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珍转自博讯网
风雨飘摇的2022年,国际舞台的聚光灯毫无疑问始终打在中美俄三国之上。俄乌战争正改变着现在,中美关系却将改变未来。2022年开年,中美之间就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北京举办冬奥会,意欲展现大国盛世,却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抵制。此事结局说不上谁胜谁负,但预示着中美两级正逐渐构建各自阵营。
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格局确立以后,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攻势愈发凶猛,下半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狠狠碾轧着中国的红线,芯片法案也对中国的芯片产业予以实质性打击。受俄乌战争的影响,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也透彻了解威权国家难以磨灭的本性,多次强调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
暴雨如注
11月14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夕,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巴厘岛首次会面,为中美关系趋缓创造了契机。但在此之前,中美间的恶劣气候却一眼望不到头。2021年,两国关系并未留下什么积极的遗产,而2022年,两国关系更是螺旋式下降。
追溯中美关系交恶,人们还记得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主政时期的中美贸易战,但此前,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在其第2届总统任期内已经将目光投向亚太,组建“亚太再平衡战略”。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体,并以“奇迹”般的速度追赶美国。尽管奥巴马政府一再否认该战略是针对中国、遏制中国,但普遍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中美关系交恶的开始。“南海仲裁案”、在韩国部署萨德等事端令两国摩擦不断,但大致还保持着“斗而不破”的状态。
随后,中美经历了特朗普当政时期“真刀真枪”的经济战和拜登时期与盟友“合围”中国的阶段。尽管共和党一直批评民主党对中国态度软弱,但拜登政府主政期间与中国的竞争与对抗与其前任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激烈效果。
斗而不破
今年2月份,拜登政府推出最新版《印太战略》,5月建立起“印太经济框架”,7月力推《芯片与科技法案》,随后出台更广泛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中国高端芯片的研发。短短一年,拜登批准的对台军售高达8批次,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更是创造历史的出访台湾。虽然这不是美国第3号人物首次访台,但当时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及危险程度与当下不可同日而语。
在构建竞争中突出对抗的格局时,美国并不独行。今年的新特征是,在对待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的态度上,美国及其盟友试图“拉拢”中国导向自己,这一任务的难度堪比期待中国改变制度,而这一行为的必然结果就是美国及其盟友更加同仇敌忾,中俄则更加趋向抱团。同时,美国与其盟友结成广泛的国际联盟,对抗俄罗斯,过后就可以一致转向中国。
这一结果为未来的全球一体化格局带来不稳定因素,但短期内仍树立起了美国的国际地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台湾也仍然是中美关系的换挡拨片。佩洛西访台当日,中共并没有如中国的好战分子期待的那样做出惊人之举,以致于佩洛西落地台湾后中国国内失望的声音泛起,造成舆论“翻车”。随后中共在台湾周边大张声势的演习威慑,在其国内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目前中国军队的触手正逐渐扩展至台湾东岸,其常态化演习虽然重在威慑,但足以对美国第一岛链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
中共的举动使美国面临一种抉择,是索性抛弃陈旧的战略观念,突破模糊的屏障采取主动,还是“维持现状”,暗中进行实质性的更改。可以明确的是,对待台湾问题,旧的护栏已经打破,中美双方需要做出调整来适应新的现状。
对台湾来说,中共的军事威慑将台湾无论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狠狠推向了美国。台湾周边炮声隆隆的军舰展露着獠牙,宣示着“一国两制”这一选项的破灭,香港的现状也提醒着台湾民众这一点。此时美国频繁对台军售,并破天荒地在新财年国防预算中给予台湾巨大援助,可谓“雪中送炭”。美国的带头作用也引领着国际其他国家慰问台湾的热潮。
水滴石穿
尽管美国声明抛弃了随着经济上的开放融合,中国就能改变政治体制的观点,但美国的国安战略中也清楚载明,中国是“唯一一个有意向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这两种声明结合起来,说明美国正明显感知到其正处在中国的威胁之下。
人们期待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巴厘岛的会面能为2023年的中美关系做出积极影响,但这一阵和风能吹到什么时候却不容乐观。12月上旬,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访华,跟进领导人会面的成果,为明年年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做准备。
美国的带头作用再次显出影响,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和中国有着别样关系的美国盟友随后分别派出外交长官访华,试图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改善搭建桥梁。
美国则在极力扩展着新的盟友。9月,华盛顿举行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11月,拜登出席东盟峰会,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2月,美国又大张旗鼓地开展首届美非领导人峰会,表示要“‘全面投入’非洲的未来”。
至此,美国从科技、商业、军事、盟友等方面针对中国构建的合围之势已初具规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中共还在津津夸耀自己“清零”政策的“优越性”,年末中共继续保持着这份骄矜,突然放弃了“清零”,使国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也使世界各国感到危机。中国的封锁推动着世界各国对华关系的谨慎态度,中国的开放或再次使其与世界竖立屏障。