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强制堕胎观察:北京计生黑户漂白:“妹妹终于落户了”

2016年03月31日 综合新闻 ⁄ 共 290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陈强转自博讯网

【财新网】(记者 盛梦露 王婧 实习记者 罗瑞垚)
2016年3月29日,两岁的童童终于拥有了公民的身份凭证—户口。

童童是母亲梁心的第二个孩子,按计划生育政策属于超生。过去两年里,若是想为童童上户口,十余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是绕不过去的屏障。但这一天,这堵屏障终于在北京裂开了口子。

消息最早是在“计生黑户”的家属圈子里传开的。3月28日,梁心的朋友告诉她,东城区的派出所接到通知,二孩可以无条件落户了。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东城区东花市派出所为孩子落了户,并把消息分享在家属圈子里。闻讯后,梁心立刻给同属东城区的自家当地派出所打电话,工作人员起初还不知此事。在梁心的催问下,对方终于表示,政策已下达,可以办理了。

挂了电话,梁心“激动得中午饭都不想吃,就惦记着这个事”。

她没有等,3月28日下午,派出所刚午休完,她就去为童童落了户。所需的全部材料有房本、结婚证、户口本、一份由夫妻确保童童是第二个孩子的证明、一份户主允许孩子落户的声明。不再需要与计生政策相关的材料。

但就在仅仅一天之前,想给童童这样的计划外生育儿童落户,准生证、社会抚养费罚单等证明,仍是必需的。

3月29日,东城区安定门派出所户籍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近日他们刚接到东城区公安分局的通知,开始允许双京籍(父母均具有北京市户籍)父母生育的二孩落户,“关于计生的证明都不需要了”。

这一政策在东城区的东花市派出所也已得到确认。据该派出所户籍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这一变化是自新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出台开始,是全市统一的政策。

3月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施行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正案规定,取消《生育服务证》管理制度。3月29日,北京市卫计委宣布即日起取消发放《生育服务证》,为孩子上户口的市民改填《生育登记服务单》。

依据北京市卫计委下发的《关于两孩以内生育登记服务工作的通知》,规定夫妻一方或双方为本市户籍,拟生育第一个或第二个子女的,实行生育登记,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梁心在QQ上加入了数个计生黑户家属群,少则100多人,多则几百人。听到上述消息,家属群里顿时倍受鼓舞,纷纷致电所属派出所,“不停在打电话”。

这一天,当梁心回到家,7岁的大女儿问她去做什么,她终于可以释怀地告诉她,童童有户口了。“当时她的大女儿就说,‘哎呀太棒了,妹妹是不是能坐飞机了!’”,梁心说,过去两年里,她曾无数次出门争取为童童办户口,但“心里特别难受,不敢跟孩子提”。

据相关数据,2014年,在全中国像童童这样的“计生黑户”估计有超过900万人。

户籍是中国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捆绑着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办理银行账户、手机号码也需要户籍信息。不给超生子女落户,曾是各地严格执行计生约束的最重要筹码。

一旦超生,多数地方要求家长必须先缴纳社会抚养费、取得计生证明,方可落户。如此一来,为逃避社会抚养费等处罚,超生的孩子就成了“计生黑户”。

2014年以来,计生政策与户籍脱钩趋势渐显,山东、江西、广东等地相继明确,不得再将计生纪录与落户权利相挂钩。

但仍有许多地方政府对“计划外”人口的落户严防死守。截至2015年9月,财新记者梳理31省份的省级户籍制度发现,当时北京、上海、辽宁、四川、河南、湖北等6省市仍明文规定将计生纪录和户籍权利挂钩。

中央政府于2015年底开始正式推动“计生黑户”的无条件落户。2016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规定“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明确了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等八类无户口人员的落户条件。

据国务院政策出台至今,已过去七十余天,北京的“计生黑户”家长们终于看到曙光。

早生9天 多13万社会抚养费

童童出生于2014年2月12日。从生育政策来看,她的生日是个尴尬的日子。

尽管中央层面已于2013年11月15日宣布放开“单独二孩”,但北京市的政策落地,还要在三个月后的2014年2月21日。童童出生于北京市政策落地的9天前,属于政策过渡期。按北京的政策,她仍是“超生小孩”。直至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在全国实施,但童童与生具来的“超生”的标签仍无法取下。

即便计生纪录与户口权利开始脱钩,但北京市卫计委仍重申:“2015年12月31日以前生育子女的必须符合生育行为发生时本市施行的生育政策。不符合规定生育的,应当依照当时的规定进行处理,已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不予退回。”

超生意味着罚款。根据现行的《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对违反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在街道计生办,工作人员亲口告诉梁心,童童的情况,罚款要按3倍征收。2014年,这个数额是约12万元,2015年,已涨到13万元。

梁心无法理解,“如果从怀孕算起,童童和那些9天之后出生的孩子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既然叫社会抚养费,如果非要征收,我就要他们证明:何以早出生9天,需要让社会花费13万来抚养?”。

从2015年6月开始,梁心就和家属圈里的朋友一起,到北京市卫计委陈情。“最开始连着去,后来每周至少去一次”。最开始有一位处长出面接待,经过反映、协调,最后决定将全市各区对于梁心这种情况家长的社会抚养费,调整到统一的按“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倍征收。

此后,官民谈判再无进展。对于梁心等家属的诉求,北京市卫计委渐渐“不闻不问不管”。

落户与计生脱钩之后,社会抚养费征收失去了“抓手”。 一位从事计生工作三十余年的基层计生人员向财新记者坦言,“要是落户上不卡一下,确实也收不来钱”。从已脱钩的地方经验看,逾期未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者,将交由法院强制执行。据财新记者了解,在福建、浙江的一些地方,强制执行的手段包括冻结家长的银行账户、信用卡或锁死身份证功能等等,企图以此阻扰欠费、拒缴费家长的正常社会活动。

尽管童童落户的近忧已除,庞大罚款的远虑仍在。“也许过不了多久罚单就要下了”,梁心说,家属群里的人都有这样的担忧,害怕上完户口,公安把名单交给计生办,然后就能精确地下发罚单。“如果下了罚单,我肯定不交,我会起诉”,梁心表示。

此外,“超生”的标签或许还会影响童童未来的入学权益。

近日,《京华时报》报道,从2016年9月小学入学起,海淀计划实行一套房产“6年一学位”政策。这意味着一套学区房在6年内,只能有1个直系子女就近在学区内入学,但政策内的二孩能够例外。

但无论如何,付出了两年的奔忙、等待、焦虑,这一天,梁心是喜悦的,童童终于有了户口,最起码有了基本的权益—能办理社保了,不需再用姐姐的医保卡挂号看病,能顺利上幼儿园,能和家人一起坐飞机了。

可以预见,计生与户籍将在各地渐渐解绑,诸多“黑户”得以漂白。而更深远的影响或许在于:它将倒逼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尽快调整。当每一个超生的孩子都可以落户,新生人口开始被视为社会的资产而非负债,而今是昨非的惩罚机制又越来越显突兀时,中国人的生育迈向完全自主,或许将不那么遥远。■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博讯 boxun.com)
3470013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