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私营企业观察:韩国对华出口不振或成新常态

2014年10月31日 综合新闻 ⁄ 共 88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杨锋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据韩国通商产业资源部发布的统计,今年第三季度的出口额环比减少百份之二点六,呈现二零零八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最大的跌幅。分析认为,对中国的出口减少是该跌幅的最大原因,而更的的问题是对华出口减少往后有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据韩国通商产资源部发布的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韩国的对华出口额为1061亿美元,其中的半成品和资本货物(capital goods)分别为335亿美元和225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了2.1%和7.2%。

若考虑上述2个分类的对华出口占比为53%,和对华出口在总出口的占比为27.1%,上述的2.1%和7.2%直接影响韩国的出口和经济。

友立金融经营研究院的分析认为,半成品和资本货物的对华出口减少是中韩两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应该是往后的一个“新常态”,而不是暂时性的现象。

该分析指出,中国的对外出口近年来逐步放缓,欧盟国家出现财政危机之后的2012年,中国的出口增加率从20.3%骤减到7.9%。通过中国加工后再出口的韩国产品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据韩国方面的统计,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比在2008年为41.1%,这一数据在今年上半年已经下跌为31.6%。

中国近年来扶植大型装备产业,提升资本货物的自给率,缩减对进口的需求,由此减低了对韩国产品的依赖。另外,小米和华为等中国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崛起,也减低了韩国相关资本货物的对华出口。

另有分析认为,中韩两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互补作用之后,从“分工合作”逐渐发展出了竞争局面。专家认为,往后的竞争应该会更加激烈。

另外,中国经济从“全球工厂”的制造产业,正在迈向促进内需市场的新的经济结构。在这一方面韩国企业未能及时地跟进。

如何应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关系到韩国经济的未来。

韩国经济副总理崔炅焕日前对此表示:“政府将会向企业提供尽可能的一切帮助,使韩国企业可以在中国市场继续发挥竞争优势。”

中韩两国正在进行的自由贸易谈判也许会是改善对华出口低迷的一个新的环境,双方在9月刚结束第13轮谈判,今年7月在首尔举行的中韩首脑会谈上,两国领导人曾同意在年底前完成自贸谈判。

(特约记者:刘水 责编:嘉华)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