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河南等地的约三百名输血艾滋病感染者及家属陆续抵达北京,计划星期天世界艾滋病日发起大规模请愿上访,要求落实官方文件规定的救助措施。然而星期一在北京儿童医院聚集的数十名患儿家长及患者,却遭警方及信访办人员拍照及监控。
下个星期天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艾滋病重灾区河南省的一批艾滋病感染者日前陆续抵达北京争取自身权益。准备启程的兰考县患者高艳平星期一告诉本台:“听他们说有百十口人到北京,这两天陆续还会有来自不同地区的还会到(北京),有的还在路上,有的今天晚上到,还有的明天到。他们的呼吁主要是医疗、救助,有关对(艾滋病患者及)孩子全面落实26号文件,关于艾滋病双重感染者家庭的免费治疗,还有赔偿方面,主要三方面”。
星期一在北京儿童医院门外请愿的河南一名17岁患者李铭告诉记者,警方如临大敌,监控他们:“这次来了大概有三百人。现在我们正在儿童医院,我们早上八点左右到的,他们公安就在门口,信访局的人拿着摄像机一直对我拍照,公安局的人也在对我们拍照。而且我们有一个病友刚吃完药之后,身体不舒服,坐在地上,他们也不管”。
记者:现在儿童医院门口有多少人?
回答;儿童医院门口现在有十几个人,其他人群已经走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南推行的“血浆经济”政策,导致大量卖血输血者交叉感染艾滋病,该省还出现多个艾滋村。民政部曾出台26号文件,其中提到对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每人每月补助六百元,并承担未成年人的学杂费,但没有全面落实。高艳平说:“26号文件包括的比较全面,现在河南省政府落实到只是感染儿童,但是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方面,都没落实。文件是2009年出台的,四年多了,目前就是没有消息。他们往上推诿,就说上面不肯拨款,我们没办法发,这些病人也没办法”。
记者:兰考县没有落实?
回答:没有,一点都没有落实,他们只是把去年颁发的179号文件,感染儿童这方面落实了,别的如26号文件包括比较全面,包括上学、就业,受影响的不管双方父母感染、单方父或母感染的儿童是否感染,都包括在(补偿)里面。
汝州患者马健明说:“很多地方关于儿童政策没有落实,26号文件对孩子有一定的补偿”。
记者:好像你们找过当地的民政局。
回答:是,都找过当地的民政局。不过我们河南这边,我们汝州,这个文件执行了,受影响的家庭,每个孩子已经拿到每个月六百元,可是大部分的家庭(其他地区)还没有拿到,如兰考、周口、漯河,那些地方都没有拿到。
数年前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目前一只眼睛失明的李铭对记者说,他们的诉求是要求当局敦促地方政府落实26号文件:“主要是要求治疗,还有一个是赔偿。我是做手术感染,我左眼失明,我去年查出来(感染艾滋病)以后,今年三月起住在艾滋公寓,六月份回家,然后开始上访”。
记者:上访有没有结果?
回答:没有,这次我们来,他们领导根本都不理我们。领导要是出门,他们叫门口的保安,还有警察赶我们。
他希望政府拿出勇气,面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推行“血浆经济“犯下的错误:“要勇敢站出来承认他们那个时候的的错误,对病友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另据香港中通社星期一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24日在香港举办第8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跑2013”,逾1.4万名跑步健儿参与,人数为历届之冠,筹款数字亦超过1000万港元,足以让超过62万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接受一天份量的“一日一药”新疗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