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亮转自新浪
本报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民航界“反腐风暴”由去年年底发端,席卷至今已致行业主管部门、航空公司以及相关企业数十人先后波及并处于被拘捕或被调查的状态,更有高官在此期间留下一纸遗书以身投向高铁结束生命,为外界留下无数争议与猜想。一直被民航业界所乐道的市场化、充分竞争以及行业高速发展的诸多光环,在长达20多年的权力寻租黑幕被渐次揭开之时,瞬间被打回原形;同时民航业的高危部门也映入眼帘。
张志忠被批捕
首都机场前董事长的落马成为这一波民航反腐风暴的重重一笔。
如果不是由民航华北局前局长黄登科被调查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民航系统行政审批腐败案件的牵涉,前首都机场董事长张志忠本可以像很多同样级别的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一样,在任期结束之后,由组织给予一个锦上添花般的“业绩评定”,并享受着不错的退休待遇颐养天年。
然而正因此次民航系统“反腐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回溯时间之长,使得即将“平稳登陆”的张志忠终于在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重重跌倒。
本报记者通过多方得到的消息证实,张志忠已于近日被衡水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的罪名依法批捕,但该案的诸多细节尚需相关案件审理完毕之后才可得到进一步披露。
5月21日,张志忠被从家中带走并被刑事拘留。现年59岁的张志忠从1987年2月起先后供职于民航总局(现民航局)国际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民航总局运输司、规划财务司,2007年1月26日起接替李培英出任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同年6月,李培英被“双规”。
接连两任董事长的落马让首都机场一时间成为“是非之地”,然而根据本报记者所了解到的情况,张志忠却并非因为在首都机场工作期间出现问题而遭查。
2009年底,民航华北局前局长黄登科因航权审批中存在腐败问题而被免职并进一步接受调查,由此牵出一位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从事中俄间货运包机业务的商人魏景波。
据一位了解该案件内情的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魏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交待了当年在从事包机业务时为获得航权而向当时担任民航总局运输司司长的张志忠行贿,并借此在民航管理部门“打通关节”,成为中俄货运包机业务领域的佼佼者。
而张志忠于1996年2月至2003年3月期间担任民航总局运输司司长一职,张掌控运输司之时正是魏景波从事的包机业务快速发展的“黄金(1218.30,0.00,0.00%)时期”,其业务的上升显然与张在航权审批上提供便利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及其航线航班实施经营许可管理”是民航局网站上对运输司行政职责的描述。
两大部门易出事
除了张志忠案,南航在此次反腐风暴中也处于舆论的焦点,多名中层人员涉及其中。
“为获取航权和航班时刻而公关,南航绝对不是唯一一家。”一位供职于某国有航空公司的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只是此次被调查的黄登科与庞汉章案主要与南航有关,因此矛盾的焦点以及涉及的主要人员才会集中到南航。”
“我们的高管团队都在这里,公司管理层非常稳定。”南航董事长司献民在6月30日下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表示,“个别人的经济问题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发展。”
本报记者从当天参加股东大会的人士处得知,司献民证实了南航目前一共有9人被司法机关带走调查,且“均与包机案有关”。
除了6月10日前后被带走的公司总工程师、机务工程部总经理张和平、重庆航空总裁周英里等7位高层之外,一位南航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6月16日前后,南航营销委运力网络部副总经理江晓中以及前任总经理也被带走调查。
“运力网络部与市场销售部是营销委下面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前述南航内部人士介绍说,“但航线时刻全部靠运力网络部公关,如果时刻不好,市场销售部能力再强也无法与对手竞争。”
“对其中一些人来说,这样做更多的是为公司的利益考虑。”前述南航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时刻资源演变成明码标价的交易品,潜规则被摆在台面上操作,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航空公司来说,是没有选择权的。”
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了解到,在其他的航空公司,同类性质的部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部门职责所在,在其位,谋其政,造成了该部门处于容易犯“错误”的位置。
转发此文至微博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