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党员刘巧琳转自2016年2月5日(博讯2006年8月10日)
彭興庭 (南昌評論家、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 歐洲導報社供稿)
為了一組光鮮數位,學音樂的畢業生到親戚家的廚具店裏開張假就業證明也算數;在就業指標的“高壓”下,有的學校竟主動為學生提供虛假就業證明的“服務”;還有些學校則採取留檔案、發獎金等方式來“提高”就業率;更有甚者,學生拿不出就業證明,就不能畢業。(新華社8月9日電) (博讯 boxun.com)
針對高校就業率注水現象,教育部全國高校學生資訊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表示,教育部正採取措施,建立就業率舉報制度和檢查制度,在高校教學評估中加大就業狀況的權重,對就業率作假者實行“一票否決”。又是一筆交易費用,為了讓這些制度有效運行,國家就得付出成本,不僅如止,高校為了讓自己的專業存活下去,為了來年招到更多的學生,檢查者和被檢查者之間難免又有一些看不到的交易。
有人說,現在高校就業率是萬惡之源,其實,就業指標才是真正的萬惡之源。在2005年“關注中國大學生就業”系列活動上,教育部有關於就已經強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要達到73%以上。可以想像的是,這一指標被派發到地方以後,地方高校的就業率就一定不會“低於”這個73%,只會高那麼一點點。比如在江蘇,在當年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省領導就部署並下達“就業指標”:確保高校畢業生當年總就業率達到90%。
讓我想起刑事領域的“命案必破”。“命案必破”的背後有冤假錯案和刑訊逼供,而“指標”指導下的高校高就業率,則徹底成為一種“虛假繁榮”。在計劃經濟時代,不管做什麼事,我們總喜歡“指標先行”,先來個任務,然後級級分派。上世紀50年代末的“大躍進”是這樣,後來文革時候的“反革命指標”,也是這樣,到現在,什麼GDP指標、就業率指標更是無處不在。
我們知道,正確的資料統計是一個社會狀況的風向標,也是決策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參數。但是“資料統計”與“指標管理”卻是兩回事。資料是被動的,它只在客觀上反映現實情況,而現在的這種“就業”呢,它卻反客為主,不再是一組“社會的真實存在”,而成了許多“利益群體”的“奮鬥”目標。為了數位而奮鬥的人,最終必然成為數字的奴隸。教育部的就業率目標一下達,就業率就不再是“就業率”,而已經淪為高校的數字遊戲。
高校“就業率”的存在,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科學地進行專業設置,使其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然而,指標性的管理卻最終使“就業率”誤入歧途。我們必須明白,學校的專業和學科是為社會、市場而辦的,而不是為教育部門的這些指標而辦的。如果長此以往,我想,不僅會延緩“就業”的市場化,也會使更多的就業問題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