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中国农民悲苦观察:中 国 农 民 工 ———历 史 与 现 实 的思 考

2013年07月24日 综合新闻 ⁄ 共 102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郑秀梅转自华龄出版社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这是任何一 个经济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 出现的历史过程。并且在这一历史进程当中, 农村人口或者农业劳 动者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中国要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和 现代化, 当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 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并没 有同步协调推进城市化, 因而出现了候鸟式或说兼农式的农民流动,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特殊国情以 及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而这一特殊国情又决定着中国在对待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时所遵循的价值理念、政策取向以及道路选择 都会与众不同。 中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国情主要体现在 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 中国是一个后发二元国家。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 后发国家 就意味着不可能像先发国家那样通过掠夺来完成工业原始积累, 也没 有机会像一些先发国家那样, 靠大规模的对外移民来转移国内庞大的 农村人口。况且中国又属于后发国家中饱受侵略的国家, 因此, 工业化 和城市化都甚至无法完成一个自我积累、自然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11 了我们必须比其他后发国家更要依赖农业剩余来完成工业原始积累, 而由此发展出来的工业和城市却又脆弱的缺乏起码的承载力。中国还 是一个二元国家。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二元国家, 同时也是社会、文化 意义上的二元国家, 同时还是一个城乡人口二元管理的社会。这种多 维二元化塑造了“ 一城一乡”这样两个相对边界封闭、利益独立、身份 对抗的社会群体。“后发二元”这一国情使得我国在藉由农业剩余来 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建设的同时, 却造就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曲折 和凄惨的过程。 其次, 中国与其他后发二元国家相比, 其人地矛盾之尖锐又是其他 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国有着占世界 21% 和占世界 26% , 而中国只有 占世界 7% 的耕地。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人均耕地仅 1. 41 亩, 不到世 界人均耕地资源的一半, 不到俄罗斯的 1 /8, 美国的 1 /6, 印度的 2 /3。 这一点从客观上使中国面临着更严重的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问题, 中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张力更大。 本章将对我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详尽的梳理。通过对 历程的回顾, 我们会在感叹农民工进城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还要感 喟他们所遭受过的不幸与不公平。但最重要的是, 我们会通过对历史 的回顾更清楚地认识这段历史, 反思我们的政策, 以图改良, 正所谓以 史为鉴, 这也是本章的立文意旨所在。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