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崇志永:《历史的伤口》:记忆,是通往自由的桥梁

2024年06月04日 综合新闻 ⁄ 字号

-

-

《历史的伤口》:记忆,是通往自由的桥梁

 

在今年美国纽约举行的“六四”纪念活动中,我怀着沉重却坚定的心情,站在台上演唱了那首充满历史力量的歌曲——《历史的伤口》。

 

选择这首歌,并不是偶然。它承载着一代人不能遗忘的记忆,也唱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对真相、正义与自由的执着追问。

 

1989年6月4日,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血腥镇压,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最沉重的悲剧之一。成千上万追求民主、呼喊改革的青年学生和市民,以和平方式表达诉求,却遭到残酷镇压。无数鲜活的生命在坦克与枪声中戛然而止,而那一夜所留下的,不只是血与泪,还有一个民族被撕裂的记忆伤口。

 

《历史的伤口》这首歌,正是在那之后诞生的。它没有夸张的修辞,却字字带血;它没有煽动的口号,却句句是人类良知的呼唤。每一次旋律响起,都是对那些无辜牺牲者的深切悼念,也是对权力不义的无声控诉。它提醒我们:一个不敢面对历史真相的民族,将无法迎向真正的未来。

 

站在自由的土地上唱这首歌,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责任。我们可以选择沉默,但我们不愿遗忘;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但我们更愿意直面。因为只有当记忆得以延续,真相得以发声,那些死难者的冤魂才不至于在黑暗中孤单,那些为民主而奋斗的信仰,才不会湮没于时间的尘埃。

 

在今天,当中国仍然在掩盖历史、禁锢思想之时,我们在海外更要勇敢地守护这段真相,捍卫这段记忆。每一次纪念,每一次歌唱,都是一种抵抗、一种传承,也是一种信念的宣告——六四不会被遗忘,历史的伤口终将愈合,而愈合的那一刻,属于一个真正自由的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