续在北京从事自由写作。
刘晓波的文章抨击时政,关注民间维权。这使他成为中国当局重点监控的对象,在每年的一些敏感时期,中国当局对刘晓波实施某种程度的软禁,要求不得外出、访友,甚至切断其电话。
2008年,刘晓波发起并起草了《零八宪章》,该宪章在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发表。12月8日,刘晓波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刑事拘留,12月9日被监视居住。2009年6月23日被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正式逮捕。
2009年12月25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晓波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一审判决书中指控刘晓波在包括BBC等的境外网站上发表"煽动性"文章。刘晓波对判决提出上诉,但2010年2月11日北京高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0年5月26日,刘晓波开始在辽宁省盘锦监狱服刑。
刘晓波入狱后,他的妻子刘霞一直生活在软禁状态中。但是中国当局从来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对刘霞采取这种措施。
获奖与著作
刘晓波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1990年获美国《人权观察》颁发的"海尔曼人权奖",1996年再次获得"海尔曼人权奖"。
2004 年获得无国界记者和法兰西基金会颁发的2004年度"捍卫言论自由奖"。
2005年获第十届香港人权新闻奖大奖。
2009年获得美国笔会颁发的该年度巴巴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选择的批判- 与李泽厚对话》、《审美与人的自由》、《赤身裸体,走向上帝》、《中国当代政治与中国知识分子》、《向良心说谎的民族》、《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单刃毒剑——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批判》等。
诺贝尔和平奖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成为首位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评选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的理由是,表彰其"在中国为基本人权持久而非暴力的奋斗","纵然身陷刑罚,刘晓波已经成为了方兴未艾的中国人权奋斗的标志与丰碑。"
刘晓波获奖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刘晓波是触犯中国法律而被判刑的罪犯,其所作所为和诺贝尔和平奖宗旨背道而驰。"
当年12月10日,狱中的刘晓波未能出席在奥斯陆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中国当局也不准他的亲属代为领奖。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在颁奖台上安排了一把空椅子。
当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宣布,以空椅代表遭监禁的刘晓波、诺贝尔委员会会保留奖状和奖金,等候刘晓波领取时,全场嘉宾,包括挪威国王和王后,起立鼓掌达一分钟之久。
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给刘晓波颁奖,导致中国政府迁怒于挪威政府,中国与挪威两国关系近年来才有所解冻。
狱中罹患绝症
刘晓波被监禁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国际特赦、人权观察、无国界记者和国际笔会等组织不断呼吁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
美国国会曾通过决议案呼吁北京当局立即释放刘晓波,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对刘晓波的审判结果表示震惊。
在他被监禁八年后,2017年6月26日,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公布,刘晓波已被诊断患有肝癌,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批准其保外就医。
据悉,现年61岁的刘晓波是今年5月23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刘晓波因癌症晚期获保外就医的消息被海外媒体纷纷报道,但中国官方媒体只字不提。中国外交部6月26日被问及刘晓波时表示不了解情况。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对刘晓波保外就医发表声明:"委员会对刘晓波出狱感到高兴,但同时极其遗憾的是他病重至此中国当局才同意他离开监狱。"
"他是因为言论自由被判刑,本不应该受此牢狱之灾。"
该委员会还再次重申,对刘晓波前往挪威的邀请仍然有效。
但是,刘晓波于7月13日在医院去世。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永远失去了亲自领奖的机会。
刘晓波如何参与《零八宪章》?
诺贝尔和平奬得主、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因肝癌去世,终年61岁。他在2009年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入狱11年,当年的刑事判决书多次提及《零八宪章》,但刘晓波却非《零八宪章》的首位起草人。
到底《零八宪章》是一个怎样的文件?为何刘晓波因《零八宪章》遭到中国政府的严厉判刑?
《零八宪章》有甚么主张?
《零八宪章》在2008年12月发布,适逢《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零八宪章》支持自由、人权、平等、共和、民主,要求修改宪法、三权分立、直选立法机构、保障人权等等。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秘书鲍彤之子、新世纪出版社负责人鲍朴认为,《零八宪章》内容温和。“《零八宪章》的大部份条款,中共的宪法的里头是有明文规定。因此,《零八宪章》只是要求政府去监督、实施这些宪法已经有的东西。”
中国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林和立亦认为,《零八宪章》并无主张推翻中共或中国政府。
有分析指《零八宪章》主张联邦共和,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是最触碰中国政府神经的一条,不过外界无从证实这样的说法。
《零八宪章》受到甚么影响?
《零八宪章》受捷克斯洛伐克的《七七宪章》所启发。1977年,当地的知识份子联署要求政府遵守《赫尔辛基协约》,保障人民的人权。不少参与联署的知识分子都遭到逮捕或囚禁,但他们仍然参与民主运动。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天鹅绒革命”,以和平的方式从共产国家变为民主国家。
《七七宪章》仍然在世的签署者于周二(7月11日)发表联署信声援刘晓波,指中国当局对他的逼害“不公不法、不正不义”。
谁首先推动《零八宪章》?
首批《零八宪章》的签署者之一、异议作家余杰对BBC中文说:“据我所知道,最早有这个想法的是张祖桦先生及他的几个朋友,他们已经起草一份初稿……然后他们请晓波来加入、参与这个讨论跟修改。”
刘晓波另一名朋友野渡亦指出,张祖桦是《零八宪章》的第一执笔人,而刘晓波参与“修改、征求意见、征求联署”的工作。
野渡说,张祖桦虽然并无遭到关押,但也难以与外间接触。他去年底曾与张祖桦联系,但并不清楚现时张祖桦是否身处北京。
刘晓波在《零八宪章》发挥甚么作用?
余杰说:“晓波介入以后,我觉得整个起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讨论用甚么名字,《零八宪章》这个名字也是晓波提出来的。”
“晓波也提出内容详细的修订,不仅是他一个的修订,他还去找来很多的学者朋友,像徐友渔、崔卫平等等很多北京自由主义派的知识份子。”
余杰形容,刘晓波参与《零八宪章》的起草工作后,文本内容“脱胎换骨”。
《零八宪章》首批签署人有303人,包括学者、律师、维权人士等等。余杰说,刘晓波在收集签名的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刘晓波在自辩书上写到,他征集的签名大概有70人。
野渡亦是其中一个第一批签名人。他说:“《零八宪章》展示中国民间的公民面向未来中国社会的政治蓝图的构想。”
野渡说:“《零八宪章》第一批签名的303人包括体制内外(的人士),包括知识份子、草根阶层、普通维权者、中产阶级、商人等等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个广泛的阶层的代表性,完全是基于刘晓波这个中心点才能凝聚一起。”
野渡形容,刘晓波是《零八宪章》的“灵魂所在”,而当局清楚明白这一点,所以要打压刘晓波。
为甚么刘晓波有相当的号召力?
林和立指,刘晓波推动民主诉求温和、理论扎实,相对来说可行,这是其中一个刘晓波在知识分子当中声望很高的原因。
1989年北京学生发起示威的时候,刘晓波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他决定回国,积极投入中国民主运动。六四事件后,刘晓波仍坚持推动民主,更三次身陷囹圄。
野渡认为,刘晓波的坚持彰颢“六四精神”,令他得到尊敬。“这二十年间他坚持不懈,包括和天安门母亲交往、为六四写文章纪念。”
“1999年到2008年这段时候,他关注社会时事,撰写大量批评文章并参与组结中国政治反对网络,例如是独立中文笔会。”
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病逝 国际社会强烈反应
针对中国著名异见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因病去世的消息,西方国家领导人,人权组织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纷纷表示哀悼。
美国呼吁中国释放良心犯并允许刘晓波的妻子刘霞获得自由。刘霞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当局软禁。
西方国家领袖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对刘晓波病逝表达深切哀悼。
侯赛因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中国的人权运动乃至全世界已失去了一位标志性的杰出人物,刘晓波将其毕生贡献给了和平、持续性地捍卫和推进人权事业,其本人更因维护这一信仰而被监禁坐牢。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声明中表示,“今天,我与那些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士一道哀悼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不幸去世,他是因为推动和平民主改革而在中国长期服刑期间去世的。”
他说,“刘晓波把他的一生都贡献于改善他的国家与全人类以及对公正与自由的追求。我谨向刘晓波的夫人刘霞以及他所爱的所有人致以诚挚的悼念。我呼吁中国政府解除对刘霞的软禁并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中国。”
“在他为中国的自由、平等和宪政而斗争的过程中,刘晓波彰显了诺贝尔奖所表彰的人文精神。他至死不渝地完全印证了诺贝尔委员会做出的选择。”
法国,英国和德国也呼吁北京当局允许刘霞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中国,并对中国当局不允许刘晓波到国外接受治疗提出批评。
英国外相约翰逊批评中国当局阻止刘晓波到国外接受治疗。
约翰逊说,“刘晓波本应被允许选择到海外接受治疗,但是中国当局一再不允许他这样做。”
他指出,“这是错误的做法。我敦促中国当局取消对刘晓波妻子刘霞的所有限制。”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刘晓波病逝表达沉痛哀悼,并表彰刘晓波是一名"勇敢的人权斗士"。
默克尔通过其发言人在推特上表示,她对刘晓波这位勇敢的人权和言论自由斗士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深切同情。
同一天,德国司法部长马斯也公开表彰刘晓波的非暴力抗争理念,并向刘晓波致以"战场中民主英雄"的敬意。
法国也发出希望刘晓波家人能够行动自由的呼吁。法国外长德勒里昂周四对刘晓波的逝世深感悲痛。
他表示,捍卫人权是法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中的一块重要领域,在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上也扮演着角色。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和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希望中国政府不要干涉刘晓波的葬礼。
两人在周四晚间还表示,希望刘晓波遗孀和她的弟弟刘晖能够被允许离开中国,"我们重申欧盟释放所有中国政治犯的呼吁。"
国际人权组织
国际特赦组织表示,刘晓波是捍卫人权的巨人,他的病逝将给中国及世界留下永恒的遗产。
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赛迪(Salil Shetty)表示,“今天,我们为失去一位捍卫人权的巨人感到悲痛。刘晓波知识渊博,坚持原则,幽默风趣,富有人道精神。”
”几十年来,刘晓波不懈奋斗,努力推进中国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但是,他却受到中国政府的最无情,最残酷的打压。当局一再试图压制他的声音,却一次次遭受失败。 尽管多年来一直遭受迫害,镇压和监禁,刘晓波一直为自己的信念而斗争。”
赛迪指出,“刘晓波虽然去世了,但是他所代表的一切都将留下来。我们现在对他最好的悼念,就是继续为中国人权而斗争,珍惜他所留下的重大遗产。正是因为刘晓波,中国和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士受到感召,虽然面对打压,却勇敢地站出来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
赛迪表示,“我们将与刘晓波的妻子刘霞以及他的家人站在一起。他们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制止当局对刘霞的非法软禁和监视,确保她不再受到当局的迫害。”
中国著名异见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于2017年7月13日因病去世,终年61岁。
沈阳市司法局在其门?旧先啡狭苏庖幌ⅰ?/p>
诺贝尔委员会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周四表示,中国对于刘晓波“过早”死亡负有“重大责任”。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贝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表示,“令我们深感不安的是,刘晓波在他的其疾病进入晚期前,没有被转送到可以获得适当治疗的机构。中国政府对他的过早死亡负有重大责任。”
6月底,据悉刘晓波已被"释放"。他被转移到医院,但仍处于封闭状态,完全被隔离。
贝安德森在声明中指出,刘晓波当年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以空椅子为特征。我们现在必须谈论他的椅子永远是空的事实。同时,我们深信刘晓波将继续是争取自由民主和更美好世界者的强大象征。
贝安德森批评国际社会对刘晓波患重病的消息表现出的沉默、迟缓和犹豫不决。不过她也指出,法国、德国,美国和欧盟“终于”呼吁中国当局无条件释放刘晓波。
她表示,“令人感到悲哀和不安的是,自由世界的代表们,在自己高度重视民主和人权的情况下,却较少愿意为他人利益而维护这些权利。”
台湾总统蔡英文
刘晓波病逝的消息传出后,台湾总统蔡英文在个人脸谱网发文,对刘晓波的病逝表达哀悼。
蔡英文表示,“今晚,全世界关心中国人权的人,都和我们一样,为刘晓波先生的病逝感到无比哀恸。我要向这位人权斗士致上最高敬意。同时,也要向刘晓波先生的家属,特别是仍然遭到软禁的刘霞女士,致上最诚挚的慰问。”
蔡英文指出,2010年,刘晓波先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空椅子。现在,那张椅子确定永远等不到刘晓波本人。
蔡英文表示,刘晓波在《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曾经说过:"我坚信中国的政治进步不会停止,我对未来自由中国的降临充满乐观的期待,因为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国终将变成人权至上的法治国"。
蔡英文指出,这是刘晓波的中国梦。期待中国大陆当局展现自信,推行政治改革,让中国大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天赋权利,并为两岸关系打开新的契机。中国梦不应是耀武扬威,中国梦应该把刘晓波先生的梦想也一起思考进去。落实民主,让每个中国人都有自由与尊严,才是值得骄傲的真正大国。
如果中国梦是民主,台湾会在中国大陆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蔡英文相信这是刘晓波先生在天之灵所乐见。刘晓波先生没有敌人,因为民主没有敌人。再一次向刘晓波先生一生的理想与坚持致敬。
刘晓波的朋友
刘晓波的国际代表律师、关注全球狱中良心犯的组织“现在自由”创办人根舍(Jared Genser)表示,“我为刘霞而伤心。她深爱他的丈夫。我为她,她的家人以及刘晓波在全世界无数的朋友而祈祷。”
根舍指出,“尽管刘晓波病逝是个悲剧,但是他却从中获得了自由。今天已经很清楚,中国政府失败了。刘晓波的理念和梦想将继续存在下去,继续传播,终将有一天会结下果实。他的勇气以及他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将激励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活跃人士和异见人士继续努力,直到中国实现多党民主。刘晓波坚信,中国人民完全能够实现这一理想。”
刘晓波:"被遗忘"的诺贝尔奖得主
人权律师腾彪说:"哪怕现在不知道,将来会越来越多人了解他的故事、了解他过去的抗争。他做一个标志、一个符号,应该会显得越来越大的作用。"
自2002年与刘晓波相识的野渡说:"这十几天来,我们作为晓波的朋友,都感到悲伤和愤怒。"
"我们要做的是,晓波三十年的坚持,一直为推动中国自由而做的努力,要将他的理想在中国实现。这对晓波来说是最大的诰慰。"
刘晓波好友、流亡海外的异见作家余杰说,"我更把他看作一个思想家……他的这些文章、这些思想,我觉得还会在未来中国民主化成为非常丰富的资源,成为养料滋润下一代的中国青年。"
刘晓波是中国知名作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他是中国著名持不同政见者,曾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是《零八宪章》的发起者和起草者。
2009年,刘晓波因所谓"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2010年10月,刘晓波因其多年来"推动中国民主化的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病逝 加深台港对中国疑虑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病逝,不只全世界哀悼,台湾官方也发表声明。但在未来,台港两地对中国的信任,恐怕只会下滑。
蔡英文:"民主没有敌人"
台湾总统蔡英文于脸书页面上发文,并表示向"这位人权斗士致上最高的敬意"也对其妻刘霞致上"诚挚慰问"。
蔡英文引用刘晓波过去的陈述"我没有敌人"一文中,"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国终将变成人权至上的法治国"。蔡英文并认为,这是刘晓波的"中国梦",中国当局应该展开自信,进行政治改革。
蔡英文也说,假设中国的中国梦是民主,台湾一定会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协助,这也是刘晓波"在天之灵所乐见"。文末,蔡英文再度重申,"刘晓波没有敌人、因为民主没有敌人",表示致敬之意。
刘晓波的过世,也让台湾的政治人物对此批评,不论国民党或是民进党,皆有政治人物表示,刘晓波的病情原先可以控制,但是中国当局"恶意拖延",最后让刘晓波的B肝恶化成不可逆的末期肝癌。
港台同声哀悼
香港方面也有政治人物表示哀悼,隶属"香港众志"的年轻议员罗冠聪,13日正逢生日,却碰到刘晓波过世,让他在脸书上直言是"最难过的生日"。
而日前的香港特首就职典礼,民主派人士也举办游行,当中不断高呼"释放刘晓波"的中英文口号,并发起签名连署。
台湾的太阳花学运领袖林飞帆,也同时在脸书发言"愿你安息,愿你用生命点染的这把火永恒烧下去"
台湾《中央社》也发布特稿,回顾2008年当时台湾记者访问刘晓波的情景。当时刘晓波除了阐述人权议题,也对台湾很感兴趣,表示想多跟台湾年轻人接触,聊聊他们对于国家的看法,也认为台湾民主进程值得中国参考。
刘晓波的动向一直备受台湾政党关注。2010年,当时刘晓波获和平奖时,时任总统马英九也表示,希望中国"尽速释放刘晓波,台湾对人权的关怀,是不分国籍跟国界的"。
两岸还能一家亲?
然而,就在刘晓波过世后,随之而来的将是全世界的质疑,而台湾对于中国政府的猜忌将会更深。 3月底时,中国政府才无预警扣押了台湾公民李明哲,中方同样以"涉及国家安危"为由,将李明哲关押至今。
李明哲妻子李净瑜,在接受BBC中文网访问时也表示,在见到丈夫本人前,她没办法信任中国官方的任何说辞,她也不敢想像丈夫会遭受什么样的待遇。而在此前,香港"铜锣湾书店"的店长林荣基,也因为出版中国当局不喜爱的政治禁书,被中国当局关押八个月。
刘晓波逝世也给了台湾人很大启发,在各大留言区与新闻频道都有讨论。许多留言也对中国当局有所批评,有些留言也表示:"希望您能投胎到自由民主的国家,来生别再做中国人了"。
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陈芳明,在脸书发文表示对于刘晓波逝世"相当痛心"。并认为台湾人"绝对不能原谅共产党,中国民主的希望也死了"。
他更近一步指出,所谓"两岸一家亲"与"爱台亲中"的说法绝不要相信,因为我们面对的政权是"无血无眼泪"。刘晓波的离世,台港两地同声哀悼中,无形也把跟中国间的距离又拉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