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园地 > 正文

中国国企弊病观察:官员提拔无望转掌国企,官商不分成瓶颈

2018年02月23日 党员园地 ⁄ 共 139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新网1月18日电 17日出版的美国《侨报》刊登文章对中国官员升迁无望之后“退居”国企的现象做出评论。文章称,尽管今年国企用人机制正在逐步改善,但国企仍然成为大量升迁无望的官员的好去处。行政任命、国企高层亦官亦商、年薪惊人、享受相应行政级别待遇等问题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到了必须突破的时候了。

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大陆媒体曝光,央企高管“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网民戏称“当不了省长就给你个行长,当不了大部长送你个董事长,年薪动辄数百万,凭谁冲钱都想干”。

近些年,大陆国企用人机制正在逐步改善,在市场化选拔国企管理者上进行了一些探索。2003年,国资委联合中组部首次面向海内外招聘央企高管7人。此后,央企全球招聘逐渐成为一种趋势,2010年,央企全球招聘从1410位报名者中聘任了31人。

但存在的问题是,公开招聘来的职业经理人留任率不高,招聘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招聘来的管理者“水土不服”,很难融入到中国特色的国企管理氛围里。这其实暴露的是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包括管理层选拔,仍没有摆脱行政化思维。这与企业的市场化属性要求相差甚远,与市场化选拔管理人才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国企管理层人员、董事会构成主要来源是行政任命的政府官员。

这种局面是否是部委在提拔无望升迁的官员不得而知,但大多数央企董事长、总经理、银行行长等都是从部委等部门副职或司局级官员被中组部一纸任命空降而来,到的确是事实。仅从国有金融机构看,从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官员中,一纸任命到国有或国有控制银行、金融集团、证券期货金融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担任掌门的就不计其数。这些人不仅头衔高,从行政干部级别看还享受部级、副部级等相当级别的官员待遇。政企不分,官商一体。同时,行政部门离退休高官许多都在发挥余热,在各类公司里兼职顾问、独立董事等职,领取高薪。此外,还有人在国企挣足钱后摇身一变又回到政府任高官,在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之间变换着身份,既有政治前途又有经济“钱”途,财富和权力双丰收。

这充分暴露出虽然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改制上市,但只是形似而非神似,离真正的市场主体细胞相差很远,内部管理机制仍沿袭行政化管理的思维定势。“当不了部长给个董事长”的任命,就足以暴露出国企经营管理是靠国家信用、国家资源撑腰的。这对整个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大。把公权力引入到国企管理中,必将扭曲市场经济机制,对其他形式的企业形成严重不公平。央企高管身份游离于官员和企业经理人之间,异化的激励机制更容易引导其追求政治目标而非经济目标,滋生经济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进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抑制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这种亦官亦商的国企管理层任命制状况必须改变。首先,应该彻底取消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行政级别待遇,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的一分子。其次,一定要尽快改变国企管理层行政任命制,尽快实行市场化选拔制度。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包括有志于企业管理的现任行政官员和公务员。一旦市场化选拔上后,其唯一身份是公司企业的管理层高管人员,不套用、不享受任何行政官员级别。再次,建立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考核机制,发挥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作用。

到了突破国企用人制度固化的时候了,让真正优秀的人才引领国企不断创新。(余丰慧,大陆时评人) (博讯 boxun.com)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