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红波转自日经中文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获悉,索尼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工厂发生了员工大规模罢工事件。因索尼宣布出售该工厂,员工一起反抗,拥有4千名员工的工厂被迫中止生产。在中国,除了要求改善待遇外,针对想退出中国市场的日本大型企业的罢工事件也接连发生。此次事件再次体现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困难。
事情的起因是索尼11月7日宣布的重组计划。索尼计划将广州市的相机模块工厂以约100亿日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企业,彻底退出该工厂的经营。
索尼广州工厂内罢工的员工(17日) |
该工厂2005年投入运转。目前就提供了4千个就业岗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减速,索尼被迫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双方协议员工全部由收购该工厂的中国企业接收,索尼并没有特别的过错。
然而这个决定遭到了员工的反抗。
“我们是索尼的员工!”“不能没有任何解释就随便将工厂出售给中国企业!”“不想让我们示威就给补偿金!”
发起罢工的员工们喊着这些口号,逼迫工厂高管。员工从11月10日开始就采取了封锁工厂出入口,延误产品出货时间的强硬对策。15日在临近交货期的产品无法出货的情况下,警察终于出面解决问题。期间有人受伤,策划游行的11人被逮捕。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员工不是机器也不是奴隶,不要把我们出卖,我们也有尊严和人权(此处为日语翻译而成)——从16日开始,工厂的大门上贴了这样的横幅,员工虽然正常到工厂上班,但并不干活,而是在工厂内的食堂和运动场上消磨时间。截至22日这种情况一直在持续。目前周围仍然有很多警察在警戒。
员工采取强硬手段是有原因的,目的是获得“补偿金”。一位26岁的女性员工说,“听说索尼要撤退的消息很吃惊,但听负责人说,索尼是知名的大公司,参加罢工的话能获得很多补偿金,不太清楚怎么回事就跟着参加了”,并且斩钉截铁地表示“拿不到钱是不会回到生产线上的”。
熟悉中国劳务和撤退问题的IBJ咨询公司(广州市)的前川晃广就日本企业的实态指出,实际上即使企业方面没有任何过错,“很多日本企业也优先选择提供很多补偿金来尽快解决问题”。
员工们通过社交网站(SNS)共享了以往的事例等信息。前川介绍说,“(他们)充分掌握了哪家企业在发生什么问题时拿出了多少补偿金等,以此为参考进行交涉”。
此次索尼的事例从手续上来看,企业方面也没有任何过错。《劳动合同法》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此次索尼出售工厂仅雇主发生了变化,因此索尼无需给员工任何补偿。
这也是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以前多次吃过苦头的问题。索尼今后会如何应对来收拾残局将受到关注。
一方面,中国方面会如何处理该问题也受到关注。中国提出“从量到质”的产业升级,就需要为拥有技术实力的海外企业等创造公正的业务环境,但实际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中国方面起码需要认识到,如果今后想“通过无理取闹占便宜”的行为不断上演,来自海外的投资将进一步减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中村裕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