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有多牛,比一比更清楚。2009年,中移动与中石油总共净赚2491亿元。而8月29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榜单显示,去年500家最赚钱的民企,净利加起来只有2179.5亿元。民企之“小”与央企之“大”,对比强烈,刺人眼目。
从赚钱的角度来说,不少央企已经“脱胎换骨”。刚刚卸任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过去7年,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营业收入与利润更是增长了3倍以上。
从三分之二国企亏损到赚大钱,是好事。但人们已心明眼亮,不再一看到财政收入或国企利润增加就欢呼雀跃,而是习惯追问这些“增加”从哪里来,代价如何 ,以及何所往。李荣融曾委屈地说:“央企搞得不好,要被骂;搞好了,也要被骂。”倘若民众发现,这些大蛋糕非但有从自己身上揩的油,而且最终自己难于分享,骂一骂不也可以理解?
当然,首先还须确定蛋糕是不是真有那么大。摆到台面上的亮丽得分,恐怕至少要减去几个部分。一是靠垄断取得的利润,二是供央企免费使用的国有土地的租金,三是从银行获得的低息贷款所获得的息差收入。至少这些不能被统统当成国企改革的成就,收入“绩效考核”的囊中。长远来看,即便以央企为龙头的国企赚到了更多的钱,还是需要追问:赚钱是国企的基本定位吗?政府的基本职责是提供包括公正规则在内的公共品,保护民众创造财富的可能与成果,有什么理由直接介入大规模盈利活动?
毋庸讳言,很多央企确实在充分利用其政经权力结构中的优势,制造中国经济运行的“新双轨制”。
在国有轨道上,国企利用免费的土地,撬动天量的信贷资金,不断扩张投资;依靠近乎完全免费的油气及矿产资源,趁着价格上涨的机会,获取超额利润。而且这样得到的利润,很少反哺社会,更多是在央企内部循环,用来投资房地产,或利用已有的垄断权,向上下游延伸,“打通整个产业链”。
在另一条轨道上,艰难运转的民企,不仅要从原本已打开半扇门的垄断行业中退出,即便在竞争领域,也因面对大国企的“抢地盘”,节节败退。
所有这些,非但无助于民众自由地创造财富,反而有损于基本的市场公正。于是,与大国企一起炒地皮,或与裸官一起财产转移,就成了时尚的选择。任由这趋势发展下去,部分央企不择手段的“保值增值”,或将异化为全面的与民争利,与改革初衷无疑背道而驰。
如果赚钱不是国企的基本使命,如果建立好的市场经济还是中国改革的目标,有个问题就不得不问,国企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最初曾经化私为公,那是认为私有制乃万恶之源。试验三十年后发现,把国有制当成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把整个国家建成一个大企业,这条路岂但走不通,其惨重代价早已众所周知。
历史教训,应当吸取。不能因为今天经济社会形势有所好转,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必须明确,要想生产力提高,要想共同富裕,必须保护民众的私有产权。而要保护民众的私有产权,首先就要求保障民众自由创业,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国企挟“长子”身份以特权介入大规模盈利活动,与此背道而驰——哪有民众自己交税给政府创办企业,反过来与自己竞争的道理?
最唬人的说辞,是为了经济安全。一个经济体要足够安全,意味着它要足够有效率,要能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并且能预防像苏联在1950年代末那种因政治原因导致的突然撤资。前两个理由显然不构成国有经济扩张的理由,即便是最后这个危险,在全球化的时代,也已经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规避。因为,不论国资、民资还是外资,只要他们在中国注册生产销售,就属于中国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它只考验一国的法治程度、治理水平,而非所有制形式。
中国的国企已经很牛了。现在,或许我们该回到当初建立国企的原点,用现代一点的语言来说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把甜头吃到嘴里。能否以公共品服务国民,攸关国企与社会关系能否正常化,攸关市场经济秩序能否正常化,兹事体大。 (博讯 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