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磊转自:http://news.sohu.com/20081224/n261395531.shtml
落马:“迟早会有这一天”
入冬以来,忻州贴吧的访问量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在10月24日至31日一周内,点击率更是突破2万,创下吧史新高。而其中点击率最高者,当数含有“陈华梁”字样的帖子。
52岁的陈华梁,在10月底前担任忻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是忻州官场公认的“敢作敢为的能人”和“风流倜傥的才子”。
|
|
|
10月24日上午,陈在忻州市网通公司参加电视电话会议后,被忻州市纪检委工作人员带走“双规”。10月27日,忻州市撤销其局党组书记一职,10月31日,忻州市二届人大举行第二十一次常委会议通过表决,其局长职务又被免去。作为“能人”、“才子”,且搏击忻州官场多年的陈华梁,落马消息一经传出,忻州上下一片哗然。
忻州自本世纪初撤地建市以来,在任政府大员被“双规”之事并不多见,而“双规”之后,旋即又被免职的处级干部更是凤毛麟角。“老陈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是必然的。”12月11日上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忻州市政府干部在其办公室对记者说,“我早就说过,他陈华梁迟早会有这一天!
他说:“早在2004年冬天,他就因在民政局下属单位大操大办其父葬礼,被山西电视台曝光,被忻州市有关部门调查过;2006年,因其单位干部职工多人多次向省市有关部门举报他的经济和作风问题,忻州市有关部门又对他立案调查;这次他落马的主要原因是涉嫌挪用200万元巨额专项资金。随着案件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他的许多问题都会浮出水面。”
腐化:尽享“天上人间”
据介绍,陈华梁在2001年就任忻州市民政局长前,担任忻州市双拥办主任、民政局副局长。任职期间,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的作风就已显现。2001年转成正职后,随着权力的增大,脾气也跟着见长,他担任局长8年来,单位的干部“几乎没有没让他骂过的”。
陈华梁骂人的底气来自于其非凡的“能耐”:从2001年任局长至2004年,他经常穿梭于忻州—太原—北京,为该局“专款争下四个亿,一年盖起五幢楼,荣获表彰奖励20多项”,全局上下每个人都直接间接地得到了他带来的好处。
2004年冬,陈在民政局下属某单位搭设灵棚,豪华祭父被山西电视台曝光后,陈一直以为是“内奸”在跟他作对,经常为一点小事破口大骂“没良心”的下属或同僚,而对于局内大小事务,则更是为所欲为。
自2005年起,反映陈在民政局飞扬跋扈、“想咋就咋”问题的信件不断地飞到山西省、忻州市有关部门案头,而陈得到这些反馈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省市有关部门接到的反映陈华梁的众多问题中,兴建忻州市天上人间大酒店(以下简称“天上人间”),可算是一个重点。
地处忻州市元遗山北路的“天上人间”,于2004年开工兴建,2006年9月正式开门营业,是一家集餐饮、住宿、洗浴、商务接待会议、洗衣服务、棋牌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酒店,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按三星级标准建造的“天上人间”,名义上隶属民政局下属的荣军精神病医院,因紧邻陈华梁居住的“民政小区”,实际上陈“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别墅和行宫”,常在这里办公或休闲。有人告诉记者,“天上人间”开工建设期间,陈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视察,并“现场办公”,开业后,陈俨然以主人的派头,经常在此吃住、会客。陈自小生活在定襄县农村,特别喜欢吃当地杂粮“豆千千”(音),陈只要在忻州,每天早上,该店厨师都会专门做一小碗供其食用。夏季烈日当头,陈的专车停在饭店台阶前,总有一漂亮女服务员快步向前,撑开遮阳伞后,陈才款款下车,随伞步入大厅。“天上人间”门前镶嵌有一副红底白字、冗长绕口且晦涩的对联,其上联是:天上仙女常思凡早把人间比瑶池;下联为:人间酷男亦醉酒更将天上视桃园;横批:双喜临门。
据介绍,2006年“天上人间”开业前夕,负责装修的老板望着众多的候选对联抓耳挠腮,对选用哪一副拿不定主意。陈华梁对所有对联细细品味后,指着这副说:“虽然长些,但它能充分说明天上人间的内涵,就它啦!”
陈今年10月被“双规”后,围绕“天上人间”的帖子铺天盖地,引得网民一片“嘘”声。
轨迹:从农村娃到局长
翻开陈华梁的人生履历,真可谓一帆风顺。
1956年11月,陈出生在定襄县一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正赶上“文革”后恢复高考,陈幸运地考入了临汾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课余时间,他广泛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为日后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1982年大学毕业后,陈被分配到忻州一中当了语文教师。在该校任教期间,他主动请缨,负责高考补习班的工作。此后几年中,该校不少落榜生从这个班展翅腾飞,陈华梁亦赢得了“园丁能人”的名声。随后,陈华梁跨出教师队伍,进入当时的忻州地委直属团委担任书记,不久又调入共青团忻州地委担任副书记。陈在团地委任职的数年间,念念不忘其起家的“高考补习班”,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团办高考补习学校,“5年间为忻州输送出大、中专学生623名”。《中国青年报》为此在头版做了大幅报道,并号召全国各级团组织向忻州学习。
之后,陈又被任命为忻州地区双拥办主任。他倡导开展的“温暖功臣大行动”系列拥军活动,轰动全省,并被全国推广,忻州也因此连续4年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2003年,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山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授予他“关心和支持武装工作的好领导”荣誉称号。双拥办并入忻州市民政局后,他兼任民政局副局长,2001年荣升局长。上任局长头几年,雷厉风行,敢作敢为,三年多的时间里驱车15万公里,从太原、北京等各方面争取回资金4亿多元,建起了忻州建国55年来从没有过的救灾物资捐赠仓储中心、儿童福利院、荣军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楼、老年公寓、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等,尤其是兴建扩建了“民政小区”,解决了大多数职工住房难的问题。
不断取得的成绩和不断增加的家当,使雄踞民政局头把交椅数年的陈华梁头脑越来越热,作风粗暴、独断专行、为所欲为的劣性暴露无遗。局系统的住房,他想分配给谁就给谁;干部的提拔重用,他看中谁就是谁;工程项目建设,说开工就开工……
2004年“天上人间”开工前,陈的一位朋友劝阻他说:“这里地处偏僻,市内又大酒店林立,竞争激烈,以后出现亏损可咋办?况且盖这么大的一座楼,要花许多钱,这钱从哪来?”陈哈哈一笑,说:“现代人消费讲求奢华,咱盖起的这楼,是全忻州最好的,不愁没人来消费。至于钱嘛,我这里有的是!”
果如陈之所言,在陈“出事”前,“天上人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天上人间”竟成了他人生转折的“滑铁卢”。
教训:令人扼腕叹息
忻州市不少干部对陈华梁的落马深表惋惜,一位离职不久的干部谈起陈华梁来直摇头,连连说:“可惜呀,可惜!”
他说,当年在忻州干部圈里,陈华梁是公认的年轻有为的干部。他“有思想、有魄力、有办法”,深得当时忻州地委主要领导的赏识。忻州在革命战争年代,曾走出不少军人,也留下许多军属。建国以来,各届政府都对双拥工作十分重视,“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地委领导才把他放到双拥办主任的重要位置上。”而陈上任后,果真不负众望,把双拥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连年受到国家和省地的表彰。
他说:“华梁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较早毕业的大学生。那时候忻州很穷,许多忻州籍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回忻州工作。即使回来了,也不愿干又苦又累的教师工作,当时的教师地位低、挣钱少。可华梁不仅回来了,还一头扎了进去,这说明他当时的思想觉悟是很高的。“据我了解,当年他走出教师队伍,不是因为他会投机钻营、会拉关系,而是地委领导认为他是一个好苗子,值得培养。团组织是为党培养后备力量的地方,所以就把他放到团里任职了。他也没有辜负组织上对他的期望,把共青团工作搞得扎扎实实、红红火火。“唉……哪知道他进了民政局,整个人就变了呢?实在是令人痛心!“华梁具体犯的错误我不太清楚,但他后来霸道张狂、不听人劝,把党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力,看成是其个人的权力,实行"家天下",是他栽跟头的主要原因。如果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到位,制约到位,思想教育到位,我相信他是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现在的年轻干部,一定要记取这个教训!”
忻州市委一位自称对陈华梁十分熟悉的干部告诉记者,老陈如果一门心思还当他的语文教师,“恐怕现应该是教授、大作家了。”他说,“老陈非常喜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早在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就出版了他的诗词集《心海孤帆》。”
记者在忻州采访时,欣赏到陈华梁一首刻画自己的诗。该诗写道:“陈氏一生不屈挠,诗文浩铸连心桥。谷松蔑视峰草妖,岭梅笑傲雪花娇。梁逢盛世撑高厦,栋卧冰天劈寒窑。曾经沧海难为水,赤胸壮怀涌思涛。”
但愿陈华梁在忏悔自己的错误时,也能够赤胸壮怀,触及灵魂深处,以此警醒后人,免蹈覆辙。(来源:三晋都市报 记者王正炜文/图)
(来源:黄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