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贫富差距观察:比種族歧視更不平等的事

2014年07月10日 综合新闻 ⁄ 共 98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陈淑钗转自商业周刊

對「不平等」的不滿,幾乎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所有國家的群眾心態。事實上在美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內,反不平等、反精英貪婪的群眾運動,聲勢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大選臨近前的高度關注點。

其實,上述兩個國家,某些社會不平等狀況在過去幾十年內已經逐漸得到改善。在印度,某些歷史上一直以來處於不利地位的團體(尤其是低種姓群體),已經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種姓歧視中最為醜惡的部分正在消失。而美國社會對婦女,非洲裔/南美裔美國人和同性戀者的歧視也日益遠去。

這些發展都反映了兩國的民主進步。但與此同時,民主制度卻正在被劇烈惡化的經濟不平等狀況給撕裂中。

相對於種族主義或者其他形式的惡意歧視,經濟不平等的狀況反而能得到某種程度的辯護。美國社會的基本原則是,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這是一個看起來好像很有說服力的信條;在印度,這個神話並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不過人們(甚至某些窮人)普遍認為,富人之所以致富,是因為他們確有過人之處,接受過教育並掌握了某些技能。

種族不平等 人人喊打
經濟不平等 卻可躲在政經保護傘下

但這個說法存在著兩個問題:首先,教育和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相對於窮人來說,富人有能力就讀更好的學校,醫療營養條件更好,擁有的社會資源也更多,這幾點會對隨後的學業和社會成就方面發生決定性作用。富裕家庭的學齡前兒童在營養,醫療和照料方面都更有優勢;同時也有證據證明,窮人家的孩子在3歲時就已經會因營養不良而導致不可逆轉的大腦損傷。

當窮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開始下滑時,他們只有很少的機會去上補習班,而富人則可以在整個學習生涯中花大錢聘請私人教師。因此印度成為世界上輟學學生數量最龐大的國家。

美國的社會學家同時也記錄了國內城市貧困家庭子女所遭受的逆向「相鄰效應」(兒童的行為受到附近人群的影響)。在居住模式更加分化的印度農村地區,這種效應更加嚴重。

兩國所共有的另一個問題則是「不對稱收入」的日漸增大。在印度這個快速成長的經濟體中,類似土地,礦藏,石油天然氣以及電信這樣的稀有公共資源,最近市場價格大漲,同時也為那些跟政界有關係的人帶來巨大的不對稱收入。

在美國,過去數十年來的金融部門的去監管化,以及各種推陳出新的不可靠金融商品,不但無法提升生產力,甚至還動搖了實體經濟。眾所周知,結果就是一小部分人獲取了極大的財富,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卻要為前者所造成的巨額損失買單。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