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私营企业观察:民营医院为什么被逼到死角?

2016年05月04日 综合新闻 ⁄ 共 159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杨锋转自新浪财经

作者:《财经》记者 曹凯/文

  魏则西的诊疗过程本来是发生在公立医院。事实也显示,在公立医院管理失序情况下,医院管理者引入不法投资人,擅自进行不合规定的“科室承包”,但随着事件的发酵,社会资本办医、医疗市场化却成为一些人批评的目标。

  中国民营医疗机构数以万家,基本与公立医院总数相当,但始终多而不强,且常常被污名化,这是为什么?

  缺乏优秀人才,技术水平有限,的确存在一部分劣质民营医院形象等等不一而足。但不应回避的是,医保制度建立以后,本可放开市场,让医疗服务提供者自由平等地竞争,医保作为监管者和患者的代理人,可帮助医疗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但原本就强势的公立医院受到多方的资金、政策扶持,民营医院的发展天然处于劣势。

  部分公立医院本来起点就高,再加上医保定点资质优先发放,医院收入更有保障。同时,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帮助医院贷款融资用于建楼和添置大型设备。而且,作为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可以得到划拨土地用于建设,享受免税政策,在水、电、气等消耗品使用上也有优惠。

  相形之下,尽管民营医院建院之初也能得到一些优惠政策,但土地使用、医院投资、设备购置都只能自力更生。此外,民营医院要想获得医保资格非常不易,需要跟政府部门做工作,程序复杂。

  民营医院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在于人力资源短缺。与普通行业不同,医疗机构需要大量经过长期训练的医学专业人才。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笼络了大量人才,医疗行业人力资源流动不足。政府多年以来一直有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想法,甚至希望以体制外的力量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却缺乏相应措施。

  过去十年间,因为经济水平上升、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医疗消费也水涨船高,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双双扩张。

  2005年到2013年,民营医院床位从14.4万张增加到71.3万,涨了5倍,但即使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限制下,公立医院十年间的床位数量还是从230.1万增加到386.5万,增幅不到1倍,数量增加了156.4万张,相当于民营医院床位总数的两倍。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医院在中国,也是一家公立医院,床位达到惊人的8000张,大量患者和家属拥挤在医院内的狭窄区域,感染控制、医院管理、应急疏散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在2000年前后,一批经营不善的公立医院,被迫进入市场,成为民营医院,经过努力经营,它们中的一些已具相当规模,甚至成为上市的医院集团。然而,在公立医院强者愈强的形势下,民营医院的发展更不乐观。一家温州医院集团的负责人曾感慨,如果现在再来办医,无法让医院成长起来,因为“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这样的失序局面给中国医疗行业带来两大后果:

  第一,公立医院两极化越来越严重,大型公立医院强者恒强,小型公立医院面临发展困境,即使对于政府自己举办的公立医院,规制和监管也在失衡。

  按理想规划,位于医疗金字塔尖的三级医院,主要承接下级医院和诊所的转诊患者。如今,三级医院接诊的患者却持续增加,压缩了小型医院的生存空间。2015年1至4月,三级医院诊疗人次超过4.5亿人次,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总和还不到4.3亿。

  过去十年,公立医院回扣和腐败现象严重。药品和耗材使用中,高价销售给患者,再从医药企业收受回扣;部分经营不善的公立医院,则通过“科室承包”引入投资谋取利益,支持自身发展。这些行径让患者深受其害,比如魏则西及其家人。

  一些政府官员谈到公立医院规制困境,也直言存在“职业经理人与员工合谋”的现象,即利用国有资产谋取小集体利益和管理者个人私利。

  第二,民营医院在公立医院的强势之下,蜷缩于一些低技术水平的男科、妇科、牙科、美容等狭窄领域,进行低水平重复投入和建设,恶性竞争不断;更有部分逐渐走向劣质化。

  面对魏则西事件,只指责民营医院,而不反思公立医院困境和医疗市场畸形。狭义说,不利于民营医院有序发展,更大角度去看,不利于医改的顺利推进。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