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反右斗争观察:潘石屹回忆父亲被打成右派的日子:他们不认命

2016年06月19日 综合新闻 ⁄ 共 107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黄宇翔转自博讯网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潘石屹

我们小的时候(村里)就27户人家,到了这个饥荒的年代,饥荒的这些月份,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出去逃荒要饭的。我记得有一次,我爸爸在槐树下面数,村子里27户人家,出去逃荒要饭的有17户人家。其他的人呢,吃的粮就是救济粮,救济粮不是粮食,是个很厚红薯片。
       
    
内容摘要:日前,潘石屹接受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专访,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父母。

    潘石屹父亲潘诗麟,因为地主出身,上世纪50年代被划为右派,带着妻子回到了家乡,住在一个漏风的厨房里。1963年,潘石屹就在这个厨房里出生。

    幼年时家里贫困,因为营养不好,潘石屹的母亲瘫痪了,两个妹妹先后送人(后来又接了回来)。但和村里人不一样,虽然全村最穷,父母还是咬牙供潘石屹读书。小妹妹送人时,父母对领养者提的唯一条件也是长大了要让她读书。

    1976年毛泽东去世时,一个同样地主出身的人飞奔跑来,把消息告诉了正在自留地劳作的潘诗麟,对他说,“这回你的娃娃跟我的娃娃就有希望了。”

    毛泽东去世后,潘石屹父亲不停写信,希望获得平反。在平反之前还发生了一段插曲,村子墙上出现了一条“打倒毛泽东”标语,公安局迟迟未能破案,采取由村民投票的办法“选举”案犯,潘石屹父亲因为会写字,得票数第二。得知自己可能被抓,他交代给潘石屹两条,第一,作为家里的男子汉,要带着妈妈和妹妹活下去,第二,标语不是他写的,要帮他喊冤。

    后来案件告破了,潘石屹父亲洗脱嫌疑,右派身份也获平反。潘石屹父亲曾乐观地说,全县划了100多个右派,好多人送到了夹边沟,只有6人幸存,而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觉得“挺好”。

    1977年,父亲平反后,潘石屹也成了城市户口,上学时学习优异。1987年,潘石屹“下海”了。他回忆说,当初决定“下海”,母亲是反对的,因为当时潘石屹工资比他父亲还高(1987年月薪101元),“你还下海干什么呢?”。但父亲嘴上反对,心里希望出去锻炼。

    而当时中国建了特区,社会氛围也是鼓励年轻人不要安于现状。潘石屹下海后,很快取得成功,但并不认为自己有经商的DNA。

    潘石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比较善于,跟不同性格的人,不同背景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成为好朋友”,而这一点,是受母亲的影响,“妈妈身上的一种谦卑,能够跟周围的人都能作好朋友”。他讲了一个故事,母亲有次病危,在一个医院住了10来天,最后妈妈和病房的三个病友,都成了好朋友。

    潘石屹说,一个人能不能团结,能不能团结周围的人,能不能交朋友,这是特别重要一个能力。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