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女权观察:20年后,希拉里唤醒北京女权演讲的记忆

2015年09月10日 综合新闻 ⁄ 共 222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周轩屹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3年初,在卸任国务卿仅仅几天之后,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召集了一批资深女性幕僚,讨论在她考虑再次竞选总统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事。

她告诉众人,她希望在克林顿基金会(Clinton Foundation)工作期间在女性议题上发挥影响。不过,克林顿也希望确保这些行动围绕着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展开:1995年9月5日,她在北京的郊区发表的那场关于妇女权益问题的演讲。

那次演讲是在克林顿树立自身政治身份之前发表的。在过去20年里,她一直把它作为自己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及的一条主线。现在,在那次演讲发表20周年之时,它成为了克林顿2016年竞选活动一个聚焦点,在她使用私人电子邮件的事情引起持续争论之际提醒大家,克林顿为妇女权益提供了怎样的支持。

“人权就是妇女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United Nations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上,时年47岁的克林顿在宽敞的会议厅里宣布。

上周五,克林顿接受MSNBC电视台主持人安德烈娅·米切尔(Andrea Mitchell)采访,除了就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一事回答各种问题之外,她们还讨论了那次在北京的演讲。米切尔曾对1995年的那次会议做报道。(“我们那时还是小孩儿,”米切尔说。)本周六,克林顿计划在新罕布什尔州出席一个聚焦妇女议题的集会,并将对北京演讲20周年发表纪念讲话。

克林顿告诉米切尔,那次演讲过去了20年,女性在卫生和教育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在政治权利和安全方面仍然落后。“这就像是杯子半空半满,”她说。

有不少幕僚参与了北京演讲的策划,对其中十几人的采访勾勒出了这样的画面:第一夫人抓住机会,推进自己职业生涯的核心进程,但她也把这次激进的演讲看成是一种途径,可以用来塑造自己独立于丈夫的身份。

在筹划那次演讲时,一些白宫幕僚认为第一夫人不应该投身到微妙的外交问题中,遭到了她的抵触。比尔·克林顿在演讲稿准备的早期阶段就浏览过,但他的顾问并没有。白宫幕僚长托马斯·F·麦克拉蒂(Thomas F. McLarty)曾告诉好奇的记者团,克林顿夫人的北京之行不会有任何开辟性的举动。

“在我出发之前,国会和政府有很多人感到不安和担忧,但我清楚表示我会去的,”克林顿上周五接受采访时说。

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和国务院的一些派系也在阻挠克林顿此行,担心她的出席会导致中国不满(的确如此)。一些人权活动人士则担心,她到场这件事本身会被看作是与敌对政权和解的一个标志。

当时,中国政府拘捕了记录人权侵犯行为的美籍华人活动人士吴弘达(Harry Wu)。如果不释放他,美国就不同意克林顿参会。(在白宫东翼第一夫人办公室,克林顿的幕僚开始用“吴弘达就是我”的说法。)吴弘达最终获得释放,清除了此行的障碍。

“几乎每天都充满了某种挑战,需要加以克服,”希拉里·克林顿当时在白宫的幕僚长梅兰妮·弗维尔(Melanne Verveer)说。

因为在医疗改革上的失败,克林顿的形象已经遭受了冲击。保守派指责她在北京推进“激进的女权主义议程”。天主教团体称这个由世界各地1500名代表参加的大会“反家庭”。

“当时的形势不乐观,”参与了大会外交协调工作的科罗拉多州前民主党参议员蒂莫西·E·沃思(Timothy E. Wirth)说。

“他们刚刚结束医改的事,人们看她的时候就像在说,‘这人是谁,她在干嘛?’”沃思接着说。

克林顿在演讲中表示,婴儿仅仅因为生下来是女孩就“得不到喂食或是被溺死的时候,是对人权的侵犯”,以及“女性沦为卖淫的奴隶的时候,是对人权的践踏”。与她一同前往北京的幕僚记得,此时古板的联合国代表跺起了脚。

克林顿的演讲结束后,穿着传统服饰的各国女性涌上扶梯,想要近距离接触身着浅粉色套装的克林顿。在离北京城区30英里的怀柔,为了听克林顿的演讲,上万名未获准参加大会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不顾倾盆大雨和严密的安保措施聚集在一起。

“直到今天,人们还会自我介绍,‘我当时在北京,’”曾在克林顿执掌国务院时担任全球女性事务无任所大使的弗维尔说。

自那以后,为了让北京的形象停留在公众的视野中,克林顿和她的谋士无疑也做出了努力。

今年4月宣布竞选总统前,她在纽约参加克林顿基金会的一次活动时称,北京的那次大会“具有历史变革意义”。今年春天,电子邮件事件引爆的争议,转移了外界对克林顿为突显那次演讲而进行的活动的关注。当时,一次有关女性议题的联合国会议,正好遭遇了媒体对邮件事件的密集报道。

去年公布的白宫文档显示,克林顿和她的顾问一早就认为,那次演讲是在政治上宣传她的机会。他们的媒体策略包括上《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和《雷吉斯和凯西·李现场秀》(Regis and Kathy Lee),以及展开一次走遍全美的女性“聆听之旅”。

“这不仅能立即让国内关注您的北京之行,还会让本土新拍摄的相关镜头和在北京的画面联系起来,”克林顿的新闻发言人丽莎·卡普托(Lisa Caputo)在1995年8月30日的备忘录中写道。

演讲一周年之际,白宫东翼策划了在美国的一场纪念活动,名为“北京:一年之后”(Beijing: One Year Later)。活动中,克林顿和全国范围的女性进行了卫星连线。

中国民主党中国女权问题观察员  周轩屹

2015年9月10日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