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党员刘巧琳转自2015年12月30日(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3日 转载)
年关将近,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许多民工出现“返乡潮”。人保部部长紧急带队赴珠三角调研,目前已有11个人口输出大省(市)对在深圳的民工及返乡情况进行调查。
(博讯 boxun.com)
此间有评论认为,农民工返乡不是坏事,是中国“三农”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政府应顺其自然。原因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农民工返乡有助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增强中国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11月7日《东方早报》)
持此论者,我认为不是过于天真就是对中国国情缺乏基本了解。农民工大量返乡,并不是农民工的自由选择,而是企业倒闭潮下的被迫后退。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农民工人数已达2.26亿人;同年,全中国7.28亿农民90%的收入全靠这部分人打工所得。也就是说,中国的乡村再也没有了所谓田园诗般的“希望的田野”。而今天的“土地新政”对城市化边缘地区的农民有利,但对于以劳动力输出为主的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20年前没有多大区别;新的粮食收购政策使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十五六个百分点,但这对返乡农民的增收来说杯水车薪。在更大的层面上,农民返乡并不意味着重归田园牧歌的悠闲生活,而是失业和困厄。
此时,包括一些学者还在沉迷于“农村是中国经济的大后方,只要农民有口饭吃,不至于产生大麻烦”之类的幻想,实在是无知到了极点。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共有67000家中小企业倒闭。接近年关更是相当多企业陷入亏损困境。仅10月上旬,珠三角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据报道,香港工业总会有关负责人分析,珠三角70000家港资企业到今年年底时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倒闭。
我们必须密切跟踪农民工失业返乡的状况,他们绝大部分人在就业时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一旦失业就迅速退到生存线以下!只要十分之一的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260万人,而其背后的供养人群更是高达六七千万,不容小看。正如广东省有关人士指出,“问题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将影响很大。”此前,东莞市樟木头镇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大型玩具倒闭导致的近7000名工人失业后,是当地政府从财政拿出资金垫付企业拖欠的工人工资。
但是,企业倒闭潮不仅仅要关注背后被拖欠的工人工资可能无法兑现的问题,更要关注农民工的后续就业问题。短暂的几个月尚能维持,如果失业状况持续一年以上,情况就会变得非常不妙,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择业选择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相当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通过增发长期国债以大力投资铁路、港口、能源等领域的政府建设来保增长和就业,通过减税费、政府节支等降低企业成本和居民负担,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等等,已经纳入国家的决策议程。但这些对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多少还有点远水救近火,这里要提两个“当务之急”的建议:
一是城市管理全面转变思路,以促稳定和保就业的政治高度,向流动摊贩作必要的、适当的让步和妥协,严厉禁止一切打砸抢摊贩货物、威胁摊贩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暴力执法行为;
二是要把尊重和保护农民在土地上的创造行为、尊重和保护农民和生产者在土地上的财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反对和制止一切形式的破坏公民财富和财产的行为。我这话有特指,有感于为了迎接11月份的全国第九次卫星拍片土地执法检查,像广东等很多地方众多占用农地的猪场、鸡场等瞬间遭受灭顶之灾。这样做据说是为了保耕地,但没有经济效益做指针,你今天把“农转非”上面的建筑,包括猪圈、鸡舍、民房统统拆了,明天它就会复耕,并且拿来种粮食吗?如果只是拆了,撂荒在那儿,或者等突击检查的运动一过,再重新“恢复原貌”,那么,所谓的拆违,除了破坏民众财产和提高失业率,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应该坚持反对这样的形式主义,保护耕地要有新思路,否则,我们只会增加失业、破坏民众财产、激化社会矛盾。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