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转自新浪
“革新与复兴——中国高等教育转型论坛”在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召开。这次论坛由《中关村》杂志主办、新浪网协办,著名文化学者、凤凰卫视高级策划王鲁湘担任主持,周孝正、张颐武、胡星斗等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了精彩纷呈的言论,剖析中国教育的弊端,纵论中国教育的出路。以下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程方平先生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接受《中关村》杂志的邀请参加这次论坛。
中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刚刚出台,引起全国讨论,而且在这里边确确实实有一些改革的意向和改革的愿景。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我们中关村地区教育改革正像王鲁湘先生所讲的,既有很好的前景,又有很多的障碍,在以往的发展当中,我们积累了成绩,也积累了包袱。我今天是抛砖引玉,所以我想就一个问题和一个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交流,因为后面有很多大牌的专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进行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经过自己多年的研究,我一直在考虑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如何定位,因为我们现在意识中高等教育是按照意大利在十一世纪出现的一种探索高层知识专门机构的模式发展而来的。这种模式的高等教育探索了一百多年,继续往下走的时候,我们面临着既完成教育近代化过程,又要同世界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共同竞争,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这样一个双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过日本,学过美国,学过德国,学过前苏联,到了今天,我们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这30年当中我们一直把办世界一流大学当作一个国人的梦,但是这个国人的梦也使我们经常感觉到一种痛,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才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科研以及我们大学所担负的社会责任都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如果只按照西方的传统去办,这种追赶和争创一流的道路可能是很漫长的。十一世纪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就已经出现了,我们仅有一百年,在追随意大利,追随英国剑桥、牛津的过程当中,其他的国家都走过相当一段时间照搬的过程,同时又逐渐觉悟到要办自己的大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德国当年教育改革,办成研究型大学的探索,就在原有的学习英国传统意大利传统的基础上,具有世界影响的推进。美国的哈佛,在学习洪堡的经验,德国研究型大学过程中,也结合美国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实现了他们自己的具有美国风格的大学的发展。
2006年中央教科所曾经和OECD一起举办了国际高等教育论坛,在这个论坛上国外的学者都在强调他们沿着欧洲大学传统发展到今天,他们既有创新,又从历史上汲取了他们丰富的营养,但是很多的欧洲人,包括很多的中国人,都不知道我们中国也有非常悠久的大学传统,而且这种大学传统和西方的大学反映出来的大学精神比如说独立探索、有自主的人格、不崇拜权威、敢于挑战以往相对的真理,在这些方面中国都有这样的传统,特别是和意大利同时出现的宋代书院,在这方面反映出来,和西方的大学精神几乎同样的大学精神,只不过办学的形式有中国的特色。
在这个论坛上,我本人就是学历史出身的,我就介绍了中国有这样的大学传统,如果在未来中国大学发展当中,我们的大学除了向西方学习,除了在实践当中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探索,同时还要关注我们自己的传统,我们就可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为全世界提供一个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模式,里面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中国独特的思维以及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思想。我的这个发言得到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也就是说在这些方面,我们自己不仅意识有限,我们向全世界展示我们这样的大学传统,也还是非常有限的。
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一些大学在弘扬大学传统,把它作为构成中国大学办学特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大学考古学院,就在山东的“尼山书院”设立了他们的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期是文科的研究重镇,而且在这些方面出了很多很好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涉及到文科,也涉及到医科和其他一些学科,在这样的探索当中,对我们现行教育当中的一些弊病也找到了中国的解决方式。由此我个人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不仅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需要挖掘我们很好的传统。
比如说,大概前两年有一次中国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在这个论坛当中,有一个参会者问哈佛大学的校长,“请问校长,你能说一下怎么样办成一流大学吗?因为大家都认为哈佛是一流的大学”。但是这位校长说,“我不知道怎么办成一流的大学,我只知道怎么办不成一流的大学”。他提了两条,一条是行政的干扰不能太多,有了过多的行政干扰,绝对办不成一流的大学。第二,大学虽然是学术专家林立的地方,但是不要树立学术权威。在学问问题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应该和教授平等的对话,在探讨问题上没有地位、年龄、性别的差异,这样一些传统我们都可以在我们的历史上,近代很多大学当中,以及高等教育探索的先行者身上,包括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等,得到启示,而且他们探索的规律至今依然符合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符合创建一流大学的规律。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发展定位,不能没有我们文化的自我。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高等教育中非常现实的现象,我曾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专家参加过我们高校评估。前一轮高校评估尽管社会上的反响不一,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推进制度建设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有制度的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实实在在的提高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关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因为我们知道,大学最基本的精神,最基本的学术建设是要依托在本科教学的。
教育部对大学的评估先从本科入手,但是我们觉得除了制度推进之外,高校大学本科教学问题还是比较大的,我记得前两年《中国青年报》有一个记者写过一本书,叫《逃离大学》,讲的是大学生对大学的厌学现象,而其中里边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学本科教育和高中教育没有区别,很多学生戏称高四、高五。一开始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们觉得这个记者可能有一些极端的偏向,但是我们经过了解以后,我们发现他讲的情况确实在我们的高校当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大学的一、二年级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背知识点,在考试当中超越知识点的个人发挥一律被考试判为错,在这样的高等教育当中,我们怎么能够培养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甚至有独立人格的人才?
这样的现象不仅在一般的高校存在,甚至在一些名牌大学,而且这些年一些评价导向也使我们的高校本科教学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大学有三个最基本的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教学,第二个功能是科研,第三个功能是服务。服务的功能主要是在工业化革命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服务功能逐渐拓展,但是在拓展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学方面的功能开始弱化,在我们的政绩导向、数量化导向、GDP导向的背景当中,能够外显和评价、科研和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效果后显的教学出现了很严重的弱化现象。
就在北京市,就在海淀区,有一些学校大学教师一周要上30多节课,跑3、4个校区,在这样的导向和现状下,大学本科教学确实令人堪忧,确实让很多带着希望,带着对大学学习方法那种自由的争论的、探索、期望的学生进入到大学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望,而且我们大学在本科的教学方面还有一些评价导向,比如说我们在前几年分析了我们大学的本科基本问题以后,发现我们大学本科教育第一个大的方向是为国外的大学培养留学生。第二个方向是为高一级的研究生学习培养像高考一样那样的考生。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大学毕业生出来,大家都有一个比较美好的理想,当白领、坐办公室,而对实实在在的职业、实实在在的工作却有很多的不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本科教育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很多学科的规格和发展。而且在大学教育中间,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我们前面讲了,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评价方法都非常僵化,通过纵向比较,我们现在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在向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注重方法,把学习主要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样的改革相比,大学的本科教育问题是非常多的。
所以,我们在今年所做的,对于高校本科教学一些研究当中,我们觉得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是把这些问题直接提出来,要让我们的高等教育真正在本科阶段就能为我们的学生,为我们未来杰出人才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多的体制问题、管理问题、评价问题、导向问题,我想后面的很多专家都会提到。
最后我想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我前两天看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报道,密西根大学是美国公立大学的前三甲之一,这个大学每年本科生都会得到学校的资助参加具有实战性的科学创新,本科生在做太阳能汽车试验,最后拿出他们的试验成果,参加美国大赛,获得第一。而我们回想一下,中国很多的大学在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创造以及自主创新方面提供的经费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更高的层次,但是在硕士生和博士生阶段,我们为学生和学习者提供的科研条件和相关的激励是非常有限的,我希望在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和探索当中,能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更全面、更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知识和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