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洗脑观察—高招腐败:点招名额卖百万 补录多为暗箱操作

2013年12月04日 综合新闻 ⁄ 共 145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李星转自网易

盘点高校近年来十大高校腐败案

成都晚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调查一事,将自主招生涉及腐败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北京晨报昨日的报道中引述业内人士的话称“点招”名额随行就市,“由于今年点招指标下降,一个名额已经由去年二三十万元涨到了100万元”。

补录环节多为“暗箱操作”

东部某院校工作人员坦承:“‘点招’是随行就市,由于今年点招指标下降,一个名额已经由去年二三十万元涨到了100万元。”一位211高校负责人则坦言,对于主管领导开了照顾某考生的“条子”,学校只能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将其录取。尤其是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自主招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成为有门路但成绩不好的考生入学新通道。

补录环节多为“暗箱操作”。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虽然补录也有最低分数限制,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够严,成为权钱交易的另一个重灾区。

调换专业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吉林省原总督学于兴昌的众多受贿记录中,大部分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有关,其第一笔受贿就来自于帮助一名学生调换专业收取了1万元钱。业内人士透露,调换专业早就涨价了,少则几万元,多则十余万元。

研究生招生 也有寻租空间

招生腐败,不仅存在于人民大学,也不只存在于自主招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录中的问题更大。”某地方高校系主任王宏伟告诉记者。

王宏伟说,研究生招生一般有几个环节容易出问题,“考前透露考试题目,在命题前,尽管各高校各学院要求出题的导师签订保密协议,但是泄题现象却屡有发生,阅卷最容易出问题,有的学生在试卷上做标记,有的导师很明确地告诉关系好点儿的学生,可以把最后一道主观题的答案告诉我,我给你的卷子打分”。调剂过程同样容易出问题,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花点钱找找人、打打招呼,“地方性高校非常讲关系、看人情,有规无章,不少人都在这么做。”王宏伟说。

“有花2万元,调剂成功的;也有人给某领导送贵重物品,运作成功的;有人通过购物卡操作进去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学生向记者透露发生在身边同学身上的故事。

名词解释

什么是点招?

点招,是指考生过了高考省控线而未达到学校录取线,通过点招指标与其他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一同正常录取的做法。设置点招原本是维护高校招生自主权,但实施多年点招后,点招已逐渐变味。调查发现,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已成为高校招生腐败的“重灾区”。

调查

信息不透明滋生“操作”空间

调查发现,高校自主招生及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是腐败的原因之一。以自主招生为例,公示项目最多的省市只包括7项,例如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等,这些信息公众根本无从监督,而最关键的学业成绩、笔试、面试评价等,反而不在公示之列,操作的空间由此滋生。

在研究生招生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指出,教育部给一所学校分配多少指标,并不透明,而学校如何对招生指标进行再分配,也不透明。除“统考录取”之外,还有统考之前的“推免保研”和统考之后的“补录”、“破格”。“补录、破格指标究竟来自教育部对招生指标二次分配,还是学校截留了招生指标进行二次分配,这不太清楚。”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