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党员刘巧琳转自2916年7月14日(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8月13日 转载)
“70%初次就业率”既不可信也不可用
这种数字游戏掩盖了就业难题,并很可能误导高层决策,进而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教育问题、经济问题、产业结构问题,进一步加剧就业困境。
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人社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日前透露,参考往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0%以上这一数据,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可能有300万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初次就业。
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对“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进行了驳斥,称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人社部和教育部的消息,貌似“矛盾”,其实都是基于一个数据——7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指截至当年7月1日的当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人社部按照这一就业率,测算出未初次就业的大学生在300万左右,而教育部根据这一数据,得出今年的就业形势和去年差不多。
但在笔者看来,“70%左右”这一数据,很可能带有很大的水分。
就在就业率飙升的同时,各地都有高校传出就业率造假的丑闻,包括有学生到淘宝网购买就业协议书。
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调查显示,通过“假就业”刷高就业率的现象值得警醒,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先签就业协议,否则就不许参加论文答辩。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索性造假作为权宜之策。而这些造假的就业协议最终都会成为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大学生就业率的依据。
这种数字游戏掩盖了就业难题,并很可能误导高层决策,进而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教育问题、经济问题、产业结构问题,进一步加剧就业困境。
其一,一些教育质量低、就业前景黯淡的专业,本应该停办、减招,可由于“统计”出来的就业率很不错,于是继续举办,甚至扩招,有不少大学新生进校后听闻学长告知本专业就业十分困难,感到十分迷茫,招生宣传不是说本专业就业率100%吗?怎么会难呢?
其二,政府部门不花工夫去解决影响就业的根本问题,比如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色、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我国服务业发展难以为大学生提供有效岗位等,而满足于用“短线措施”,比如通过政府购买、制造岗位(如村官、农村特岗教师、社工等),发动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等手段化解就业困局。
每年的就业工作,都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推进的:大家喊难——政府出台应急措施——措施“立竿见影”,政府公布“令人欣喜”的就业率。
初次就业率统计本就不科学——在发达国家,统计学生就业情况,多用毕业半年到1年,甚至3到5年的就业情况。
因为,如果只把目光对准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情况,必然会导致学校压缩教育时间来抓就业,结果是教育缩水以及学校并不关心校友离校之后的发展;而关注毕业之后的就业,将把学校的教育和校友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外,即便统计初次就业率,也不应该由学校自行统计、主管部门审核发布,这种统计、发布体系,很难避免在利益因素的左右下,出现注水、造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