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文章
蒋利华转自大纪元网:.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生产力发展 只有做大做强“蛋糕”,穷人才能用更多的富裕机会。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更好的经济状况更有利于制度的完善。故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是解决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所在。
阅读全文
冯燕云转自澎湃新闻:因与一已婚女子在微信上聊天调侃,云南曲靖市某扶贫工作队队长被指“在下乡扶贫期间,与贫困户妇女发生不正当关系”。 对此,云南曲靖市富源县委外宣办工作人员于1月12日下午告诉澎湃新闻,聊天记录属实,但网传情况不属实。 他介绍,扶贫工作队队长唐某某在与他人微信聊天过程中,语言失当,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已被责令作出书面检讨。 1月10日上午,新浪微博网友发布文章称,曲靖市一名扶贫工作队人员,...
阅读全文
邹长明转自教育网 3月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在驻地以第一、第二、第三组联组审议形式向中外记者开放,来自境内外61家媒体的125名记者来到现场。 河南代表团团长郭庚茂主持审议,河南代表团副团长谢伏瞻等出席。 郭庚茂说,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对河南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河南推动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进程中,...
阅读全文
陈强转自凤凰网   许多的朋友讨论强制堕胎,都会提到一点,就是这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所决定的,因此这样的行为具有合法性。不得不提醒: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计生部门有权强制堕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了“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本条只是规定了计划生育是宪法上规定的国家的权力,即国家有权采取计划生育的政策,来让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
阅读全文
陈燕儿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继在北京的诗人王藏遭停水、停电、停暖逼迁之后,暂居北京宋庄的女权捍卫者叶海燕也被逼迁。叶海燕的房东1月18日再次到其住所,要求她搬走,并说这是通州区政府在督办。 中国民间的民生观察工作室的消息说,叶海燕1月17日收到房东通知,要求她搬走,叶海燕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搬走;房东告知她派出所会过来找她。18日,房东再次来到叶海燕家,说是通州督办。叶海燕表示不怪房东。但是提出三个人性化的...
阅读全文
李学东转自博讯网网 广西钦州:官员、村霸、商人勾结非法抢农民土地·1 请看博讯热点:圈地毁田 (博讯北京时间2017年1月09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水东街道办事处五里桥社区居委会松明塘居民小组的林桂明、林桂森、林双琪、郭赞、郭泰、郭绍文、郭新等家庭承包土地自2002年以来被地方政府与腐败村官、不法村霸、商人相互勾结,采取先占后征、未报先征、少批多征,套用征地批文等违法...
阅读全文
陈燕儿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尽管中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2017 年中国大陆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均呈现下降。经济学家们警告,这对中国发展是一个长期威胁。 中央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指出,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12.43。此前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12.95。 报道说,尽管2017年出生人口中,第二胎...
阅读全文
戈秀芬转自博讯网 朱虞夫是一九七九年民主墙时期就参于民主运动的民运老战士,他是一位激情洋溢的诗人和艺术家,虽然他一直处在底层,也没有受过科班教育,但是他的艺术才气,是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有深刻感受的。也由着他的诗情艺才,使他天生和他所处的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可以说也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他这样的性格使他在这个制度中吃尽了苦头,但是他始终对自由怀有不渝的爱和为自由而战斗的勇气,他参加民主运动可以说...
阅读全文
冯燕云转自博讯网:江苏宝应县文体局公务员杨正成在2014年6月30日晚10点左右和朋友聚会后,在回家的路上酒力发作行走不稳,附近村民报警求助,宝应县公安局沿河派出所处警后,杨正成被警察溺水死亡于路边的水渠中。 沿河派出所警察威胁村民不许乱说,宝应公安局凌晨3点召开的督查会议不予公布,处警录像、警车行车记录仪、杨正成当晚活动的全部治安监控录像全部不予公布。 杨正成的尸体多处伤痕,双拳紧握,遗属质问公...
阅读全文
陈燕儿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居住在北京宋庄的中国女权工作者叶海燕1月19日遭到房东登门逼迁。叶海燕说,当天她家的电和水已被切断。而另一位居住在宋庄的艺术家王藏,家里被断电、停暖气五天。他报警求助,警方却借故推诿。国际特赦组织对此表示关注。 女权工作者叶海燕在宋庄的住所被断水停电。她1月19日告诉自由亚洲电台,房东正在向她施压,劝其主动退房搬家:“刚才房东过来把电停了,我现在打了12345政府热线,打了两次,...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