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3年7月下旬- 中共国企腐败暴政观察

2023年07月30日 综合新闻 ⁄ 共 1439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共国企腐败观察员魏佳佳收集、整理、编辑

李晓鹏落马背后:金融系统中的“河南帮”

https://redian.news/wxnews/479228

1

从万亿集团的董事长,到家族式贪腐全家涉案,一夜之间,光大集团曾经的董事长李晓鹏从天堂到地狱。

4月5日,就在李晓鹏还有1个月即将迎来自己的64岁生日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告称,原光大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晓鹏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

李晓鹏的落马是“家族式腐败”。

在李晓鹏的亲友圈中,李晓鹏的儿子和儿媳,两个妹妹和妹夫,还有同学也同样未能幸免。

发迹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落马时全家涉案,一家人也是整整齐齐。

伴随着李晓鹏落马,其背后的河南帮也随之浮出水面。

根据相关媒体的统计,近3年光大集团落马的14名管理层中,就有7名高管来自于河南,其籍贯含“豫”量高达50%。

而在光大集团之外,从银监会到银行监事长,“河南帮”的关系网始终在其中若隐若现。

有相关人员表示,2022年河南村镇银行“绿码”变“红码”的引发社会震荡的爆雷,背后就有着“河南帮”的影子。

李晓鹏被查之后,河南村镇银行红码事件背后的“河南帮”反腐是否会告一段落?

昔日鼎盛的光大又将走向何方?

2

梳理李晓鹏被调查前的工作动向,李晓鹏的落马其实早有预兆。

早在去年3月初,光大集团突然对外公开发布公告,声称李晓鹏将提前退休,结束自己5年的光大生涯,由原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江接任光大集团的党委书记一职,成为新掌门。

有趣的是,李晓鹏退休的这一时间点,距离其退休线仅余不到两个月。

而对于体制内的干部而言,如果因非健康原因而办理提前退休,往往都会被视作是一种“不妙的信号”。

也正因如此,“李晓鹏可能要出事”的传闻,也在业界开始流传开来。

业界传闻并非毫无缘由。

一方面,去年2月22日,中央巡视组向光大集团反馈了极为负面的巡视结果,认为光大集团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存在较高的廉洁风险,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突出,领导班子攻坚意识不强且作为担当表现不足,内部治理体系存在短板,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存在差距等诸多问题。

而身为光大核心管理层的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晓鹏必然难辞其咎。

另一方面,李晓鹏的妹夫张有斌,在李晓鹏退休2个月前因贪污受贿罪共被判刑14年,并处罚金150万。

而张有斌落马前担任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一职,在1995年,该职位话事人正是李晓鹏。

业界有相关传闻称,张有斌之所以能够当上工商银行的河南分行副行长,正是因为幕后有李晓鹏的支持。

而在李晓鹏所任职的银行体系之外,其曾经的下属丛林,也在2022年被相关部门带走。

而丛林被带走时就职的在创投圈十分知名的华兴资本,其实际控制人包凡也同样在今年年初被曝失联。

值得一提的是,包凡在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业绩赫赫,腾讯战投京东的背后推手就是包凡。

四大互联网并购案,包凡更是参与了其中3个。

2014年京东的敲钟仪式上,包凡更是被刘强东亲自邀请敲钟上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后有负面巡视结果,前有同伙被查“前科”,曾经“穿一条裤子”的亲密下属更是卷入到资本大佬的失联风波。

草灰蛇线,李晓鹏的提前退休显然并不简单。

直到今年4月5日,李晓鹏因涉严重违纪违法被中纪委公开宣布调查,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

3

李晓鹏和妹夫张有斌的落马,显现出背后光大河南帝国的一隅。

在李晓鹏和张有斌之外,李晓鹏的妹妹、儿子、儿媳等其他“亲友团”也纷纷加入庞大的“李氏家族”。

据相关报道披露,李晓鹏的大妹妹早年就曾因涉杀人案而被卷入刑事案件之中,小妹妹此前也曾因非法集资而品尝到过铁窗滋味。

而就在李晓鹏被带走调查的同时,李晓鹏的儿子儿媳等相关家人也同样因为涉案而被相关机关带走。

除了李晓鹏的“自家亲戚”之外,李晓鹏的同学兼前同事,同样曾经任职于光大集团的原党委副书记兼副行长张华宇,也同样迎来了“落马”的命运。

张华宇和李晓鹏这对老同学的行事风格也是出奇的一致。

和李晓鹏一样,张华宇也是在光大集团大搞特搞“亲友文化”,一口气安排了几十位亲友在光大任职,随后同样是在退休前1个月妄图“逃逸式辞职”来规避调查。

依托着李晓鹏和张华宇这两个党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的树干,河南籍“亲友老乡齐上阵”不断发展出新的枝桠,“抱团”将光大河南帮“发扬光大”。

比如光大证券原董事长闫俊,陪同李晓鹏从工行一同空降到光大的老部下,就是河南郑州人。

张华宇和他的侄子、光大银行的首席业务总监张博,叔侄两人都是河南民权县双塔乡人。

光大实业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朱慧民和其下属原副总经理黄智洋,既是2000年同一时段加入光大银行郑州分行的旧识,同时也都是“河南老乡”——河南扶沟县人和河南罗山人。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的原副行长邹建旭、光大银行南宁分行的原党委书记兼行长周江涛也同样是河南籍。

仅仅是近3年光大集团被查处的14名高管中,就有7名高管来自于河南,其下的亲属分支更是不计其数,光大“河南帮”的团队之能量可见一斑。

冥冥之中“河南”的籍贯交错成一张大网将他们牵扯成利益共同体,拉帮结派之下,无数灰色的利益不断滋生。

4

虽然光大集团的河南帮中,单是被查出的核心高管就有7人;但实际上,光大集团的河南帮仅仅是河南帮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冰山一角。

梳理李晓鹏的发迹史可以发现,在光大集团之外,河南帮的权力触角正在整个银行体系不断延伸。

李晓鹏在1959年出生于河南省伏牛山南麓的南召县,在青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这座小小的古城里。

然而伴随着1977年李晓鹏考入河南银行学校,李晓鹏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点。

在李晓鹏的升迁之路上,“77级河南银校”同学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

这所被誉为“河南金融黄埔”学校的创始人李绍禹本身就是银行界的大佬,先后担任央行河南首任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人保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行长等关键要职。

李晓鹏从河南银行学校毕业后,历任央行南召县支行、工行南阳地区贷款科副科长等职位,随后一路由工行郑州中心支行副行长升迁至郑州分行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晓鹏担任工行郑州行长之时,他的同学董文标也担任交行郑州分行行长,另一位同学张华宇则是在1994年担任交行郑州分行信贷部管理处处长。

1995年,36岁的李晓鹏升任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成功在河南扎稳了脚跟。十几年后,他的妹夫张有斌也在他的推动下坐上了同一个位置。

也是在1995年,李晓鹏在“河南金融黄埔”的同学兼同乡王桂芝加入了广发银行,并一路升迁至广发银行监事长。

而在李晓鹏和张华宇掌舵光大之前,光大集团的前监事长车迎新、光大银行的前副行长单建保,同样是河南银校77级毕业生。

根据相关人士的统计,河南银校77级的317名毕业生中,走出了36位各大银行的行长、副行长及总行部门的正副职,其中有24人担任正职。

河南银校77级毕业生的行长率高达11.5%,堪称国内银行圈内的一大奇观。

冰山之上,李晓鹏和张华宇背后的李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在光大集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冰山之下,河南帮的同学网和亲友团也同样在银行圈唿风唤雨。

5

虽然“河南帮”在银行体系内已达唿风唤雨之势,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伴随着李晓鹏的落马,冰山之上的家族式腐败被监察调查,冰山之下的河南帮势力也逐渐浮出水面。

2022年7月,李晓鹏的同学、同事兼河南老乡张华宇被中纪委通报称,张华宇严重违反政治、组织及廉洁纪律,与他人串供甚至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给予其开除党籍、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等处分。

李晓鹏落马前1个月,同样毕业于77级河南银校的王桂芝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检监察组审查和辽宁省抚顺市监委的监察调查。

2023年4月,就在李晓鹏落马当月,原银监会主任、河南开封人刘张君也被中纪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通报,公开表示刘张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在77级河南银校的核心成员之外,其他金融领域也在持续震荡,不少河南籍金融官员和长期在河南金融系统工作的官员同样被查处。

而这些河南金融领域相关高管被监查的时间,正是李晓鹏落马前后的时间点。

2023年2月,河南方城人、中原银行原副监事长贾继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河南省纪监委开展监察调查和纪律审查,而贾继红在就任中原银行副监事长之前的“发家地”,正是李晓鹏曾经任职的南阳。

同样是在2023年2月,河南省纪委监委通报称,河南滑县人、河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王哲,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隔仅两周,河南沈丘人、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原高级专家普浩也“喜提审查套餐”。

原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王卫军、曾任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的蒋红华、中原信托的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赵卫华、中原银行副董事长赵杰……不少长期在河南金融系统工作的官员也纷纷中枪。

同窗,同乡,同事。

从李晓鹏、张华宇等人的77级同学圈,到河南籍贯的银行高层,再到长期任职河南金融系统的官员,河南帮在银行体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张利益交错的大网,管中窥豹,河南帮的势力可见一斑。

6

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

随着金融体系的反腐风暴进入深水区,曾经在光大集团“只手遮天”的李晓鹏在倒台的同时,千丝万缕的人脉关系之下,其背后的河南帮也渐渐浮出水面。

而在河南帮之外,银企“旋转门”腐败大老虎的查处仍在继续。

根据相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金融监管部门、保险、银行、信托、资管等金融系统接受调查的干部高达60余人,其中不乏行长、党委书记等“一把手”。

说到底,权力寻租变现在资源分配平衡中有着极为负面的影响,在任时利用权力悄悄为企业放水,离任后则通过权力变现获取高额现金,无数潜藏的贪腐悄然滋生。

然而提前退休不是“法外之地”,伴随着土地财政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经济承压亟待转型之际,刀刃向内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巡视“回头看”的反腐加速下,李晓鹏的落马只是一个开始。

参考资料:

1. 网易财经:3年落马14人!光大原董事长李晓鹏落马背后,“河南帮”浮出水面

2. 喻观财经:光大原掌门李晓鹏落马,家族贪腐齐上阵

3. 知乎:河南金融高官,为何密集落马?

4. 雪球网:二十大后以来金融高管接连落马 背后浮现 “河南帮”

5. 南方都市报湾财社:年内金融反腐深观察,63人被查,信贷领域成为腐败多发区

转自风声岛 作者 海边的风声君

携诋毁领导人书刊入境 长沙国企董事长遭双开

2023.07.31 16:32 ET

https://www.rfa.org/mandarin/Xinwen/10-07312023162838.html

中国湖南长沙一国企董事长日前被“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其违纪行为中包括携带诋毁中共领导人书刊入境。

据中共长沙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长沙市监察委员会官网周五(28日)通报,经长沙市委批准,长沙市纪委监委对长沙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来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通报称,经查,张君来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私自携带有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内容的书刊入境,想方设法隐匿证据,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

通报还指,张君来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大搞权色交易;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等。

通报最后称,经长沙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决定给予张君来开除党籍处分;由长沙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据中国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长沙市产业投资集团前身是长沙市地产集团。该集团成立于2016年,是由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

责编:凯迪

河南三捷举报莱荣高铁偷工减料!中建八局是什么来头?

https://redian.news/wxnews/497888

原创:牲产队长

来源:牲产队

莱荣高铁被举报了。

河南三捷实业有限公司举报中建八局,在莱荣高铁施工中,偷工减料,不符合设计规定,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要知道,高铁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跨省出行工具,也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高铁一旦出事,那就是难以承受的惨痛教训。温州动车组事件,至今无法忘怀。前不久,印度三列火车相撞,更是造成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可以说,高铁安全的重要性不亚于飞机安全。

举报方和被举报方关系非同一般。中建八局是莱荣高铁的总承包商,而河南三捷实业有限公司是分包商。也就是说,中建八局在总揽了莱荣高铁的建设工程后,又把其中一部分路段分包给了三捷公司。这在大型建筑工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为了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标准,一般会安排一家公司作为监理方,负责监督整个项目的施工。莱荣高铁的监理方则是中铁二院监理公司。

一般而言,分包商和总包商是一条利益链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把工程做完,大家分钱就可以散了。可三捷公司对中建八局的举报,直接关系到高铁的运行安全。按照三捷公司所爆料,莱荣高铁部分路基段螺纹桩施工存在质量问题,该段大部分螺纹桩的施工桩长不满足设计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正常设计桩长为14.5或者15.5米,但实际施工桩长只有10米到13米。除了三捷公司爆料外,在莱荣高铁三标段其他劳务分包负责人也有所反映,在他们施工的路基段打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类似问题。

为什么三捷公司会举报中建八局呢?主要就一个原因:终身追责制。按照三捷公司负责人肖卫国的说法是,他们签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一旦未来高铁出事故,他们全部都得背责。在发现问题后,他们主动跟中建八局反映,结果却被回应:“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

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在施工途中,三捷公司被踢出莱荣高铁三标段。

在三捷公司主动爆料和实名举报后,上海铁路局和山东交通运输厅第一时间介入调查。要查清楚这个事很简单,直接实地去看一眼,打的桩到底是否符合标准,就真相大白了。

中建八局是中国建筑旗下的子公司,于2020年中标莱荣高铁LRTLSG-3标段的建成工程,中标总金额为31.5亿元。从实力上来看,中建八局绝对是中国一流的建筑公司。像北京大兴机场、长沙黄花机场、厦门新机场、武汉汉南长江大桥等,都有中建八局的参与。在工程技术上,中建八局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与中海发展同属于中国建筑集团,不少中海发展的房地产项目,也是交给中建八局承建。像中海成都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就是中建八局承包建设的,一共95层,488.9米,也叫中海超塔,是成都第一高楼。此外,在马来西亚有亚庇双子塔、在印尼有三宝垄肯达尔工业园以及阿尔及利亚机场航站楼等,都是中建八局的招牌建筑项目。

在盈利能力上,中建八局同样出色。2022年,中建八局就实现净利润高达122.5亿,是中建集团旗下利润第二高的公司,仅次于中海发展。在恒大、融创、碧桂园等房企陷入水逆的时候,中海发展成为最强接盘侠,拿下大量的房地产项目,荣登中国第一房企。

中建八局本身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它正式组建于1983年,最早是由基建工程兵00229部队集体整编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总部设立在济南。后来,为了加快建设浦东新区,就搬去了上海。中建八局旗下设立6大分局,26家二级子公司,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

队长有个同学,正好就在中建八局深圳分公司工作。根据我同学的描述,现在的建筑行业不好干了。一是受恒大影响,担心承包的项目收不到回款。二是,工程变少了,主要承接公共工程。

不仅是福利待遇不如以前了,工作压力也更大了。

在队长看来,高铁基建是绝对不能出差错的。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不必妄下定论。在工程款上,总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扯皮、斗争,那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中建八局不缺技术,也不应该在工程质量上偷工减料。

这事得给公众一个交代,让大家放心、安心。

千家假央国企的秘密:百万买身份,假央企变身集团公司社会

https://redian.news/wxnews/494090

1 个月前

    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国资委和各家央国企公布的假冒央企、国企,合计超过1000家,其中,能源、环保领域有672家,成为“重灾区”。被通报的假冒央国企中仍有768家为存续、在业状态。

    假冒央国企的一种常规做法是:选择成立年代久远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挂靠方,伪造注册材料包装其国资背景,进一步注册成为集团公司,之后继续下设二级、三级甚至更多层级的子公司,层层嵌套,在其中交叉持股、变更股东,修改受益人。

    收费依据挂靠央企的知名度和挂靠公司的层级。中介称,最贵的华润,四挂五(挂靠央企四级公司,成为其五级公司)每年收费200万左右,最便宜的中国蓝田总公司,三挂四每年35万。除与央企签署代持协议之外,还会与中介公司签署咨询服务协议,如果出现问题,可协助平移到其它央企,“实在不行没得挂也可以按天数退款”。

    在地方一些重大项目中,假冒央国企的身影时常出现。一些“假冒国企”与真国企的关系千丝万缕,甚至出现假冒央企竟与真央企组成联合体拿下了当地特许经营项目的案例。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责任编辑|曹海东

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家“央企”,它的名字像某央企,且与国资有经营往来,那它是央企吗?

国资委说,它可能是假冒的。

单从名字上看,这些企业与正牌央国企无异:“中核”“国能”等“中字号”“国字号”赫然在列,即便查询工商注册信息也无从辨别——有的企业出资方甚至显示国资100%控股。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国资委和各家央国企公布的假冒央企、国企,合计超过1000家,其中,能源、环保领域成为“重灾区”,至少672家假冒央国企涉及上述行业。

为清理假冒央国企,2021年10月22日、2022年9月20日、2023年4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先后公布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

2022年4-7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专门开展打击假冒国企专项行动,并印发《打击假冒国企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要求各省国资委、各市国资委负责组织开展假冒国企问题排查,搜集并移交违法犯罪线索,研究建立防范假冒国企长效机制。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资委此时集中清理假冒国央企,一方面是国央企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另一方面是有许多假冒国央企打着央国企旗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南方周末记者的统计,672家能源、环保领域假冒央国企中,2019年以来注册成立的公司占比64%,最新的一家则成立于三个月前。截至南方周末记者发稿,仍有央国企在通报公布假冒子公司。

7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清理假冒央企工作仍在进行中,后续如有阶段性成果会及时提供。

1

最爱假冒中国石油、中国华能

和很多人既有印象不同,能源、环保领域的假冒央国企的注册资本都很高,平均1.73亿,最多的一家注册资本为106亿。这或与行业有关,这些企业的业务往往与央国企有关联,所属行业主要为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假冒央国企最隐蔽的方式是工商信息系统中,企业股东显示的就是正牌央国企,这也是国资委等部门重点打击的类型——伪造材料将国有企业注册为股东。

在南方周末记者统计的672家能源、环保假冒央国企中,381家是伪造材料将国有企业注册为股东。这些企业最爱假冒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四家企业,共占75%。

从地域分布看,这381家假冒央国企的数量与公司注册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主要分布东南沿海省市。其中,地处西南的四川以42家企业排名第一位,山东、广东、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分别位列2-8名,合计197家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第二种情形是假冒央国企的分公司。中节能集团旗下的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就被假冒了32家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例如,一位名为徐钱生的个人就在上海注册了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上海第三、第四两家分公司。

第三种情形是一些企业在公司注册名称中植入知名国企的简称。比如,“中油”“中铁”等公司简称,很容易让外界误以为它们与国企有所关联。

这些公司一般从事国企的相关产业。比如,194家冒用“中石化”“中国石化”等字样的公司,绝大多数是加油站;比如假冒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偏爱风电、储能、新能源业务;冒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字样的公司从事的也主要是太阳能、光伏业务。

2

寻找年代久远挂靠方,包装国资背景

假冒央国企名单中的一些公司甚至还发展成集团企业,旗下有多家子公司。

北京市中油科技开发公司是国资委公布的第三批假冒国企之一,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其成立于1993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00%持股。南方周末记者从企查查获得的数据显示,这家公司对外投资13家企业,目前仍有7家为存续状态,俨然发展成为一家集团企业。

这家公司控股的国能新兴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国能石油天然气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东方银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

2022年9月,北京市中油科技开发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日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北京市中油科技开发公司“是中石油孙子的孙子的公司”,但已经很久没有开展业务,所谓控股的企业自己并不知情,“他们没有得到授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中油科技开发公司的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现已不存在, 2017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这成了很多假冒央国企的一种常规做法:选择成立年代久远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挂靠方,伪造注册材料包装其国资背景,进一步注册成为集团公司,之后继续下设二级、三级甚至更多层级的子公司,层层嵌套,在其中交叉持股、变更股东,修改受益人。

即便最近仍有公司“顶风作案”。南方周末记者发现,陕西中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23年5月17日注册成立,由国家电力公司100%控股。然而12天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发布公告,国家电力公司自2003年6月30日起再无任何投资、经营、市场主体登记等行为。

更夸张的是,有的假冒央企在被通报后,竟摇身一变成了另一家假冒央企的子公司。中核恒通(北京)物资有限责任公司之前股东为中国物资储运沈阳公司,后者是中国诚通控股旗下公司,被通报后,中核恒通(北京)物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为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然而,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假冒央企。企查查显示,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53家企业,其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早已在2017年更名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

戴央国企帽子,只需刻个章?

众多公司想要戴上“国字号”“中字号”的帽子,究其原因在于伪造材料成本并不高。

过去一些民企可通过寻求国资参股、挂靠等形式,获得国企帽子,但后来各地开始规范参股企业名称。例如北京市国资委2019年8月就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转为国有参股的企业,公司名称原则上不得出现市管企业名号、不得使用市属国有企业商标和字号。

“只参股没有办法加一个国字头,民营企业主又不想让出控股权。”吴刚梁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企业另辟蹊径。

根据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由申请人自主申报。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帅律师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上述规定没有明确说企业名称禁止使用央企或央企二级企业名称,具体到不同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审核时,“掌握的尺度也不一定相同”。

若想在工商注册信息中的股东一栏填上某央国企大名,“名正言顺”成为其子公司,就需要伪造材料。

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司依法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姓名或者名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关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出具登记通知书,及时制发营业执照。

韩帅解释,2014年之后,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备案实行的是“形式审查”,由市场主体申请登记人自行登记材料,材料的真实性由申请人负责,监管部门只做“形式审查”,如果“形式审查”没有问题,又符合其他的相关的法律规定就可以登记。“如果他们前期造假比较逼真的话,在这种‘形式审查’下,就比较容易审核通过。”

在现有规定下,若想成为国企子公司,只需根据要求提供股东证明材料或证照信息,“要什么证明材料,就伪造一个证明材料。伪造一个公章盖上去,成本也不高。”韩帅说。

4

知名度、层级不同,挂靠收费不同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除直接伪造材料外,还有中介明码标价表示可通过“挂靠”为企业戴上央国企帽子。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在淘宝、百度等平台搜索“挂靠国企”等关键词,可找到多家从事这一业务的机构,它们自称从事咨询服务,有公司注册、许可证办理等业务。服务简介则直白表示,挂靠国企不仅方便实惠,还好处多多:税收优惠、更多的业务机会等。

一位从事上述业务的中介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们目前提供中国蓝田总公司、中国盛大兴隆机械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注册成立)、华润集团三家央企的“挂靠”服务。他推荐挂靠中国蓝田总公司。企查查显示,中国蓝田总公司成立于1989年,农业部100%持股,2023年7月19日还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南方周末记者拨打公司网站电话,无人接听。2021年,中国蓝田总公司和一家子公司还因经济纠纷被告上法庭,中国蓝田总公司称,涉嫌有不法分子伪造公章,恶意注册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收费则依据挂靠央企的知名度和挂靠公司的层级。该中介介绍,最贵的是华润,四挂五(挂靠央企四级公司,成为其五级公司,下同)每年收费200万左右;其次是中国盛大兴隆机械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挂三每年160万、三挂四每年150万、四挂五每年120万;最便宜的是中国蓝田总公司,三挂四每年35万。不过,挂靠国企业务只接受打款私人账户,无法开具发票。

另一家中介则推荐挂靠华润旗下的北京堂博通暖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每年收费110万,“稳定、性价比高”。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这家公司的前股东福建鑫源智诚实业有限公司在国家电投集团2023年6月29日通报的假冒子公司名单中,2023年7月10日,它的股东更换为江西国华佳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华润“子公司”。

至于央企持股比例,则可以“自行决定”,另外对公司从事的业务或是否参与招投标也都没有限定,唯一不能从事票务方面。“之前有挺多挂靠国企做银行承兑汇票、商票,惹了很多麻烦,现在国企那边不签这一类。”

“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中粮等央企都可以挂靠,但现在‘不太稳定’,挂靠进去容易被查出假冒国企。”另一家中介还向南方周末记者承诺,除与央企签署代持协议之外,还会与中介公司签署咨询服务协议,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协助平移到其它央企,“实在不行没得挂也可以按天数退款”。

5

假央企竟与真央企联合投标

获得假央国企帽子后,光环立刻环绕。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在地方一些重大项目中,假冒央国企的身影时常出现。

2023年6月21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一则招标公告显示,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发布了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甘肃酒泉,资金规模为350亿元,计划占地面积10万亩。

但在6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声明,称该项目招标人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非该集团下属公司,其发生的招投标等一切行为和发布的项目均与该集团无关。该招标已于6月26日终止,中标人为0。

更重要的是,一些“假冒国企”与真国企的关系千丝万缕。

潍坊市政府采购中心网站在2022年1月公示“潍坊港疏港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人项目合同”,招标人为潍坊市交通运输局,中标人有三家公司,分别是牵头人山东省联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天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上述合同于2021年12月24日签订,然而就在不到两个月前,2021年10月22日国资委公布的假冒中央企业名单中,山东省联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联合体中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冶旗下公司,一家假冒央企竟与真央企组成联合体拿下了当地特许经营项目。

至于假冒央企中标项目是否涉嫌违法,韩帅认为,假冒国企中标项目一般由多个因素决定,例如客户口碑、实际的服务质量、业务能力等,企业的名称只是其中的一项,需要具体看获得合同的机会多大程度上受到假冒央企名称的影响。

韩帅表示,如果影响很大,比如交易对方限定央企,不考虑其他企业,则比较严重。视严重程度可能涉及三方面的法律规定:一是行政法律,市场监督管理法凭借虚假材料登记并取得收入的,有相应规定,情节严重的话,可能会责令整改、没收非法营业所得,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二是民事领域,依据民法典,这种情况可能构成民事欺诈,合同可能被撤销,获得的财产可能被返还,造成损失要给对方赔偿;三是构成刑事领域犯罪,可能涉嫌诈骗类犯罪。

2021年12月,在上述合同签订后,山东省联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潍坊疏港高速投资有限公司,并在2022年12月招标潍坊疏港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五个标段。南方周末记者发现,截至2023年7月18日,山东省联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仍是在业状态,企查查显示,2022年3月10日,该公司股东变更为中安城投控股有限公司,后者经过股权穿透后由国企大有数字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控股。

6

七成假冒企业仍为“存续、在业”

尽管各地国资委、国企公布假冒子公司步履不停,但南方周末记者发现,1000余家被公布的假冒央国企中,仍有768家为存续、在业状态。

原因在于,被公布为假冒央国企,想要更正或注销企业并不简单。

北京市中油科技开发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日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的公司十年前就准备注销,但是因为缺少材料,一直没能注销成功。

以注销为例,公司法对于企业注销有着诸多要求。公司在退出市场正式终止前,须依法宣告解散、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理公司财产、清缴税款、清理债权债务,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等,待公司清算结束后,应制作清算报告并办理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更多时候则是难寻法定代表人。有地方国资委、央企甚至喊话“假央企”法定代表人。

2022年6月,中核在其微信公号发布公告,称公司努力尝试各种方式多次联系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李军先生,但至今均无法联系到。

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则在2022年7月发布撤销公司登记听证告知公告,称中核(山东)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涉嫌提供虚假材料,拟撤销公司登记,但在调查过程中企业无法取得联系,故采取公告方式送达。

从央国企角度而言,维权成本高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上海国资》杂志2022年12月刊文指出,如要证明冒名登记,鉴定注册材料中的签名字迹和印章真伪至关重要,如果假冒国企单位提交市场监管部门的注册登记材料本身就是彩印件或复印件,无法拿到印章或字迹鉴定的比对原件,要证明冒名登记的关键证据缺失,维权也将陷入两难境地。

在这种背景下,国资委等三部门发布的行动方案要求建立黑白名单制度,2022年11月17日,国资委上线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信息查询平台,输入企业名称即可查询该企业是否为中央企业所属企业。

“有的(企业)利用国有企业的名号承揽地方项目,以合同诈骗为目的,这种要坚决打击。”吴刚梁认为假冒国央企现象的根源在于如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当一个地方对民营企业也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当一家企业不用打着国字头旗号也能拿到好项目、融到资的时候,自然就不用假冒国央企了。

(南方周末实习生钟财芬、张一帆亦有贡献)

国企身份,20万就能买?

https://redian.news/wxnews/498375

1 个月前

李金磊/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

假冒国企贻害无穷。但你是否能想到,最低只要花20万元就能给企业买个国企身份,甚至刻个印章就能注册成为国企的子公司。冒充国企,真的如此容易吗?

最低20万就能买国企身份?

在电商平台上,可以轻松搜到这样提供挂靠国企服务的中介。中新财经记者在知名电商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挂靠国企”,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可以提供“国企混改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挂靠咨询服务”的店铺。

中介声称,可以帮忙操作让私企获得国企身份,但是需要付费。挂靠国企的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系统、不同层级而不同,从最基础的二十万到几百万都有。比如,挂靠某央企,成为其二级公司收费350万元,成为三级子公司收费190万元。

“最便宜的国企挂靠只需20万元”,中介信誓旦旦地表示,挂靠成功后,一般在企业查询平台上会显示企业的国企性质。挂靠国企后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对以后承接项目有好处,还可以提高信誉,对融资也有好处。就算被查到,也可以挂靠到其他系统做平移处理。

假冒国企可以带来巨额利益,这种诱惑让很多企业铤而走险,同时也滋生了这种提供国企挂靠服务的灰色利益链。

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北京市消费者法学会副会长吴景明对中新财经表示,一种身份总被假冒,是因为假冒这个身份有巨大利益获得,假国企以显形或隐形方式存在,有其深刻复杂原因。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央企之所以被频频假冒,归根结底在于央企背后的信用和资源优势。”

甚至只需刻个章就能成为国企?

假冒国企,花钱挂靠是一条路,而如果连这笔钱都不想花,还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这就是刻个公章,通过伪造材料就能注册成国企的子公司,堂而皇之戴上国企的“帽子”。

通过伪造公章等材料注册成为国企子公司,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的惯用套路。众多央企在打假声明中不约而同提到了这种方式。

其中,招商局集团7月14日发布公告称,近期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公章、营业执照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招商局集团的子公司,以中央企业名义开展业务,部分公司甚至从事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中信集团7月4日发表声明称,监测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将中信集团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中国石化4月26日发布声明称,集团发现有部分企业及人员通过伪造公章、提交虚假登记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集团下属单位出资企业。

刘俊海对中新财经表示,假国企之所以迷惑性极强,难以被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央企层级架构复杂,对外投资信息繁杂。另一方面是目前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的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所以也就出现了假冒伪造材料一时难以查出来的现象。

不管是通过伪造材料虚假注册,还是通过挂靠,假国企就可以摇身一变获得国企的身份,从表面上的工商信息来看,很难发现其本来的面目。

假冒国企该当何罪?

假冒国企,破坏了市场环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对中新财经表示,假国企借真国企名义和形象为其背书,骗取交易相对方的信任,以便在招投标、项目合作、企业融资等方面获得利益,但是假国企的履约能力肯定不能和真国企相提并论,一旦后续合作和履行出现重大风险,比如出现承接的工程烂尾、工程质量低劣、不能清偿银行贷款等情况,会对真国企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

岳屾山认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印章的行为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利用假国企的身份,与其他主体签订合同,以非法占有目的骗取他人财物的,还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合同诈骗罪。

岳屾山指出,在企业名称中擅自使用国有企业字号的,侵犯了企业名称权,如果同时在相关行业开展经营活动,使相关公众误认为其与国有企业存在特定联系,造成市场混淆的,还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要求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视违法经营额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民事责任方面,可提起诉讼,主张停止使用企业名称、赔偿经济损失和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本期编辑 周鑫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