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转自博讯网
国大陆工商联经济部8月29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称,2012年民企500强所面临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资金问题突出,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成为困扰企业的主要因素。报告显示民企500强的利润总额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首次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500强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了税后净利润低于总税负的情况。
中国大陆民营企业净利润不敌税负,从另一层面说明目前民企存在减税要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营经济的景气度关系到经济活力,对于李克强而言提振民企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再拖的问题。温家宝执政期间,重“国”轻“民”导致大陆出现过多次民营企业倒闭潮,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温州民营企业家跑路具有标杆作用。为了挽救滑向深渊的民营经济,中国政府相继推出新旧非公经济36条,但是受制于相关政府部门执行力低下的问题,新旧非公经济36条并没有被落到实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李克强上台以来,多次邀请民营企业家到中南海座谈,为了落实为民企提供平等环境的承诺。新一届政府也加速推行营转增与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步伐,中国发改委反垄断局频繁亮剑反垄断,也是让人看到政府打破垄断的决心。但大陆分析人士认为,结构性减税与打破行业垄断,对于民营企业500强而言或许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意义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大,原因是即便很多行业放低了门槛,恐怕多数民企依旧望尘莫及。
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之中,简政放权被看做是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之一,简政放权对于打破大陆垄断有着积极影响,目前中国金融、能源、市政等行业依靠的是政策约束完成的垄断,撤掉了行政的保护伞之后,民营资本进入会导致垄断行业会引发行业竞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优秀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高,最终又必然导致市场进入竞争性垄断的时代。虽然行政垄断与竞争垄断的成因不同,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
寄希望与开放垄断行业,吸纳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可以改善政府过度投资的问题,但是无法拯救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毕竟上述行业的市场容量有限,无法容纳下如此多的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走出难关,最根本还是要靠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喊了很多年,与经济转型相比升级更为艰难。特别是对于一个依赖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提高劳动力素质与改变生产方式是一个漫长与艰巨的任务。
李克强没有直接出台大规模扶持民企政策,或许也是希望效仿朱镕基时代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实施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的方式完成对民营企业升级的改造。当前大陆很多民营企业目光短浅,缺少主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有必要通过“下岗”的方式来引导企业完成升级。“下岗”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下岗职工问题集中在这个时期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与之相似的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当前遭遇发展困境,与受到的种种不公待遇有关,但更深层次原因也是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矛盾所致。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让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最为典型的是出口行业。人工成本与原材料成本上涨,是目前很多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客观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中国民营企业遭遇到类似朱镕基国企改革前的困境。当年的国企下岗让很多人失业,但在困境面前一些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下岗改变了2000万中国人的命运,让一部分人暂时的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但突如其来的困难也激发了人的斗志,甚至是促使了一部分人下海经商,经过多年的打拼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国的民营企业也是如此,虽然减税能够减轻一些企业的负担,但是企业想要真正保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从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对于裹足不前的企业而言,市场最终会将他们无情的淘汰,未来几年中国或将持续面临中小企业倒闭的问题,李克强在处理民营企业倒闭的问题上,也将可能采取有保有压的态度,看到大陆民营企业倒闭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对于高新兴行业中国政府应该无条件出台扶持政策,对于落后产能的企业,如果不能像下岗工人一样克服困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淘汰也将是经济转型所付出的必然代价。
本文来源:多维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4219197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