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园地 > 正文

郑秀梅:中国农民悲苦观察专题简报(2014):中共统治下的城乡差距形成过程

2014年12月31日 党员园地 ⁄ 共 77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中共统治下的城乡差距形成过程

4 pic20141231-1 4 pic20141231-2

城乡差距是中国农民悲苦的主要来源。中共统治下,城乡差距主要是中共制度和政策造成的。

    1.1949—1952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中共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

  2.1953—1957年:这段时期中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自由流动,并采取合作化管制农民。同时,中共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所有农副产品都要经过国家购买,不许农民私自出售。从此,中国农民成为中共的农奴。1953年开始,中共限制农民外出打工。1957年,中共规定城市单位不能随意招工用,如需招用临时工,应首先从城市失业人员和剩余劳动力中招收。同时,中共设立专门机构采取强制措施将外出农民遣返回乡。

  3.1958-1978年:中国城乡差距固定化。1958年1月9日,中共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立法建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将农民群体限制在农村、束缚在土地上。除了很少量的升学、参军、招工等形式,农民基本失去了自由流入城市的机会。户籍制度与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生育制度等结合在一起,使不同户口类型的人享受不同的国家社会福利,而农民是与国家社会福利无缘的。

-

中国民主党中国农民悲苦观察员 郑秀梅

2014年12月31日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