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翔转自博讯网
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不管是外界还是国内,总是诟病颇多。提及中共,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党专制、舆论管控严苛、贪污腐败,尤其突出的是意识形态挂帅。对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刻板印象,也逃不开刻板、僵化,为保全自身执政地位很难在改革方面迈开实际步子。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并坚定地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而习近平意欲构建的现代版“中国共产党”,虽然不同于柏拉图否定一切现有制度的同时追求正义与智慧,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面对左右派思潮的角力及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添油加醋,习近平也必须有哲学家的思考。面对左右派的水火不容,习近平只能以民为中心,只谈问题不谈主义。
十八大后,习近平的每次公开讲话和表态都会成为众媒体解读的重点。人们循着惯常对左右派的理解,归纳总结着习近平左的动作和右的倾向。令左派兴奋的是,习近平毫不遮掩对毛泽东的推崇,公开表示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不能割裂开来;令右派激动的是,习近平借“82宪法”30周年纪念大谈宪政民主,还将首次离京访问地选在了邓小平南巡故地。经过了轮番“左晃一枪、右晃一枪”的攻势后,历来不愿意坐在圆桌前和谈的左右派终于隔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便是当局举棋不定,不倾向左也不突出右。
不左不右,其实就是习近平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实现华丽转身中的一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位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固然有“红二代”护身,固然推崇毛延续邓,但从其以往稳抓党建的作为和魄力以及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来看,还是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型执政党,即不同于毛也不同于邓。因为不管是毛、邓,还是后来的江、胡,虽然也着力于为人民服务,但偏左或是偏右的痕迹明显。多维新闻曾将习近平定义为“年轻版邓小平”,也不过是由两者重合度演绎的“帽子戏法”。就习本人来说,姑且不论能否赢得生前身后名,至少在史册中记载时不想成为邓的剪影。
所以,在经过了毛时代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倒退和遗毒,经过了九十年代中期自由派与新左派的大论战,当前改革和保守派互相撕扯、水火不容的局面坚若磐石。所以,习近平要想将走出一条特色道路,使世界最大党——中国共产党真正从革命党转变为民服务的执政党,唯有想方设法打通左右派的“任督二脉”。
不可否认,左右派同声共振不是以往领导人追求的理想政治图景,但习近平的不同之处在于,自身并非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更多地是旁观者。加之随着网络大发展大繁荣,各种声音旁逸斜出,左右派大辩论的盛景也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也为习近平脱离于左右、“无视”左右创造了有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